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中国女首富,巅峰时入狱,丈夫出轨女儿自杀:她的人生从70岁开始
她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首富,在人生与事业的巅峰时,入狱18年。
她出狱再世为人之时,已经七十多岁了。
丈夫背叛她,与保姆同居。而她深爱的女儿,也已经绝望自杀。
一般人遇到这种命运暴击,到了风烛残年也只能苟且偷生了。
但是这个倔强的老太太,在把人间地狱都走了一遍后,立志重新做人。
她从扫厕所干起,数年后她再度变得富有,并在八旬之年参与创办了老年公寓。
她叫吴胜明,用经历告诉我们:站起来做人,七十岁开始也不晚。

- 1 -
1953年,出身于经商世家的吴胜明,年仅20岁但具有商业头脑,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的个体户。
几年后,她与一位猛烈追求她的男人结婚。
70年代末,国家对部分紧缺物资实行计划调拨的政策,吴胜明果断抓住了这个商机,南下经商。
到了1984年,她拥有了千万资产,成为了当时的中国女首富。

那时她的生活很奢华。无论是想买个包,还是想买瓶香水,都二话不说直接飞往外国。

42岁时,她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女儿艳子,降临人间。
对于这位“迟到”的女儿,她宠爱得不得了。

她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爱艳商贸公司。
曾为了给女儿过好一个生日,在当地的最高档饭店设宴30桌,请女儿学校的500多名师生吃饭,还给每位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发了钱。
女儿的一个生日,花费掉了20多万。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但这场梦,很快惊醒了。
1985年,吴胜明倒卖了48辆高级轿车,从中获利百余万元。
同年,她在福建省组织到了来自台湾的价值520万元的高档布料,将其销往上海的服装生产厂。
非法倒卖,让她沦为阶下囚,不仅财产被没收,还被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她原本拥有着完整的家庭,和光鲜亮丽的生活,却转头空。
忽喇喇似大厦倾。
这种打击近乎是致命的。
但人生没有如果当时,自己造下的孽,苦果只能自食。
- 2 -
吴胜明入狱后,丈夫立马与家里曾请的小保姆,生活到了一起。
女儿成了她的唯一希望。她说,只要女儿在,就还有动力。

为了日后能与女儿生活在一起,吴胜明努力改造,将死刑变为了无期徒刑,而后又将无期徒刑变为了有期徒刑18年。
那段时间,女儿常去看望她,总焦急地询问她什么时候出来,为抚慰年少的女儿,她谎称自己只是被判了四五年的徒刑。
隔着监狱的铁网,她们俩泪眼婆娑,约好每周都通信。


与女儿通信五六年后的一天,她照常收到信件,上面的字迹却不是女儿的。

信上说,“妈妈,我遭遇了车祸,右手被截肢了,所以只能,找我的同学代我写信给您。”
那之后,女儿就再也没有过来看望她。
她很担心女儿,在信上反复询问女儿的状况,揪心于女儿生活的能力,今后的婚恋,还有医疗赔偿情况。
她等待女儿的出现,等了两年。最终等到的竟是女儿已于两年前自杀身亡的消息。

原来,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女儿,在某天因为跳迪斯科,挨了亲戚的骂,在争执过程中,亲戚说她妈妈其实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女儿受不了绝望,选择自杀。
自杀前,她打电话央求一位要好的同学替自己给狱中的妈妈写信,然后就吞下了农药。
女儿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
“妈妈,对不起,女儿在九泉之下保佑你。在我眼中,你是有本事的,假如有一天你能出来,万万不要再想着赚什么钱,你可以收留那些寄人篱下、无家可归的孩子和老人,他们实在太可怜了……”
原本丈夫想隐瞒这件事,可在她反复追问下,他感觉到纸包不住火,只好坦白了。
听到晴天霹雳的吴胜明,精神世界瞬间崩塌。
她偷偷下了缝纫机上的刀片,决定一死了之。

