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产品,产品人生-2020的简单展望
2020年开头这几天,左思右想了一些东西,当然有点像在胡思乱想。
思考人生
到我这个年龄,30来岁,对人生宿命论或者天生意义论不再敏感了,也就是说已经足够地明白:人生,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就自然会想如果把人的一生当成一个产品、项目来对待的话,会要怎么展开。
立项
人生下来就是立项,和所有项目、产品一样,在早期的时候,都是业务方突发奇想,造就出来了。但随着产品从0到1,1到18,18到22后,业务方就再也不肯亏钱养这个项目,逼着商业化,要盈利、要项目里造产品,大概就是这样。
产品的定位
做产品的人都喜欢给产品一个所谓的定位,一开始是业务方定出来的阶段性目标,后来项目分拆出去后,业务方就成了独立董事,就不怎么管了,当然也是因为投票权的减少,也没办法就这个产品的定位发表太多意见。
产品内部在1.0的版本的时候是有很多想法的,比如摇滚乐手、作家等等,但最终这些都难产,也因为做这个方向没做太多市场调研,也没怎么在这方面投精力、金钱,就导致了定位的模糊,在2.0时代,更多是功能的堆叠,项目在线上维持运转。
然后突然到了3.0后,发现项目再这样做下去就变得臃肿,毫无意义了。于是就出现了定位的问题。
其实人生定位,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就难,因为看人。
有人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内心,并在这个世界里定位自己从事方向。有些人就比较难。我是后者。当然这也有一些早年的因素,不完全说曾经的我没有定位自己的从事的方向,只不过随着后面的动态变化,一切事物丧失了乐趣、活力。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感知是超脱痛苦、生死,是佛、涅槃的路子,这种路子就是不满现状,但人又无法逃离现状,就像自己往流沙里走,却渴望着海市蜃楼的绿洲。
当然,现在我也没完全脱离这种长期的自我约束。现在你要说我的人生定位是啥,我也还是不知道,只不过更能就现在的环境,接受自己了,大体是上承认一蹴而就的不可能性。所以说禅宗害死人。普通人嘛,就好好正念、读经就好了,禅宗是有机会主义倾向的。
产品的核心、指标
其实掉头下,人生这事很容易整明白。不外乎世界的,和自我的,就是我在外面要怎样,和我自己能怎么样,于是我就揣摩着,在朋友圈了,发表了下面的观点:
1.丰富度:由人生跌宕起伏构成
2.有趣度:快乐时光减去负面时光
3.幸福度:对幸福的感知情况
4.意义值:产生了多少社会影响或者自认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5.成就值:设定的目标完成情况
上面,我称之为人生五维,没有大小之分,比如丰富度、有趣度、成就值这种就很容易计量,通过事件就能统计,幸福度、意义值这种就很主观,可以大,可以小,也是为了照顾自我,或者提醒自己,很多时候外部的东西也不是特别重要,但应该向外求一些东西,以获得自尊。
2020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终于扯到了2020年,今年的OKR也没太复杂,仍然是去年的OKR核心:
1.继续锻炼-减脂
2.继续挣钱-研究投资
3.继续学习-看书
4.提升工作-经验、投入等等
再额外扩展的就是有机会或者尽可能:
1.掌握1-2门编程语言,为啥呢?
2.我想把人生五维做成一个app。这是1的目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