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除了怀孕和生产,还有什么原因?
众所周知,妊娠和分娩是影响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有其他原因吗?

1. 营养不良
女性尤其是合并某些慢性疾病时,营养损耗较多,更易导致体力下降、肌肉松弛和萎缩,最终也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出现;
2. 肥胖
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据国外研究报道,肥胖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身体肥胖,肚皮上的脂肪比较多,身体会产生骨盆的前倾,所增加的重量会向下挤压盆底组织,盆底这张“网”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加,从而使你的腹直肌和肛门括约肌紧张,从而容易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 腹压增加
女性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长期便秘等也容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研究对比发现,第一产程使用腹压可明显增加产后发生FPDF几率。
一些产后妈妈急于恢复身材,在盆底治疗期间急于进行瘦身训练,腹肌力量得到加强,肚子瘦下来了,但是盆底肌还比较弱,不断增强的腹压会阻碍盆底肌的恢复;
4. 饮食原因
长期摄入全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会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风险。
5. 高强度体育锻炼
高强度体育锻炼也能增加发病风险;例如瑞典有临床调查发现,35名跳高女运动员中(12~22岁),80%在训练时会不自主地溢尿。这种现象从训练两年半后开始出现,年龄、训练时间、训练频率与溢尿明显相关。但是适当增加低强度体育锻炼可降低发病率,有保护盆底功能的作用。
如果你有以上这些症状,就要警惕盆底肌问题可能缠上你了;产后42天一定要做盆底评估,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尽早进行盆底肌恢复锻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