监狱大队长看出吴胜明的求死意图,对她说:
人还有个责任,不只是为了家,为了女儿,如果你现在就这样去自杀,相当于是畏罪自杀,有什么脸面去见女儿……
队长的一番话,让她选择活下去。
在狱中,她写出了6万字的小说《囚路》。上海的一位剧作家将其改编为电视剧《罪犯与女儿》,感动了无数人。
03年7月28日,吴胜明被监狱释放。此时的她已经是髦耋老人,孑然一身,无家可归。
但过去已经是记忆,未来还是需要延伸。
- 3 -
出狱之后,吴胜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郑州的一个社区扫厕所。

厕所门口,搁着个小铁桶,如厕人把硬币扔进小铁桶的声音,她听得直发颤,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乞丐,便不敢看人。
但又矛盾地期待这个声音的响起,因为她需要依赖微薄的收入生存。

想起过去的辉煌,有恍如隔世感,但她还是决心把这份很不起眼的工作做好。
每天5点起床,不但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给它喷花露水,按宾馆厕所的标准,去打扫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厕所。


打扫厕所的报酬很低,她就利用空闲时间打毛衣赚钱,然后再用这份钱买盆栽来装扮公厕里的环境。
她用认真和能干,换来了“优秀清洁员”的称号。
这时候,她的住处是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就在公厕的边上。
住所被收拾得很干净,内部用好看的窗帘,将小小的房间分割为客厅与卧室。

房间里还生活着一只哈巴狗、游动在恒温鱼缸里的金鱼,而女儿艳子的照片始终被放在案头。
物质虽贫乏,但她就着咸鱼,吃着半碗米饭,也吃出了知足的味道。
闲下来时,她写诗歌,散文,和自传。
还用廉价的眉笔、护肤乳,保持着生活的体面与尊严。

久而久之,人们注意到这位言语不多,但对生活讲究的七旬扫厕所女工。
后来她说,自己的人生,是从七十岁开始的。
原来,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走错方向,而是在走错了之后,不会转弯。
哪怕是转弯到一条极其平凡的道路上,也能遇见新的自己。
- 4 -
2004年,因为媒体的报道,老太太成了红人。
许多人慕名而来,想帮助吴胜明实现未了的心愿。
她于73岁高龄,依靠农业免税政策的支持和众人的帮助,种植葡萄园、开办养鸡场。


5年后,她专心投身于女儿的遗愿。
老人说,女儿死的时候,还要激励妈妈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女儿感动了她,她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到了八十多岁,她已参与创办多家养老院。
每天她精心打扮,准时上班,签到、查房、接待房客,一直忙到夜里。

逢年过节,还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走走时装秀。
在这期间,前夫找她复婚。因为女儿的自杀,她无法再接受前夫,但却愿意将他收留在她参与创办的养老院里。
她认为自己活到这把年纪,已经将人生看得透透的。“人生本来苦难多,再多一次又如何?”老人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微信个性签名。

对生命,吴胜明充满了责任感,“生命不是属于一个人的,属于那么多爱我的人的,没有权利随随便便处理我的生命。我想给更多人带来爱,为爱而活着。”
她感恩于自己在八十多岁,还能如此富有、美丽,而这种富有,却不再是用经济来衡量的。

命运是动态的,纵使曾经迷失在深渊,也有可能会腾空而起。
而年龄,也不一定是“为时已晚”的理由。
但能让你飞得更高或走得更远的,一定是那条正派的路。
叶念琛电影里有段台词:
“我做再造纸,因为我喜欢重新再来的过程,这些没用的报纸,可以再造干干净净的手纸,就跟做人一样,过去的事情,不一定要带到将来!”
吴胜明的晚年,就宛如再造纸。
她因为罪行付出惨重代价,又因为反思而获得重生。
一个人若真诚地投入到完善自我,努力地、心怀善意地活着,总会遇到希望,也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从现在开始,为全新的自己努力,为时不晚。
原发于: 洞见(DJ00123987) 作者公众号:慢步烟火人间 (扫码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