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歇尔与蓬托尔松(六)浪漫之巅
头昏脑胀地回到住处,前门锁着,绕到后院,酷日下的树荫里,知了们以极少主义风格演奏着午后的死寂。后门虚掩着,推开,一声吱呀,楼梯上随即响起脚步声。老头出现在厨房门口,见我回来,忙着从冰箱里拿出瓶水:“热坏了吧?快喝点水。”
我坐在桌边喝水,几只硕大的苍蝇在身边盘旋,老头坐在桌子另一侧,不为所动。桌面和地面一样,由一种方形的红釉瓷砖砌成,老派,结实。厨房的墙壁装饰着彩釉瓷砖,灶台上摆着几口大个儿的铜锅,与我们时代的城市生活间拉出一条峡谷。屋子很暗,为了防晒,门窗的木百叶都闭着,室内没有空调电扇,但还算凉爽。
“太热了,今夏的高温破了十几年的记录,圣米歇尔岛上一定热得不得了,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这种天都不敢出门了。” 老头摇摇头。
“其实温度还好,太阳是挺晒的,可怕的是人太多了。我真没想到有这么多游客!大概我赶上了最旺季。“
“六月份还不是最旺季,八月才是。“
“那什么时候来最好?十二月恐怕太冷了。“
“就现在就不错,五六月都是比较好的季节。其实一年四季游客都很多,基本躲不开的。“
“连冬天都很多吗?我想象冬天岛上也是很冷的,那个风恐怕受不了。“
“是很冷,但是人仍然不少,虽然比现在少一点。这些年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很多中国人,很多中国的旅游公司带队来。还有一家中国人开的婚庆公司,您不是路过那个通向岛的桥了吗,就在大陆这边的桥头,路过肯定能看见的。“
“我看见一个挺现代的房子,还以为是餐馆。“
“那里是个酒店,但是里面常驻一个婚庆公司,每天都有中国人在那里结婚!“
“每天!怎么可能!“
“真的,冬天都不例外·,据说抢手得不得了,要提前一年多预订呢。收费也很高,听说要几万欧元。“
“那他们只给中国人办吗?”
“那家中国的公司是专门给中国人办的,直接从中国接来客人,都不在本地做广告。法国人也有来这里结婚的,不过可没有中国人多。“
“哎,不得不说,我的同胞们真有钱啊!”我啧啧感叹了两下。老头笑笑,没作评论。
圣米歇尔山这枚破海神针作为浪漫之巅也是有点历史了。在莫泊桑的中长篇《我们的心》(Notre Coeur)里,女主在修道院废墟一座禁止攀爬的危桥上对男主动了情。而近到马利克的电影《通往仙境》中,一对异国男女亦在此神圣之地的感召下结誓。由此看过来,在此地办婚礼拍婚纱照也不稀奇。不过上述两个文艺作品里的爱情故事都很失败,在前者里,一方是像普鲁斯特一般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且是未尝写出《追忆》的上流社会无用绅士,好比斯万),另一方是风情万种的情场老手,理性高于情感,在众多追求者间游刃有余,这两人相遇,纵有圣米歇尔的撮合,冲天的塔尖也不过是调情的顶点,真爱终归渺远天边不可企;而在后者里,寡言务实的德克萨斯小伙儿与满世界流浪的文艺女青年灵性相撞,而新大陆平淡到无聊的生活终究无法安放后者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浪漫的心,圣米歇尔山的尖塔代表的是神圣之爱,是奇迹,却是世俗之爱所不可及。看来不管怎么绕,不管在哪个年代,世俗之爱都无可救药,纵有奇迹般美景,婚纱照拍了也白拍。

“您一直都住在这里吗?“我问老头。
“对,一直都在这儿。“老头说:”我从前是个医生,就在蓬托尔松营业,现在退休了。我们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十年了,女儿和外孙女都是在这旁边那个学校上的小学,您看见了那个学校没?从火车站过来必经的。“
“对,看见了。“
“不过蓬托尔松太小了,只有一个初中(collège),没有高中(lycée),初中的质量也不太好,所以她们上完小学就到临近的镇上去上音乐学校(école de musique)了·。“
“她们都是搞音乐的吗?”
“不是。音乐学校只是比普通学校多教一些音乐,但是其它课程是一样的,教学质量还比普通学校更好。但是音乐学校比较难进,需要考试。法国很重视音乐教育,全国到处都有音乐学校。”
“您很喜欢音乐吧?”
“是的,我们都喜欢,古典音乐。”
“我也喜欢古典音乐。我和我儿子都拉小提琴。”
“哎,那太好了!您儿子多大?”
“十一岁了。”
“美国有音乐学校吗?”
“没有。所以想学琴的都得自己掏钱课外找私人教师。我家附近有个音乐学院,里面开办一些给小孩的班,他去那儿学。您想听听他拉琴吗?我手机上有。”(王婆的晒娃兴致大起。)
“好啊好啊!“
“这是他年初时一次演出的录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
“哎,这是我最喜欢的音乐之一!“老头两眼放光。
老头听了一会儿,突然起身,转身朝客厅喊了一声,又转过头来跟我说:“您等等,我太太在客厅里休息,刚才可能睡着了,我去看看她醒了没有,我要给她听听!”他举着我的手机过去,音乐在客厅里响了一会儿,俩人咕囔了几句,老头又一边听一边回到厨房。
“哎,他拉得真美啊!”
“嗯,他还行,但是我们那儿有才华的小孩好多的,他也不算很厉害。”
“哎,不不不,他这么小,音乐上就这么成熟。您回去告诉他,连法国的老爷爷都赞扬他。”
“谢谢您!我回头告诉他。”
“今天是法国的音乐节,您晚上出去看吗?”
“我在鲁昂的时候听说了,但没想到这里也有,我还以为只有大城市才有呢。“
“是全法国的,每个城市都有。大城市的就规模大一点,但是我们这里也有,地点在市政厅广场上。“
“音乐节都是什么内容呢?“
“什么都有,各种音乐,我都叫不上名字。谁愿意表演都行。“
“不是专业人员演出吗?“
“有职业的音乐家演出,但也有很多就是普通人自己想表演,每个人都可以加入的。你应该去看看,气氛挺好的。每年的音乐节是法国一件大事。“
“那好,我去看看,顺便吃个晚饭。“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目录:
锦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马勒的外甥女 (99人喜欢)
- 浮云流水 (47人喜欢)
- Heiliger Dankgesang (25人喜欢)
- 探监记 (112人喜欢)
- 平凡的友谊 (35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