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七)(八:第一章结束)
1.战争的阻力:骄傲灵魂的坚定意志支配着战争艺术。战争中的阻力跟运气相结合,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比如,其中一个阻力来自于天气。雾能够让敌人没被及时发现,该打响的枪没打响,该送到指挥官手里的报告没送到。雨阻止了一个营的行进,让另一个营在路上花了八小时而不是三小时,让马蹄陷入泥沼从而破坏了骑兵的进攻等等。
2.每场战争都有大量的独一无二的战例,每一个战例都是充满暗礁、变幻莫测的大海。指挥官即使看不见这些暗礁,也能猜到它们的存在。现在他要在黑暗中穿行于这些暗礁之中。如果刮起一阵逆风,如果出现了意外的不幸事件,他需要使用极其娴熟的技巧、耗费巨大的力气并且需要全神贯注、沉着冷静。从远处是看不见这一切的,只看见事情好像进行得很顺利。对阻力的领悟是一个好的指挥官应该拥有的、值得称赞的战争意识。
3.阻力是一种理论无法确定的力量,需要培养机敏和本能,培养一种在无休止的小困难中所需的判断力,而不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判断力;后者可以靠人们独自去思考,或在与别人讨论中获得。对通晓人情世故的人来说,本能已成为习惯,他因而总能做到言行举止得体而不逾矩。
4.危险、体力消耗、智力和阻力结合起来形成了战争氛围,并使这个氛围成为阻碍行动的媒介。
战斗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习惯把身体锻炼得坚韧不拔,把人心锻炼得临危不惧,使判断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习惯培养出无价的品质——镇静。
5.在战争中,经验丰富的军人会像黑暗中的人眼一样做出反应:瞳孔放大,尽量吸收光线,逐渐看见物体,直到最后看清它们。而新手只会一头扎进黑暗深处。
6.判断力、常识以及果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