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格胶片相机 | 半格+双焦,FUJI TW-3
80年代,是半格相机发展火热的年代,Yashica推出了怪模怪样的Samurai,Konica推出了AA-35,而富士则推出了这款非常有趣的TW-3.

TW-3的全称是Tele-Wide 3,表明了它最大的特点——双定焦镜头,一只是广角的23mm f/8,另一只是中长焦的69mm f/8。这两个镜头安装在一个圆形转盘上,通过转动实现切换,转到中间的时候就是关机了。 这个设计真的很有意思,当你转动圆盘,不仅镜头切换了,取景器也会随之切换,打开片仓,你可以看到反光镜随着转盘转动啪一下切换了。我试了好几次,想看清楚切换的过程和原理,但是切换动作太快了,完全看不清,这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当你转到广角端的时候,机内闪光灯会自动弹出,方便你近距离怼脸?在长焦端闪光灯就不会弹出,也不会工作。 ▼转盘切换到不同镜头的情况


TW-3有机内测光,光圈从f/8到f/16,快门速度从1/30s到1/500s,曝光完全由程序控制,优先F8,1/30s的组合,一直到F16,1/500s组合,机身自动识别胶卷ISO。在广角端弹出闪光灯的模式下,按住TV MODE键,实现强制不闪光;在背光情况下可按住BLC键增加曝光补偿。一句话:TW-3就是一部傻瓜半格相机。 曝光是傻瓜的,但对焦采用估焦的方式,两个镜头对应不同的对焦档位,分别是23mm对应0.5m、无穷远两档;69mm对应4m、6~12m、无穷远三档。TW-3还有一个连拍功能,在广角端将对焦距离拨到0.5m,按下快门旁的C键让电池充电,然后按住快门,就可以以每秒2张的速度进行连拍,连拍时闪光灯不会工作。 ▼不同镜头的估焦档位


TW-3和后期很多全自动相机一样,是预上卷(PRE-WINDING)的,即装好胶卷盖上片仓后,马达会把胶卷全部缠到机内的片轴上,在拍的时候再一张张卷到原来的胶卷壳里,当全部拍完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倒片了。这样的好处是避免手工上片失误,导致整卷都没拍到的情况,但也意味着72张实实在在不可能再偷出几张来了。另外说一句,TW-3的过片方式是上下过,这样就意味着虽然作为一部半格机,TW-3的画幅也是横向的。 ▼片仓及上下过片方式


我的这部TW-3整体成色还不错,但是也遇到这部机器的通病——内置电池没电了和海绵老化漏光。前者比较麻烦,因为TW-3是内置一块专用的6V电池,还焊死的,我后来根据网上资料用2节CR123电池拼在一起,找了个手机修理店帮我焊进去了。遮光海边比较好办,剪了一块黑色生化棉粘上去就好,我也见过有人不在乎胶卷观察窗的直接用黑色胶布粘死就行。 ▼换下来的原装电池和修补后的遮光海绵



这部TW-3目前我只拍了一卷,因为时间太少而72张真的很耐拍。从出片的情况看大概的感觉是镜头对光线要求比较高,毕竟最大光圈只有F8,虽然景深够大保证了估焦的成功率,但稍微阴天一点的天气,200的卷也明显感觉到颗粒比较粗。估计正因为这样,所以机内自带了闪光灯,这样一来我感觉这部相机更适合记录个人生活——半格省胶卷、体积小可以揣在兜里、室内可以开着闪光灯怼脸,而并不适合作为人文扫街的机器。不过就颜值而言,TW-3真的是很高了,方配圆,理性中带点浪漫,复古中带点科技,典型的FUJI式闷骚。黑色的工程塑料手感也不错,总的来说是一部外在大于内在的相机吧。后面还会继续分享一些半格相机。
▼闷骚的FUJI

下面是样片时间,拍这卷的时候漏光海绵还没有修复,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还出现了叠片的现象。
时间:2019年5月
地点:华侨城OCT
机身:FUJI TW-3
镜头:不可换镜头
胶卷:FUJI C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