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65产品策略接连失误 AI架构不如天玑1000
随着高通官方华丽的宣传骁龙865数据,其缺陷暴露的也就越多。除了饱受诟病的外挂5G基带设计外,在AI运算处理上, 骁龙865仍然是沿用"祖传"的CPU+GPU+DSP组合,和行业主流使用的独立AI专核方案渐行渐远。AI-Benchmark(又称苏黎世跑分)也直接实锤了骁龙865此次AI跑分差,没有进入跑分科目中, 且855 Plus 也才2万4千分。高通此举着实令人费解,难道是打算彻底放弃在AI专核的研发了?反观天玑1000因为有更好的AI架构(AI专核), 以5万5千分在苏黎世AI跑分榜中稳居第一。

为何AI专核方案很重要?所谓术业有专攻,例如CPU处理日常的应用运算、GPU处理图形运算、ISP处理影像运算,而AI专核则负责AI相关的运算任务,更加细化的运算分工,能够让不同的处理单元更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运算,从而提升运算的效率,同时功耗也更低。再则目前AI在手机上的应用不仅是智能语音助手,还能与ISP协作提升照片的质量,并且根据你日常的使用习惯智能管理进程等。
正是由于AI专核如此重要,各大IC设计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家的AI专核方案,如苹果的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MediaTek的APU、海思麒麟的NPU,虽然称呼上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实质都是采用更为高效的AI专核来处理AI的运算,AI专核在运算性能上要远胜于CPU+GPU+DSP的组合方案,这从第三方的数据上得到了佐证。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推出了专业的AI芯片性能测试——AI-Benchmark(又称苏黎世跑分),它具备的8大测试环节可以覆盖到目前大部分的AI实践运算,如AI物体识别、AI影像分类、AI图像增强等,所以AI-Benchmark成为了目前行业里最权威的AI性能测试平台。
在AI-Benchmark最新公布的榜单中,位列第一名的是MediaTek天玑1000芯片,其次是海思麒麟990 5G芯片,他们均拥有多个AI专核,其中天玑1000更是拥有6个AI专核,从而保证它能够在AI性能上傲视群雄。而采用CPU+GPU+DSP组合来处理AI运算的高通骁龙855 Plus在AI性能上只排名第五,仅比定位中端的海思麒麟810芯片强了一些,实在与其终端手机的定价严重不符。

正如本文开头介绍的,高通最新发布的骁龙865仍然采用与骁龙855 Plus一样的CPU+GPU+DSP组合AI运算方案,由于目前AI-Benchmark上仍然没有其相关的成绩公布,我们只能根据高通官方公布的资料来推断,以骁龙865的AI运算能力是上一代的2倍来计算,骁龙865在AI-Benchmark上的成绩大概是4.9万分左右(骁龙855 Plus为2.4万多分),但依然是落后于MediaTek天玑1000和海思麒麟990 5G。也许正是由于骁龙865在AI方面的表现不佳,因此高通也不愿意为AI-Benchmark提供相关的测试机器,以避免完败的尴尬。颇有意思的是,高通在发布会时公布其865算力高达15TOPS, 前一代产品是7TOPS, 而天玑1000 标榜其算力4.5TOPS,结果第三方跑分上却是天玑1000一马当先,这不得不让人确信了AI专核是更优秀的架构!
MediaTek最早从Helio P60开始推出第一代具有AI专核(APU)的芯片,然后在Helio P90上推出了第二代AI专核(APU 2.0),最新的天玑1000上则为第三代AI专核方案,这是提前多年开始研发并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成果,更是一个长期持续投入的过程。对于着眼于眼前收益利润的高通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明显不划算,因此就继续依靠CPU+GPU+DSP的组合方案来应对AI运算的需求,以节省研发成本提高利润。
当然高通也意识到AI专核确实的问题,据悉明年推出的骁龙735(暂定)就会使用AI专核设计,准备开始小规模的转型,我们也乐见高通的正向改变。

整体来说,高通在AI方面的做法与外挂5G基带上的如出一辙,似乎追求的仍是如何做到利润的最大化,其代价却是牺牲了用户的体验。不过在5G+AI时代,随着麒麟、MediaTek的强势杀入,行业的垄断性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依靠收专利"保护费"过活的日子也难以存续,这样看我们不得不替高通捏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