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秀,《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中旗袍是重头戏,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道具,是角色性格,是时间提示,构图工具,东方神韵象征(主要法国佬爱这点),我想制作者搞这么多套就是要震震外国佬,不试不知道,一试试出好多个top250,视与听啥的。电影中出现的旗袍款式以时间顺序一一截取了,供看官欣赏,后面还有几句闲扯,不为解析电影,只为记录这些美丽的衣服

开场不拖沓直接大红牡丹开始,找房子租都穿这么美,好讲究啊,别急,后面还有更讲究的。

同一天租房,同一天搬家,还老搬错东西,没错,这种事只发生在电影中。两人第一次对白,在这个狭窄的楼道里的简单对话。在这部电影中像这样总是有门框啊,周围的家具啊,人啊,东西啊把这两位角色框起来,导演这么做,像画。

开场的剪辑可以说是换景即换装,这旗袍的选择这场景的搭配,怎么叫用心呢?

第一次慢镜头加配乐,慢慢欣赏把,全在画里

这双绣花拖鞋也是把这东方女人的美修饰到骨子里

腿控福利,与空气“她老公”的第一场对话,自始至终两人的合法配偶都没在镜头里清晰的出现,没错,我不得不用合法配偶,只有声音,背影,模糊的影像,为何?我本来想写个这方面的解析,后来写着写着发现我只能试图向自己认同的方向解析,便作罢。

交代苏丽珍的职业,秘书。背景绿色旗袍也是绿色,这配色和谐统一,观感舒服。

人家要去买面吃了,看看多会搭配,多符合楼道的暗光线,为接下来另一出慢镜头配乐做基础。



第一次有了交流邻里之间吗客气一下咯,你帮我买电饭煲,我来借你的武侠小说,你说借本书也要换装,这里服装的另一个作用便显现出来了,很多导演被电影的时间表现整的头皮发麻,这里倒轻松,换身行头。


趁机走了进去,来了一次精神交流,真正的精神交流,为下面名义上的一起创作小说铺垫,嘻嘻


还书用到了这一身绿色,这件绿色后面还有一场重要的哭戏

来了来了,这就是哪个拎着保温桶下楼买面的中国女人,慢镜头加那个配乐,就那个配乐。就下楼在买个面,被渲染成被外国人百吹不厌的经典画面,没错,中国女人下楼点外卖都这么美,哈哈。

这里的“画框”是人,她出离与周围的人,遗世独立,别具风韵,试问这是电影吗,这就是画。

还来点小动作。

旗袍的配色真的非常重要,前面出现的都太艳丽,这身很适合这种光线昏暗的场景,不然目光全被衣服抢了。

注意,换装了,人家下楼买面也是要一天一件呢,从来不重样,精致到骨子里。楼道里的经典对望。

苏丽珍又一次与“空气”对话,这次是他老婆,依然没有对方的镜头,只有声音,但都比一张真实的人脸来的踏实,导演为什么这么干?显然别有用意,要看到。这里只截取了苏丽珍与“空气”对话的场景,其实周慕云也有,为何不给这两位配角镜头,真的是我上我也行的配角啊,重要的只是他们的声音吗?

开场的旗袍再一次出现,在与老板的聊天中,谈到老板的情人余小姐,当老板冷落她后,苏丽珍试图让老板重新注意她,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为此她在煮咖啡的时候思索良久。


第三次买面,要不要这么隆重,三次都来?为何呢?硬拖时间?不同的是,这次下雨了,


好巧呢,刚擦身而过就下雨了,我等面你等雨,还真够诗呢。

这里两人互相不断瞟向对方的包和领带,于是有了下面的第一次单独交流的机会,剧情也终于有了起色,酝酿了这许久,终于开始讲故事了。

依然是开场的旗袍,第一次这件旗袍是开场找房子,第二次是老板办公室聊他跟情人的事,到这里,那肯定也得聊正事了,问问你的包啊,你的领带啊,不聊不要紧,一聊吓一跳。这件旗袍这么正式吗?

两人这一番交流算是明白了,原来是同命相连呐,生活还过得去,过得去。。

这里导演耍了个小套路,也是经典



导演这里和后面的剪辑都用到了,服装提示时间变化,镜头运动,时间推移

这件旗袍在他们第一次聊天时穿过,这次一起坐车。

这是电影中唯一一件大红色,我也在奇怪,怎么也得来这么一件。这件的情感寓意太强了,所以只出现在了苏丽珍主动找周慕云的镜头里,为了加强角色情绪,导演玩起了快剪,这里衣服代表角色的情绪。由于红色太过热烈它只出现很少镜头便没再出现,有些许遗憾。

我还是最喜欢这件无袖。第一次出现就是配乐加慢镜。

换装差不多了,该讲点实事了,病了做芝麻糊,也是够可以的

两人一起研究小说,不知不觉就忘了时间,好熟悉呢。

被困在周慕云的卧室,这一身只穿了一次,想必导演也认为他让人“不顺”或者你懂的。

因为被困事件,两位变得小心,为了展示纠结,换了三套衣服。




不行,还得去找他,穿上了红色外套,红色,致命的红色

这里又玩起了经典剪辑,服装提示时间,镜头移动时间转换。


下面出现的几件旗袍都只有一次,生活化,或者衣服太多换着穿着玩。




喝茶败火。

一看到这件旗袍,你就知道要讲正事了,事情有转折,所以如果你想做个N分钟看完《花样年华》那就找这件旗袍的场景吧,准没错。他要去新加坡。



怎么着也得哭一场啊。

思考

哭泣


这件旗袍只在这里出现了,蓝色。时间移转,苏丽珍来新加坡找他,翻玩他的东西,顺便拿走那双刻画到骨子里的绣花拖鞋



这构图,服了。

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服装的颜色看上去也温和了

最后一套,妈妈都这么美。不要怀疑东方女人当妈妈后的审美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