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一篇文字:静默的风暴
静默的风暴
胡桑
诗歌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我的感受是,写作让我与语言变得日益亲密,让我的生存体验找到了表达的方式。然而,时至今日,我对诗的认知依然充满许多困惑,尤其当我越来越多地目睹了诗歌在面对繁复的世界时的无能为力。所以,这些年,我试图在诗歌里去处理交往的困境与存在的不可言说。
但是,至少,在我看来,诗是对可能性的追求。在这一追求的道路上,诗牵引着我们去生活,去存在,去凝视,去超越。诗,首先指向自身,不断试图跃入语言的绝对性和终极静默,又一再地溢出自身,潜入广阔的生活,深入隐秘的旋涡中心。在这双重运动中,诗,成为生存的阴影和光芒。
诗是一面幽暗的镜子,承认具体的事物,也承认虚无,承认无用,承认生活所呈现出来的那些希望、爱欲、困境和危机。生活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内嵌着限制,历史的每一个姿态都充满着束缚。诗,对抗并超越这些束缚,通过词语的嬉戏和想象力的运行,让人回归为自由的生物。在生机勃勃的诗中,每一个词语都秘响旁通,成为存在深处的风暴与黑夜。
守护着虚无和静默的诗,才能够召唤我们打开自己,命令我们和他人联结接在一起,引领每一个人携带着自己的有限性去无限地爱。
诗,一直在返乡,一直在让人获益于虚空的世界,一直在解放着身体,也一直解构着精神,或者一直在教导人去爱。诗形态各异,无所不能。然而没有语言的劳作,一切皆不可能。诗的自由源于勤勉的劳作。那些起源于劳作的诗,或简省,或繁缛,或深隐,或明澈,或自我封闭,或无限敞开,都让人在惊讶中产生敬意,并催促每一个人都改变自己,扩展自己的意志,持续地实现自己的完满。生存充满着困境,世界中也有着晦暗,这些在在诗歌中得到了加强,也获得了明澈与宁静。诗歌,需要守护的就是那不可言说的明澈于宁静。让我们再一次倾听陆机的教诲:“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必须通过虚无和静默,我们才能生活在实有与声音中,这是诗歌的使命,亦即我们生存于世的终极去向。唯有这样的诗可以化解困境。
2017年12月8日,纽约
胡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读过的书(不完全书单) (40人喜欢)
- 胡桑 | 深爱着的人穿过小区 (17人喜欢)
- 胡桑 | 在人群中 (25人喜欢)
- 胡桑 | 午安,同济新村239号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