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无心尺八豆知识科普 || “三虚灵”秘话~尺八根基三曲,你了解多少?
关注尺八学习痛点, 及时交流干货知识, 短小精悍、 但趣味与实用并存! 关注尺八殿堂,获取最新姿势!
关注尺八学习痛点,
及时交流干货知识,
短小精悍、但趣味与实用并存!
关注尺八殿堂,获取最新姿势!

在尺八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与流变是一对“孪生兄弟”。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曲演奏中的装饰音及技法也越来越多,直至出现同一首曲子,在不同流派的演绎中存在不同韵味的情况。

最好的保留经典古曲的方法,依旧是与时俱进。肉姿全非,骨髓得存,而后人也可以通过这些广为流传的版本,一窥古人风采。在尺八本曲中,有三首乐曲是永远地被置于神坛之上而不可动摇的,即“三虚灵”。

三虚灵,又称“古传三曲”,即《虚铃》、《虚空》、《雾海篪》。它们被公认为尺八音乐里“本曲中的本曲”,相当一部分尺八本曲都是由它们演变发展而来,或是以它们的曲意为题材的再创作,例如真虚灵、吟龙虚空、虚空铃慕,雾海篪铃慕等。三虚灵在琴古系及明暗系流派中都有不同传承及变体。

《虚铃》,又称《虚铎》,是三虚灵本曲中最有名的一首。相传在中国唐代,普化禅师振铎(大铃)音色动人,其弟子慕其铎音,遂以尺八拟其铎声,作曲《虚铃》。目前较通行的版本为神如道手书之普大寺所传版本,其曲调平缓悠远,风格朴拙,多有长音,既是“最简单的入门曲”也是“最难的本曲”。其易在技法较少且节奏缓慢,但难也难在要将如此简单的曲调吹好,极其考验演奏者的功力。据信,《虚铃》也是目前唯一的由中国传至日本的本曲。

《虚空》和《雾海篪》则是产生于《虚铃》之后。据说,日本虚灵山明暗寺开基之祖虚竹禅师(又称寄竹)于伊势朝熊山顶的虚空堂中假寐,梦见行舟于浓雾荒海之上,一叶扁舟缥缈孤寂,忽闻天边传来妙音。虚竹禅师醒后,分别作下《虚空》与《雾海篪》二曲。《虚空》曲调抑扬顿挫,旋律感极强,动态丰富。如果说《虚铃》是“阴”,《虚空》对应的就是“阳”。《雾海篪》曲调推息阵阵,写意地表达了雾海意境。有趣的是,《雾海篪》一曲又名《向寺》、《向路》,古时,虚无僧行脚到关口检查站却没有带通关文牒时,只要吹奏《雾海篪》或《虚空》即可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