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潮汕
新年伊始的元旦,始终特别怀念广州的春暖花开,惧惮上海的阴冷,抛弃了北京滑雪爬山泡温泉的想法,还是想去南方的艳阳高照和便宜的好吃的。
路上在想有哪些介绍潮汕文化的书,买了一本《1991潮汕分市记事》,到了汕头之后去吃《围炉夜话》原来这是潮汕话,豆腐鱼的刺有点多。
第二天去健身房锻炼,旁边一个大爷在打拳,朋友圈询问大概是长拳,真好,能有大块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开心的事情。
这里还能依稀可见往日的荣光,颇有东南亚的风格,大街小巷充满了烟火气息,特别是很多卖小吃的,汕头其实不算是热点旅游城市,倒是很怀疑是这些是卖给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就是一直下雨的心情不是很好。
呆了两天开去潮州,路上坐的普坐火车,非常像我第一次做火车的情况,从汕头到潮州的路上半个小时,9块钱。到了潮州火车站非常像一个不知名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路停车。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非常像北京前门的大栅栏,两边的巷子,像极了各种胡同,想我觉得我们家也应该把我们家的古城重新修复一番,把范仲淹和应天书院的故事好好讲一讲,把胡辣汤,水煎包,烧饼,羊肉汤,烩面,各种蒸菜好好做一做,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下水门旁边的卫生间是在二楼,站在卫生间阳台,看着古城墙,第一次有这么开阔的卫生间,很新奇。广济门出来就是广济桥,广济桥横跨韩江,韩江即韩愈侄子韩湘子书,洪水止于此,后世纪念故名韩江。广济桥每晚有灯光秀,这个桥竟然是四大名桥之一。对面笔架山,韩愈纪念馆就建在笔架山上,羞羞的铁拳就取景于此。可惜第二天刚到韩愈纪念馆,就开始办公一直到离开的时间。

晚上等广济桥灯光秀的时候,韩江里面的鱼在跃出水面,想象着韩愈在潮州八个月的高光时刻。会觉得很多眼前无法抉择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另外非常好奇的是潮汕地区人有钱是一个坊间共识,从重男轻女,到出嫁陪嫁的豪放,潮汕多富豪,南洋多华侨。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姚振华,谢国民。
但是到了之后和印象却大不相同,感觉并非外界所传那样。其实是因果关系反了,是因为早年这里不适合农耕,大部人没没办法,只能出洋谋生,出去的人多了,也赶上了历史的进程所以有钱人多。
至于现在经济发展不好,很多人会归结两点,政府部门贪污,民众连本地人也坑。
我自己的理解是,潮汕原本是闽文化,因为历史原因却被分到广东管辖。这是长久以来的原因之一,导致交通不便,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近期的原因是,汕头被列为开放城市之后,错综复杂的因素被分裂为汕头,潮州,揭阳。从此一股绳就分成了三股,力量就散了,另外一个偶然因素是2000年汕头招待所大火,之后少了中央的支持。此后十年汕头进入负发展时代,然而却是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一上一下,从此形同陌路。
韩江水依旧往前流,每天早茶肠粉,烟火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