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汤山第二站

在这通向“温泉别墅”的桥上,抗战史研究者及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许晶老师又召集大家开讲第二课:他说:抗战期间这桥可是戒备森严,一般老百姓是不能通过的,因为此桥前方大门是日本宪兵司令部,现在的汤山一号大院,是那时的“日军伤兵医院″里面住满了日本伤兵,他们住这里用温泉疗伤。而两者之间的"军人俱乐部″里也住了很多日韩慰安妇,每到傍晚,慰安妇们都光鲜亮丽的在这座桥上拉客。汤山很多老人都知道这段历史。

许晶老师提供这张资料照片,拍摄地点为美龄小学山下的民间温泉池。1937年12月8号汤山失守,十日对洗温泉有着骨子里的喜爱的日本伤兵,就对着温泉以得胜者的姿态龇牙咧嘴欣喜若狂,蜂拥在温泉边准备清洗身上的血迹。

这一连三桥,民国时都是交通管制地。

蒋介石温泉别墅门口,因内部维修不开放。许老师提供三张别墅内部照片,以示读者。



同时他还提供了两张他拍的“日本伤兵医院”(汤山一号大院内)还能看到的两处遗存建筑照片



在汤山一号停车场,许老师第三讲:这里曾经有两个村:朱家边和寺庄,为了打造温泉小镇现在都拆迁了。这里曾经是抗战的主战场。这条大路曾经也是通往观测塔方向的主要通道。

为了说明此处是抗日战场,许晶老师提供一张由杨再辰先生保存的老照片,从片中可以看出:日军面对的放向就是汤山朱砂洞,山下是徐家边,寺庄及西山头,绿色圈放大看就是观察塔位置(也是下一站我们将要去的地方)他还介绍据老人们回忆,当第二年开春他们结束"跑反″回到徐家边时,战壕和碉堡里都是守军的尸体,后来都被埋在了田里。

为了今昔对比许晶老师还特意拍了张相同位置片

许老师提供的此地晨曦照,由于地热丰厚寒冷的冬天,地表出现特有的薄雾。由此可见汤山地下资源的丰厚

这里是镇政府为照顾当地百姓泡温泉的习惯,新建的市民温泉浴室,价格相当亲民。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