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妈福广行之佛山篇
行程本来定的比较宽松,比如佛山,原规划了两天:第一天在广州吃完早茶过去,到的时候大概中午,去看看梁园,然后逛逛岭南天地;第二天在当地吃个早茶,再去祖庙看舞狮,然后去顺德。在顺德三天,主要是吃,因为除了一个清晖园实在没什么景点。问老爸对整个行程安排有什么意见,他说你安排就行,不过咱们是不是能顺路去趟武夷山?
不开口则已,抛出来就是个重雷。老人家年纪大了,爬山之类的旅程有儿女陪伴比较安全,下次一起出来说不准要什么时候。再说,这次也的确比较顺路。快速查看信息,调整行程,尽可能帮他实现心愿。
去武夷山有两个难题,一是装备不足。看人说山里很冷,爸妈从东北过来,衣服厚度足够。我和先生从北京尽量精简着衣服出来,这个时节去山里玩,想想心里都冷。二是家里有活物,朋友的小龟寄养在我这里,虽说冬眠时期不吃粮,但出门太久总是不太放心,而规划的行程已经很长。第一个难题好解决,每人买件轻薄的羽绒服就能搞定(后来发现爸妈还有冗余装备,各让给我们一件)。时间的问题,再延长可不行,只能把原有的行程压一压、砍一砍。看爸妈对吃并不是很热衷,加上去顺德的交通、以及在顺德到处去吃东西的交通又不太方便,狠了狠心,砍了。其余的行程尽量压缩,像吃早茶这类重复性体验,能免则免。于是,去佛山便成了一早出发,当天看祖庙舞狮。
一直以为没有再得机会去前次提到的和盛糖水店,查看照片的时候却发现有一碗杏仁糊,一碗豆腐花。问先生,难道咱们又去和盛糖水店了?他说是啊,本来说早上在酒店简单吃点就出发,结果你说你一定要去吃碗杏仁糊,只能陪你去。这才想起来。去的时候,还遇到一只可爱的小狗。当天爸妈在酒店吃的泡面,因为老妈决意要为自己不听劝告从哈尔滨出来的两盒泡面买单,哈哈。


从广州到佛山超级方便,坐地铁直接换乘佛广线,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比去机场还近。定的酒店离地铁不远,很快安顿好,出发去祖庙。
跟着导航来到入口,门前搭着表演台,一群小孩子在那里排练武术。是在这里舞狮?没看到梅花桩啊。问看门的大叔,说舞狮在里边,要买票进去。排练武术的小孩子特可爱,台下还有一群年纪更小的,四五岁的模样,一招一式,舞的有模有样。可顾不上看他们,看攻略说,看舞狮一定要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十点舞狮,已没早多少,匆忙买票进门。

整个景区包括三个主要景点:祖庙古建筑群、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舞狮是在黄飞鸿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梅花桩的正面、左侧、右侧都是观看区。我们到的时候人还不多,坐了正对着梅花桩的第一排。正想着占个好位置也不难嘛,便快速地涌过人来,很快就把座位坐满了。
最开始不是舞狮,而是表演功夫,有打拳的、练棍的、练枪的。佛山不愧是武术之乡,连小孩子都不简单。前边正练着拳,从观众席上跑出个小孩跟着练。开始还以为他闹着玩,可仔细一看,手脚虽然稚嫩,每个招式却都一样,是真的会打!不由的想,佛山的小孩子是不是都会拜师傅、练武功?恍惚间,感觉自己来到一个特别的时空,在这里,儿时在小人书上看到的霍元甲、陈真一般的人物依然存在。



表演完毕,锣鼓登场,都是年纪不算太大的少年。敲打了一阵,出来两只粉狮子热场,表演了一阵,便扎到观众席去。和观众互动的略有点久,为什么呢?因为一边互动一边卖东西。只见有人从狮子口中塞进钱去,狮子便回送一个小礼物。这模式大家一看就会,想讨个热闹的,便如此效仿。不买东西也没事,想摸一摸、想合影,狮子都会可爱地贴过来。


粉狮子退场,挑战梅花桩的金狮便出来了。只见它随着鼓点在梅花桩前探头探脑,左挪右跳,上瞧瞧下瞧瞧,似乎拿不定主意上不上去。然后忽然立了起来,又俯身一窜,上了梅花桩。前腿是一个人,后腿是一个人,后边的人举着前边的人,狮子在梅花桩上灵活地跳跃挪动起来。忽然前腿没跳上前边的桩,狮子俯下身来,又有惊无险地跃起。妈看得特高兴,不停和我说,真好!真好!


