我的21世纪10s年代电影十佳
查看话题 >我的2010s私影史十佳
对于建立私人榜单,我向来是有一些胆怯的,因为自己的观影量和审美观念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这样来展示(暴露)自己的审美水平难免露怯呀。不过还是挡不住总结的欲望,总归是要迈出这一步的,也算是对我的观影经历做一次阶段性的回顾吧。
1.《社交网络》(2010)【美】大卫·芬奇
入选理由:我选择了这部影片作为当代(美国)电影工业水平的代表,除了我个人对芬奇的偏爱以外,这部影片集中展现了电影工业的高超水准:全片的特效镜头比2014年美版的《哥斯拉》还要多,大量启用新生代演员,剧本三线程相互嵌套信息密度极高,整体观感流畅致密令人屏息。这种不以特效奇观场景喧宾夺主的电影,在我看来才是优秀奥斯卡系电影,从中反映出芬奇的电影理念,代表了电影工业的前进方向。同时,对社交网络的关注,也相当于是开启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主题,片中的台词“We live on the Internet”可以说是时代宣言。
2.《登堂入室》(2012)【法】弗朗索瓦·欧容
入选理由:崛起于90年代的法国新锐当代导演欧容,电影极黑色、极富现代性,常常进入精神分析领域,对传统叙事手法进行颠覆。这部《登堂入室》比较集中地展现了欧容的风格,这是钢笔与摄影机合著的作品,这也是作者与读者合著的作品,是现实与虚构合著的作品,从截然分开到纠缠扭曲,最终以一种诡异而又和谐的姿态同处一个画面中。这种构思将文本纵深无限地以闭环的形式延展下去,令人叹服。
3.《地心引力》(2013)【美】阿方索·卡隆
入选理由:这部电影可以说奠定了当代航天电影的新语法(联想今年的《星际探索》),特效技术登峰造极,卡隆的长镜头调度在真空的宇宙中更加自由、更有表现力,以巨大的画面张力裹挟着、震慑着观众的心理,并在绝望的、孤独的、寂静的太空环境之下,完成了一次生命礼赞,逃生舱腹中的胎儿从宇宙降生到地球上,还原了生命诞生并成长至今的奇迹。
4.《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美】韦斯·安德森
入选理由:喜爱韦斯的朋友们自然不会错过推荐《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机会,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韦斯风格集大成之作,手法和体量上都达到了以前所没有的高度。套层结构似礼物盒一般精致,从书本到口述再到回忆层层揭开,将人类群星闪耀之时的欧洲秘史赠予观众。在这个配色赏心悦目、构图对称工整(平面化)的画面之下,隐埋着韦斯对那一个时代的追思与向往。
5.《庆州》(2014)【韩】张律
入选理由:来自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的散文诗电影,张律本人复杂而动摇的民族身份使得他的影片常常围绕寻找身份认同展开。这是一个关于找寻过去的故事,重心失衡的对称构图表现心灵的缺损,景别机位大幅度变化表现如梦初醒的挣脱,画外空间区分主客观时间,从被摄物角度出发进行“观察的观察”,现实感在瞬间崩毁变成恣肆的乱流。戏剧总是滞后于事件发生,在回想中建立,和最后的手持镜头一样将观众也带入连缀记忆的过程。总之观感是非常奇妙的,没有故作高深的词藻堆砌,好电影确实是能连贯而流畅地表达诗性的,诗意与陌生化修辞还是不一样的。
6.《年轻气盛》(2015)【意】保罗·索伦蒂诺
入选理由:在10年代受到戛纳电影节青睐的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将镜头对准步入暮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拍出了《绝美之城》及其姊妹片《年轻气盛》。两部都看过之后呢,更喜欢《年轻气盛》一些,因为这一部更加温柔、内敛、沉静,风格不再那么张扬凸显。虽说是讲年老与年少,却晕开笔触描绘了一整幅群像。讲道理没有说教口吻,奚落嘲讽也不恶毒刻薄,每场重要对话总会穿插几处远景,却不是间离,而是把情绪拨散摇匀,让它挥发、充盈、缭绕。
7.《魅影缝匠》(2017)【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入选理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的最新作品,同时也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息影之作。PTA在10年代有三部影片《大师》《性本恶》和《魅影缝匠》,可以说是在《血色将至》之后,PTA创作进入新的时期,开始整合圆融自己的风格特点,逐步从外向的技巧表达转向内倾性的情感和意识探索,也因此变得晦涩难懂,呈现出一种用情感张力捕获观众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魅影缝匠》是做得最好的一部,情感线索十分明晰,恋爱的双方陷入漩涡之中互相折磨,并扩散到所有场景之中,可以说是将景语情语、触景生情做到了极致。
8.《银湖之底》(2018)【美】大卫·罗伯特·米切尔
入选理由:之前通过《它在身后》认识了怪咖导演米切尔,《银湖之底》则是非常系统地展现了他混沌的脑袋里面在想些什么,当然讲述出来也是一样的混沌。影片将洛杉矶都市传说、嬉皮士文化、宗教神秘以及大量B级片桥段来了一个大杂烩,从信息量上讲比昆汀的《好莱坞往事》要更加庞大,从文化氛围上讲比PTA的《性本恶》更靠近现代都市青年的心理。因此我想选的一部“迷影电影”就给到了它,叙事的牵引力以及符号之下的隐喻(仅从体量上而非深度上)都可以说是潜藏在“银湖之底”,广阔繁杂叫人喘不过气,却又似乎无甚意义,倒是极富“当代性”。
9.《野梨树》(2018)【土耳其】努里·比格·锡兰
入选理由:土耳其当代最负盛名的导演锡兰的最新作品,社会性与艺术性并存,非常切中从事文学艺术的年轻人的心理:讲述毕业生焦虑、父与子疏离、理想在现实面前的自杀、轻许的博爱、愤世嫉俗与桀骜不驯。这是一部让我感到深切共鸣的影片。虽然偶有几处与全片调性不符的设计痕迹,但全片无与伦比的摄影与色彩,和挥之不去的自傲自卑、自怨自艾,足以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已。
10.《爱尔兰人》(2019)【美】马丁·斯科塞斯
入选理由:真的没有辜负期待,老马的《爱尔兰人》步入了他新世纪以来的黑帮影片,甚至是他所有的黑帮影片都没有触及到的境界,老劲沉绵,经营得无比耐心,令人不得不唏嘘。黑帮将死,其行也善,寿终正寝的人比《纽约黑帮》中面向布鲁克林大桥的坟墓还要沧桑。我难以想象老马以后还能拍出怎样的黑帮片,这堪称是一次绝响。
新的十年就是就会是完整迷影的十年了,希望下一次自己的十年十佳会更有意思些吧~
© 本文版权归 Dear Cosmo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Dear Cosmo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巴斯特·基顿影展映后 (19人喜欢)
- 历史浮沉中的戏剧显隐——论邱炯炯纪录片中戏剧与历史的关系 (2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