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 in the Sea》海洋中的爱与性
从最高的礁石顶到最深的海沟底,繁殖与逃生时这个星球上的动物最关心的两件事。没有哪儿比海洋更咸湿、更狂野。毕竟,那儿才是性的发源地,也是自然练习生殖创造力时间最长的地方。
在Brooklyn Library借的第一本中文书。当时还是因为某人喜欢动物,加上书名有趣,才搬回家的。两个月,书还没读完倒分手了。年末,就用结束这本书来添加一点仪式感吧。借来的时候崭新的一本蓝书,现在被纽约的地铁,冬雨,和咖啡折腾地破破烂烂。对不住了,吾乃书杀本尊。有次看完随手放在办公桌上,被同事在SEA下面贴上了一张便利贴,写了TEA。双押!觉得好玩儿,就一直留着了。不知道还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会不会也舍不得撕下来呢。
用一种科普扫盲的心态快速浏览完这本书的。作者玛拉·J. 哈尔特是哈佛大学的海洋学博士,文笔十分生动活泼,其中还有不少美式的冷幽默。全书让我一个深海恐惧症患者更加“恐惧”海洋了,一想到每次在海里游泳呛水,吞进去的可能是龙虾带着色情气味的尿液或者珊瑚礁狂欢性派对喷发的数以亿计的精子卵子,就会有些许的小介意呢。开玩笑。读完后有以下几个感触:
1)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在性和婚姻,甚至性别上的自由度。自然中还保留的无数的原始爱情故事,例如个体性别的自由转换、雄性育儿、雌雄同体性交。这种自由度限制的利弊权衡,当然应该留给科学家。但作为普通人,认识到我们的繁殖和生活方式只是大千万物中的一种,或许会为解决很多社会平权问题的带来灵感。
2)减少女性的生殖代价可能是解决很多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根本途径。从自然规律角度来说,雌性为了生殖必须支出的能量是雄性望尘莫及的:卵子的数量远远少于精子,发育受精卵更加消耗能量,外加上照看幼儿。海洋中的原始生物通过互惠式的雌雄同体、雌性携带自己的精子库和选择授精时间和基因来给雌性更多的生殖控制权,分摊她们的生殖压力。这样类比,人类男性是不是也可以生殖?女性也可以跟很多男性性交,留下他们的精子,日后再来选择谁成为孩子的爸爸?或者最起码,男性负担更多的育儿责任,而女性可以像《Modern Love》中Karla一样,生完孩子就当甩手掌柜,继续牵着狗满世界流浪。哇,世界真美好。
2)海洋中的性欲之火是那么狂野和无意识。而这种无意识的性冲动带来的整个群体的神同步、对环境温度的精准把握和各种种群奇观是每个人都”各怀鬼胎“的人类社会无法实现的。现在的我们,连纽约/旧金山,上海/北京的异地恋都无法支撑,如何能理解鲑鱼海龟的跨大洋迁徙,只为了回溯到出身地去完成最原始的繁殖仪式的行为? 海洋很多生命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繁殖。当然我们应该自豪,人类的进化使我们挣脱了仅仅沦为基因传递的性奴隶的命运。但在我们高呼一辈子只为自己而活得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这种高度独立和个体化的社会让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当然这些都跟个人对于生命的看法和选择有关。至少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很好奇,有没有什么除了婚姻生育之外,能够传递我的基因的方式,这些基因之后又会如何演化。毕竟,我的DNA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千万年的进化史。
4)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用设计思维和创新的服务设计为海洋保护做很多事情,现在,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太被重视的设计领域。书中有两个例子很有启发性:1)吃有故事的海鲜(Storied Fish):例如NGO“鱼类未来”(Future of Fish)会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鱼从水里到餐盘的旅途信息,提倡供应链透明化。消费者通过支付溢价从有责任感的渔民中获得可靠的渔获物,支持“有利繁殖”,“可持续性捕捞”的渔民和机构。2)支持渔业的替代产业和创意:赏鲸旅游业有效减少当地的捕鲸率。牡蛎壳回收项目:回收餐厅吃完的有价值的牡蛎壳,返回海里(而不是垃圾场)建立礁体,吸引野生的牡蛎定居。——

——寻觅
单身酒吧:当你像桡足类动物一样小,水对你就来说就是又黏又稠的。你必须把前面的水推开,一路挖过来,在身后留下一条条临时通道。然后雄性就凭着感觉一路追踪过来。
磁场:雄性鲨类极其敏感的电磁感应系统可以精确对准雌性的信号频率。
洄游:鲑鱼和海龟。海龟的性别是由沙子的温度决定的。夏天出生的宝宝是女孩,冬天则是男孩。
男中音:多数哺乳动物都喜欢低沉的男中音。这种对粗犷低音的本能喜好非常原始而强烈,因为体型大的雄性能发出更低的音调。蓝鲸,是海洋中的低音炮,他们用可以穿透整个海洋的歌声(距离远,能量低)来寻找同类。但大多数时候,歌手都是孤独的,只会朝着海洋深处低吟。
——诱惑
香气:一夫一妻制的缅因龙虾用尿液来释放婚姻状况。雌雄同体的履螺(slipper shell snail)靠气味来引导个体性别转变,搭建情人的摩天大楼.