黄狮表演完,口中叼起一副对联,一位阿姨走上前拜了拜买走了。后续便是不停地叼起对联来卖,表演结束。每副对联一百元,问妈要不要,她说一百元可不要。

舞狮表演虽然带着浓浓的商业味道,却依然好看。老辈的风俗延续着,让这里的人依然看得到自己的根源,让外来的人也仿佛握住些什么。
看完舞狮,先去黄飞鸿纪念馆。提起黄飞鸿,名字似乎不能再熟悉,可这种假熟悉背后却是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纪念馆里有一段简要介绍:黄飞鸿(1856-1925年),原名黄锡祥,自达云,原籍南海西樵岭禄舟村,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一生富于传奇,但也是一介平民,人生曲折坎坷,晚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等连串打击,抑郁而终。

一生到底如何,尚不知晓,但悲惨的结局,很难让人想到这就是电影里的那个黄飞鸿。馆内贴有黄飞鸿像,看到的瞬间,这个名字不再是电影,不再是故事,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是的,先有这个人,然后才有的关于他的故事。最早以黄飞鸿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见于小说,是林世荣的徒弟朱愚斋写的介绍黄飞鸿的小说《黄飞鸿别传》。林世荣是谁?改说”猪肉荣“,就都知道了。现实中确有其人,也的确是黄飞鸿的徒弟。
在朱愚斋之后,忠义乡人、我是山人、念佛山人、禅山人等小说家又相继出版了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在40年代最为鼎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小说的成功,黄飞鸿的形象相继出现在舞台、电影、广播、电视上,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拍回一张朱愚斋的照片,长相既不”愚“,也不”斋“,还有个”香港播音皇帝“做徒弟。

在院落里看到一丛竹子,竹节极密,绿中发亮,和从前见过的竹子都不一样。想着,如果削下一节来做碗,肯定漂亮。

再往前,看到一座特别漂亮的石牌坊,上边有很多彩色的狮子和螭吻。看说明,这是”褒宠“牌坊,建于明朝,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赐予梁焯的,表彰他的出色表现。具体什么表现,说明里没写,说不定哪天能在书里碰巧遇见。


再往前走,便到了祖庙,名”灵应祠“。


祠前挂着两个特别大的灯笼,样式不同于往日见过的灯笼。没见过,又很特别,便觉得格外有趣。

祠内供奉着真武大帝。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神话中的四方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真武即玄武,民间又称真武大帝、北帝。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禅城(也就是佛山)人便将真武大帝请到禅城坐镇。说来奇怪,从此之后,禅城一带便再没闹过水灾。广东人还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拜真武大帝便成了珠三角的民俗。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禅城和珠三角一带的老百姓便会不约而同地聚到祖庙祈福。
旁边的博物馆里有关于真武大帝和祖庙的详细介绍,还有民众在祖庙聚会的照片。不知如今的祖庙是否还是承载往日活动的场所,我希望它还是,不要只成了说明和照片。


真武大帝塑的慈眉善目,殿里不好拍神像,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尊小瓷像,实在喜欢,忍不住拍下来。

还有一只萌萌的镇海小牛。

祠前有一个水池,名”锦香池“,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龟蛇石像,很多人在那里投币许愿。

祠内外到处散落着钱,先生说,钱在这里都不当钱了似的。他拾起掉在土里的硬币、纸币,重新安置在树上,满意地点点头。

锦香池往前,便是灵应牌坊,前后分别有”灵应“和”圣域“二字。

穿过牌坊,便是大戏台。这是我见过的最华丽的戏台,满目的描金雕花。演员出入的区域分别挂着绣凤和绣龙的门帘,名”出将“、”入相“,格外有趣。这戏台上还唱戏,当天便有一场,可惜时间凑不上。

前行的路上,看到一家卖陶瓷摆件的小店,惦记了好几天的广东陶艺终于见着了,果然好看。有挂着好几个葫芦的瓶子,喜气洋洋的。还有大大小小的荔枝,逼真可爱。妈看我喜欢,说,看好哪个了,妈给你买。我看好的,个头都挺大,价钱都挺高,即便是老妈出钱也舍不得。个头小的,也看好一个,黄飞鸿舞狮子,摆在家里会不会怪呢?一时想不好,先拍回来。先生朝墙上指指,不让拍照。如果不是他提醒,其他几个我也拍回来了,如今却只有这个了。

