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战争的性质>
一、战争的定义
1、战争是迫使敌人屈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一定有巧妙的方法,无需太大的伤亡便能击垮敌人或者解除敌人的武装,并认为这是军事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不管这种看法多么美妙,它都是必须要消除的错误思想。 对不惜一切流血牺牲地使用暴力的一方来说,在对方没有采取同样做法时,一定会获得优势。 因此,对于战争:由于讨厌它残暴的要素而忽视其性质,不仅毫无益处,还是错误的。 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暴力的使用是不受限的。
2、战争的目标是使敌人无力抵抗。
战争并非活的力量对死的物质的行动,而是两股有生的力量之间的较量,因为一方绝对的忍受就无法演变为战争。 在敌人被击垮之前,我们不能不担心自己会被敌人击垮。 人的意志从来都不是靠玩弄逻辑获得力量的,所以它无法实现。
3、战争近似赌博。
数学上所说的绝对值在军事领域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事实上,军事领域中只存在可能性、概然性、幸运和不幸的活动,它们如同纺织物的经纬线于战争中交织,让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近似赌博。
尽管人的理智总是喜欢追求明确和肯定,但人的感情却常常似向于不确定。 人们宁可跟着想象停留在幸运和偶然性的世界里。 理论应当考虑人的感情。军事艺术是同活生生的对象和精神力量打交道。所以,绝对的理智是不存在的。
4、一切战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为。
第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将战争看成是独立的东西,而应视之为政治的工具。第二,基于上述观点,因为战争的动机和产生战争的条件不同,战争必将不尽相同。
二、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
1、消灭敌军和攻占敌国领土
这两种手段在增大获胜可能性时和用于打败敌人时所起的作用不一样。攻打敌军军队时要作出判 :是在第一次打击后继续作战直到消灭敌军,还是旗开得胜后以武力威慑对方。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果我方选择后者,那么只需消灭一定的敌军即可。 同理,占领敌国领土在不同的战争目的中,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以击垮敌人为目的,那么占领领土便是消灭敌军的结果,而没有消灭敌军便占领对方领土,则只能是下策。
在战争中达到目标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足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是究竟哪种更加有效,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战争的手段。
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斗争。战争中产生的一切效果都来源于斗争。 军队的建立和维持是手段,军队的使用是目的。 因为每个重要的战斗,即消灭对方的军队,都会对其它战斗产生影响。所以,消灭敌军一直比其它手段更加优越,更加有效。 我们强调,在我们说消灭敌军时,并不是单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是也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这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
三、论天才
1、野蛮和文明
我们只需要考察一下野蛮民族和文明民族便能发现,尚武精神在野蛮好战的民族中要远远多于文明民族。 尽管如此,野蛮民族几乎没有出现一位真正的伟大元帅,能称之为军事天才的也廖廖无几。因为伟大的统帅和军事天才是需要智力有一定的发展。 在某些民 ,尚武精神和较高的智力相结合,就容易造就一批伟大的统帅和军事天才,比如罗马人和法国人。
2、勇气
勇气分为两种: 一种是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1、一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不管是天生如此还是习惯养成的。这种种勇气是一种恒态;2、另一种是由积极的动机,如荣誉心、爱国心所激励生产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一种恒态,它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感情。第1种勇气已经变成人的天性,它永远也不会消失,较为稳定可靠,而第二种勇气则往往具有更为强大的激励作用); 一种是在外来压力或内心压力(良心)下都敢于负责的勇气。 战争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作为战争行动依据的各种情况中,大约有四分之三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敏锐的智力是极为重要的。 想要战胜意外事件,我们需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在各种不确定的环境中却依旧有清醒、镇定、辨别情况的智力;二是敢于向智力所指引的方向前进的勇气。 智力一定要先激起勇气这种感情,才能获得依靠和支持。所以,在关键时刻,人们受感情的支配比受思想的支配更多些。 在情况不利、进展困难的情况下,阻力随处可见时,指挥官强大的意志力来克服阻力(整支部队的体力和精神逐渐衰退所引发的总情况,是指看到血与火引发的痛苦情绪,指挥官一定要先克服这种情绪,然后和其他人的这种情绪作斗争。)一个指挥官想要在战争中获得卓越战绩,他就必须以自身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力去克服压力。
3、个体的感情特质
其他情感所起的作用都不像荣誉感这样,可以让每个指挥官认真地对待每次军事行动,并想方设法加以利用,以期获得辉煌战绩。 刚强:感情最为热烈的时候依旧能保持从容镇定的那种感情;坚强: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是指意志对不断打击的抵抗力;
第一种是不太敏感的人,我们称为迟钝或感情淡漠的人。对感情淡漠的人来说,失去镇定是不容易的,不过我们不能将这称为刚强,因为这种力量根本没有任何力量。但它也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感情冷漠的人在战争中往往较为镇定。尽管他们常常缺乏行动的积极性,但是他们却不会坏事。 第二种是非常敏感的人,但是这类人的感情从来不超过一定的强度,这是一种非常容易感动而又自持的人。遇到小事他们会努力行动,但是遇到大事却容易陷入消沉之中。这类人在周遭遇到个人不幸时会挺身而出,伸出援手,但是面对整 个国家陷入灾难之中,他们却只会愁眉苦脸,难以采取行动。在战争中,这类人往往能保持镇定又能积极行动,但是他们却难以成大事。如果他们想要建功立业,那么他们就必须拥有超凡的智力让他们产生成就大业的动机。不过,这类人很少拥有这样超凡的智力。 第三种是非常容易激动的人,这类人的感情激动起来会像火药燃烧一样猛烈和迅速,但不会持久。对非常容易激动的人来说,应对现实生活就显得有些无力,更别提应对战争了。当然,这类人对战争也有一定作用,如果用勇气和荣誉感来引导他们,那么他们在担任较低职务时,那种冲动的感情往往很有用。 第四种是不为小事所动的人,这类人的感情往往是渐渐激发出来的,但是这种感情极为有力且比较持久。这是一种感情深沉、强烈而不外露的人。他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往往从容镇定。如果将军事行动中的困难比作庞然大物的话,那么这类人便是最擅长用超强的力量将它推开的人。他们的感情活动像庞大的物体运动,尽管速度缓慢,但却不可抗拒。
有性格的人信念之所以是稳定的,要么是因为他们跟感情淡漠者一样,缺乏智力活动,信念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要么是因为信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要么是因为这类人在理智上拥有一个主导原则,所以意志坚定,不会受外界影响而让信念发生变化。
(在战争中)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自己原先的观点并决不放弃,除非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信念出现,迫使我们放弃它。我们要坚信,这些经实践考验的原则的真实性是非常大的,并且在暂时现象的印象很强烈的情况下,这些现象的真实性是比较小的。如果我们能够在犹豫不决时坚持最先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行动便具有了性格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坚定的另外一种变态:顽固。在具体情况下,我们往往难以完全分清坚定和顽固,不过,从概念上去区别二者并不困难。 顽固并不是智力上的毛病,而是感情上的毛病。无法容忍他人意见的毛病基本上是特殊的自私心在作崇。
单纯地只认识真理,只会产生极为微弱的动力。因此,认识和意愿之间,知和能之间往往天差地别。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最强的动力始终源于感情,而最强大的支持力量则源于感情和智力的合金(PS:根本见+信)。这种合金就是刚强、果断、顽强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