性感奶爸:海马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怀孕雄性,通过展示自己膨胀的育儿袋来吸引雌性。
爱巢的吸引力:雄性通过建造固有财产说服雌性在其领地上产卵,展现其抵抗其他雄性和保护后代的能力。
——变性
在海里,雄性和雌性的界限比陆地上要模糊地多。
暂时的性别转换战略:其中一个性别的年纪和生殖能力成正比。
雄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雌鱼越大,能装下的卵越多。牡蛎/小丑鱼:年长雌鱼死去后,年轻雄鱼转换为雌性,产出更多后代。
雌性先熟的的雌雄同体:对于生活在雄性掌控雌性或者领地的物种,性成功的关键是越大越好。清洁鱼小的时候以雌性身份保护自己,历练之后以雄性身份来争斗。
还有一些鱼类的性别转换取决于种群中雌雄数量的对比甚至和邻居的距离
多次变形:毛伦沙蚕在任何时候,一对夫妇中最大的个体扮演雌性(产卵多),同时雄性利用雄性校色提高生长速度,一箭双雕。这种性别的灵活性意味着两个等级相似的成鱼相遇时,无论谁转换都可能行程完美的一对。
食物,寄生虫和污染物会导致性别转换的混乱,甚至让某些鱼类退回到无性状态。
——交配
从互惠的性交到导致创伤的穿刺都有一个共同点:把雌性的代价降到最低。雌性承担着非常消耗能量的受精卵,而且还要照看幼体。对于互惠式的雌雄同体,双方都愿意把雌性的负担和为卵子授精的机会交换一下。但也有一些顺手牵羊的事情,性交后,某些个体会用带着倒钩的阴茎把对方留在自己体内的精液掏出来。
古老的阴茎:科学家在古代介形虫化石中发现了一对又长又硬的阴茎,可能是原来一对附肢进化来的。
柔韧的阴茎:在某一时刻,阴茎开始往高柔韧性演化。柔软可以适应更多的结合体位,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藏在腹下,以保持流线型体型在海中游泳。但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硬度,可以刺穿和抽拔
成功的授精取决于阴茎和精子在雌性迂回曲折的阴道中的通过能力。这种情况下阴茎长和精子多会帮助性交之后的战斗胜利。但另一方面,那些少数雄性能垄断雌性的物种,占统治地位的雄性更需要一副好斗的装备,以获得性交之前的战斗胜利。因此大自然在两者之间进行了权衡:肌肉越发达,性器官就越小。
可分离的阴茎:船艄(argonaunt, 章鱼的近亲)一生只有一次性交。当机会来临时,他放下所有执念,隔断化茎腕,牢牢植入雌性的外套膜中。雄性很快就会死掉。一个雌性身上会议欧不同雄性的化茎腕。沙蚕(ragworm)随着性成熟,整个虫子变成性器官——一个巨大的漂着的精子或者卵子囊。然后等着满月出现。发光天体激发成群的沙蚕从海底上升到表层,然后爆开喷发出精子和卵子。那是致命却有成效的大众狂欢,也是一个相当悲壮的青春期故事。
双重生殖器:鲨鱼的性交涉及到撕咬和搏斗,留下伤痕。这是一种交配习惯,是雄性用来操纵雌性调整体位的方式。
——内室
归根到底,雌性有主场优势。进化压力驱使雄性进化出高效且实用的外生殖器,同样也驱动了雌性。神秘的雌性选择——在交配中甚至交配后影响谁的基因胜出的能力——是大自然的一种主要力量。
物理障碍:鲸迷宫一般复杂的阴道起到了筛选工作,鼓励最快或者最健康的精子到达最终目的地。
把种子带走:雌性在性交后储存精子库。这种储存能力使得性行为与授精时间分开,允许雌性控制怀孕的时机。从鲨鱼到海龟、海鸟、章鱼和螃蟹都有这样的机制。雌性能携带多个雄性(甚至跨代)的基因,她能筛选出最健康的精子怀孕,随着迁徙,也能为当地种群带来更多的基因多样性。
子宫内的同类相食:沙虎鲨的第一个胚胎发育后摆脱自己的卵囊,会咬杀兄弟姐妹的胚胎。
性共生:雄性成为雌性的性奴。雄性安康鱼天生没有为自己取食的能力,找到配偶是生命中的大事。一旦找到,就会咬住比自己大10倍的雌性的肚子,然后像陷入流沙一样,所有的组织融到她的体内,只留下一个精囊,成为雌性的永久固定装置。这使得他有机会产生许多后代,而且是在寻偶概率极低的深海。
——体外受精
我们这种空气呼吸者无法选择体外受精。在陆地上,精子干得太快了,以至于自由的形细胞传播无法实现。
鲎(horseshoe crab)的灰蓝色血液是一个奇迹,拥有最有效的污染检测系统,可以用来测试医疗器材和血清。每年有50万的鲎被活体抽血。
在陆地上的体内授精中,精子的供应量往往相当充足。但精子在能量消耗上相对于卵子更便宜。这种不平衡推动了性选择。雄性为雌性而竞争,或者在微观层面上精子为进入有限的卵子仓库而战斗。
对于在海洋开放的的环境中释放大量精子和卵子的体外受精生物来说,竞技场地相对公平,胚子的命运依靠运气。因此雌性和雄性在外表上看起来没有太大区别。
海洋中的性故事各式各样且令人忧虑。繁殖的欲望如此强烈,推动着地球上一些最极端的行为。了解这些悲壮而多样的生命延续仪式带来一种深深的安慰。目睹大自然一年年如此优雅、精确的周期循环后,你会觉得这里面存在着某种神圣的东西,即使它正遭遇着不同寻常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