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之第027讲边际革命
阳光明媚的周六,休息日,循例打开书本开启我的读书时光.......
这次翻到第027讲边际革命。主要是围绕了边际这个主题讨论,由边际相关的概念到边际效用再到边际重要原理,层层剖析并举例解释让我“哦~”so达斯捏,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1.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也就是每个新增的事物都成为新的边际(后面这句话我理解是这样)
2.边际成本就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边际收入是每多卖一个产品能够带来的新增收入。边际产量是每新增一份投入所带来的新增产量。边际效用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
(\(^o^)/~好勒,终于交代完以上名词意思,没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了解完以上名词接下来讲义进而讲到了“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也就是说当我很想吃一个大饼的时候,我吃第一块大饼之后就很满足很高兴,吃第二块之后觉得还行,吃第三块之后感觉一般般已经饱了,第四块就吃不下了,这就是边际效用带来递减的体验感受。这个定律书本解释说“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享受迟早都会下降。”边际成本的规律逻辑也趋同。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这一对概念,进一步阐释到通过追求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平衡,就能就能够使得总收益最大化。

书本举了一个吃馒头的例子说明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演变到平衡的过程。按照讲义原话:
例如,我们吃馒头,馒头带给我的效用在递减,但与此同时,我们每吃一块馒头,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要为馒头付钱。由于边际效用是在递减的,所以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多吃一口馒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会低于我们为吃这一口馒头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当这一刻来临时,继续吃馒头就得不偿失了。这时我们就会停止吃馒头。也就是说,这时我们只有把钱用到别的地方去,才能收获比馒头更高的边际效用。
由理解延伸到我自身生活中,于是我有了以下想法:作为一个上班族的小白,一周七天五天都在贡献给早九晚五的工作上。仅有下班的时间就显得如此短暂和宝贵。这让我陷入了沉思,要是我都花时间在煲剧上,开始看一两集会觉得很爽,但是越追下去就会变得很累很颓废,边际效用下降了,时间成本上升了,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熬夜,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要是我咬咬牙,严厉要求自己多花时间在业余学习上,考个证、学习新技能什么的,我开始学那么一段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若一整晚都在学习,我就觉得很累,生活很枯燥。理解了这个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平衡,我就懂得我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娱乐和学习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平衡点。合理分配时间,既学习和娱乐点到为止,实现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平衡。

那么对于有限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我们要是能成为边际平衡的高手就能有效的把有限的资源实现最高的效用。如何实现边际平衡?书本原话:
办法就是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这些不同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等;如果出现不等,那就应该不断地把更多的资源挪用到边际效用较高的用途上,直到资源在这种用途上带来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用途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为止。这就叫边际平衡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了,那么他得到的总效用就会达到最大。
这个概念浅显易懂,仔细想想却能用到生活中各个方面去。比如手里有限的钱怎么花才能让自己达到总效用最大,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房间让自己感觉更舒服空间利用率最大,怎么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各科目的学习中以保证都能及格通过等。
得了,现在已经达到写读后感的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平衡点了,点到即止,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着慢慢想吧~~~see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