广场上有一座双龙壁,两只龙像在聊天似的,越看越觉得有趣。在广东看过好多雕像,没有凶面孔的,或呆萌可爱,或喜气洋洋,让人心生欢喜,忍不住拍回去。至于是不是都这样,为什么会如此,背后就有大学问了,有时间可以研究研究。

双龙壁前不远有一只小铜兽,鼓着腮,有什么想不明白了似的。也不晓得它为什么在那里,大概它自己也在想为什么呢。

最后去的叶问馆,与黄飞鸿是两番气象,如今的咏春已遍及世界。


从祖庙出来,在附近的黄祥华养生堂简单吃了一点,便去了梁园。梁园是广东四大园林之一,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梁九图叔侄四人历时四十余年陆续建成。这些名字说了也没用,历史太长,珠玉太多,大多是听过便忘了,只有几个能真正落在心上。

梁园在做菊花展,且周六免费入园,人似潮水一般。拍了几朵花,景点便只能勉强看看。


为什么是勉强看看呢?人太多!多到拍照都不太好拍。你看那花窗好看,偏巧穿旗袍的阿姨团也看好了。站那里,摆好造型,照。招过来看,位置绝对不能闪开。不满意,再照,再招过来看。人太多的地方,真是什么都变得不那么好了。

梁园主人书画展的屋子人到不多,可是那字,虽觉得好看,却认不全,颇受打击。喜欢书法,可这辈子还有没有希望,实不好讲。


书画展穿出来的过道里没什么人,一红衣女子正在录舞蹈视频。勇气比美感更多点,但凡事都需先有勇气去执行起来。如此一想,评价之心退去,反生出几分敬佩来。拍过一遍,她看了看视频,叮嘱摄影的男子该如何注意,然后重拍。一次次重来,是怎样的心情呢。

晚上去天海酒家吃饭,据说是当地仅存的百年老字号。可这酒家破的,哪里还像个酒家。破成什么样呢?我们吃饭用的桌布都是带洞的。感觉小时候随爷爷吃酒席去的酒店,如果一直不翻新,经营到现在,都说不准能不能破成这个模样。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点菜。
柱侯鸡一定要点。点的时候知道是当地名菜,只觉得名字很厉害,其余的便不知道了。如今查查解说:柱侯鸡,广东佛山地区特色传统名肴之一,有近百年历史,为清代佛山三品楼餐厅厨师梁柱侯所创,用雌鸡、柱候酱等原料制成,骨软肉滑,豉味浓郁。原来如此。此道菜45元,算是菜单里的高价菜了,大多价钱在二三十元。先生相中了豉汁蒸钳鱼,只要18元。还想吃炸多春鱼,20元。炒个地瓜叶,20元。服务员说,可以试试我们推荐的时令菜,大概叫一品莲藕煲,说好多东西在里边,48元。不妨试试看。想点米饭,先生不肯,让我点玉米饼,12元。茶位费也有,每位仅1元,茶的质量自不必想。
菜一上来,真好,道道好吃。
柱侯鸡,又滑又嫩,滋味浓郁。

豉汁蒸钳鱼,同样鲜嫩美味,想不懂为什么只要18元。

炸多春鱼,到处能吃到的怎么点了它,虽然也好吃。

炒地瓜叶,好味。

一品莲藕煲,东西真是不少,里边的藕格外绵软。

玉米饼,竟然是点心级别的口感,太好吃了。吃的太快忘了照。
写到这,有点后悔第二天怎么没来吃个早茶,大概是真的太破了。
-
苏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3 22:30:22
-
无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3 20:28:26
-
而今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1 14:13:34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6 21:04:15
-
小蜗与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6 07:42:50
-
杏雨梨云思故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2 13:54:15
-
袁光清185659158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9 00:16:26
-
Tanse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7 17:23:13
-
mon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3 18:43:40
-
山川野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3 17:58:12
-
Tsukiʚ⃛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2 22:39:27
-
豆蔻春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8 07:10:06
-
LizMurr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7 15:59:15
-
LX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17:53:0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17:40:05
-
这就像个假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17:38:15
-
小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17:34:20
-
冷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17:29:18
-
胡萝卜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5 22: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