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的有趣表达
查看话题 >北京土话
世界上的文字语言,不过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传达人的心情。
北京土话因有帝都的关系,所以用得多。即如《红楼梦》一书,都是用的北京话,不但人人要读,且已风行世界。其余如《儿女英雄传》《品花宝鉴》等书,也是用北京话,看的人也很多。但是看书的人若不能将书中的土话字眼彻底明了之后,则书中的意味精神断不能十分的了解。他所用的专门名词暂不必说,就是极平常话,看着好像极普通,其实也有他特别的意味,特别的地方性。
比如《红楼梦》中第十六回,凤姐对薛姨妈说“可不是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长姐看见程师爷之后说,“这是怎么话说呢”,《品花宝鉴》第十一回荷珠摇头说道“不稀罕”,等等的这些句子,乍一看,仿佛平平无奇,其实他真正能够把各该人的心思神气描画的出来。这些句子虽然很普通,各处都有,但各处用他的性质各有不同,这可以叫作地方性。
注:以下各字眼虽系北京土话,但大多为北数省普通之言语。
盖子[王八盖子]:此亦王八之代名词,因龟必有盖也。或云“王八盖子”,但平常多省去“王八”二字。
屎蛋:凡人行为不正,且好扰乱人者,人辄以“屎蛋”呼之。言其在人群中极臭而不使人喜欢也。此字眼用处颇宽。
棒槌:凡人之无脑思、无能力者,人辄以此呼之。因棒槌中无空窍,外无姿势,乃蠢然一物。故以比人之蠢笨者。
烂桃:此最初本为讥笑浪漫妇女之名词,言其边幅不整齐,而人人可食也。后来,凡太爱玩笑之男子亦以此呼之。
破货:此本骂“浪漫女子”之名词。而对男子,亦时用之,盖讥其为“龙阳”也。
老赶:知道事情太少的人,则人恒呼之为“老赶”。与“怯勺”略同。此语从前无之,四五十年以来方由外省传来。
坏种:此二字有两种意义。一系说他的原种便不好,是骂其祖上,但用时极少;一系说他是坏事的种子,此语用时颇多。
老伴:老伴者,妻也。此本乡间语传入北京者。有时女称男亦可曰“老伴”。总之,同伴之人就是了。
年头:年头者,流年也。如时局不靖,曰“年头不好”,或曰“年头大乱”。庄稼欠收亦曰“年头不好”。头,读小尤求辙。
明儿:明儿者,明天也。
贫话:凡讥讽或皆笑之语,皆曰“贫话”。如说相声的所说之笑话,皆可谓之贫话。
大院:凡胡同中有宽广之处,即以此名之。
旮旯:墙垣内角为旮旯。旮,个家切;旯,拉,去声。字书无此二字,而小说中有之。
体己 [体己钱]:体己者,私有也。如私有之钱,曰“体己钱”,简言之直曰“体己”。
窝窝[窝窝头,窝窝粉,土窝窝]:浑圆之物曰球;圆而有尖者,曰“窝窝”。如“窝窝头”“窝窝粉”等等是也。坟头亦曰“土窝窝”。
饽饽[煮饽饽,饽饽铺]:北方凡干的食物皆曰“饽饽”。如馒头、饼、卷子、火烧等等是也,北京尤甚。水饺则曰“煮饽饽”,各种点心皆曰“饽饽”,故点心铺曰“饽饽铺”。
白干[烧刀子]:白干,烧酒也。亦曰“烧刀子”。
关东[老关东]:“关东”者,叶子烟也。初本为关东产者,方以此名之。其余易州、昌平、台片、富春等等亦皆各有其名。但平常说话,凡烟皆曰“关东”,亦犹酒之为绍兴也。或曰“老关东”。
门头:“门头”者,奥援也,人情也。如遇一事必须求人,则曰“我有门头可托”。如诉讼,已经暗中求了人关说,则他人亦恒说“他打官司有门头”。头,读小由求辙。
话碴:话碴者,所说话中之意味也。如人说话,话中有反对自己的意思,则听者恒说“这话碴不对”,或说“听你这话碴是不以我为然”。“话碴”二字用时颇多。碴,永用小发花辙。
东西:“东西”者,物器也,货物也。凡骂人者,恒用此二字。如云“你就不是好东西”,或直呼曰“你这个东西”。长者骂小孩亦曰“你这孩子真不是东西”,意思是人尚不及货物也。
三清子:凡人之不随和,出言恒与人反对且强硬者,人辄以此呼之。原本为“硬三清子”,说见后。
四棱子:凡人之不合群,永独持己见者,人辄以此呼之。言其做事不圆和也。
坏拐子:此三字字面似乎很坏,而其实情却不甚严重。大致恒与人玩笑或借人开心者,人方以此呼之。若有坑陷人之行为者,则无人呼以此矣。
半吊子[黄毛掉嘴,半掉子]:此与前“半膘子”之性质大致相同。但彼则只是遇事勉强支撑,此则除勉强支撑外,说话亦不服软。此名词有两种解法。一系平常人等于一吊钱,此则只合半吊,言其不够一完全人员也。一系遇事与人捣乱,说话亦与人掉舌,就如同小儿与其母分辩不休者,即谓之“黄毛掉嘴”,故呼之为“半掉子”。盖此人绝不是完全与人反对,只不过捣乱而已。
傻袍子:此亦只说人太傻之名词。“袍子”二字来源未详。或云最初系穿一棉袍,样式不时兴,颇露呆相,他人便以此呼之。后遂风行,未悉果否。
二尾子:不能男不能女之人俗曰二尾子。尾读古音如“乙”。按本应作“义”但世俗皆作“尾”,木皮鼓词亦作“尾”,姑从之。
老好子:凡人极和气,永远不会与人争吵者,则皆以此呼之。实极恭维之名词也。然太柔软之人,人亦恒呼以此。
钱鬼子:凡开银号、票庄、炉房、钱铺之人,则皆以此呼之。盖因其所做买卖皆带鬼蜮伎俩也。
猴崽子:此为太监普通骂人之语,其实从前“崽子”绝非骂语。《水经注》:恋童婪弱年崽子。《扬子方言》“崽者,子也”。湘沅之间,凡言是子者,谓之“崽子”是也。
书呆子:凡只知读书,不会做事者,人皆以此呼之。
碎嘴子:凡好说人或训教人者,人便讥其为“碎嘴子”。此语对老年人用时尤多。
贫嘴子:好说讥讽玩笑话之人为“贫嘴子”。
刺儿头:头上有刺一定棘手。故凡不合群难说话之人,辄以此呼之。
贱骨头:凡被人利用而枉费力,或花冤钱者,皆以此呼之。男对于女用时尤多。按此初本是形容词,因用久亦成为名词。
冒失鬼:此与“愣匆”性质大致相同,而情形似更加重。按字书:不加审慎曰冒,无所顾忌亦曰冒。
短命鬼:凡人之好与人玩笑戏弄人者,或被人恨者,人辄以此骂之,咒其缺德定不能长寿也。此语女子用时较多。
一根筋:凡人惉懘,永远以自己主意为是,任人解劝而不肯回头者,则以此呼之。惉音占,见《礼记·乐记》篇。
一担挑:今人称僚婿为“连襟”。北方土话曰“挑担”,北京土话曰“一担挑”。
二百五:此与“半膘子”之性质大致相同。其解说有两种。一说系由前之“半吊子”变化而来,盖“半吊子”为数系五百,此则仅半吊之半。一说系从前有一大家,用二百五十钱买一小童,而乃非常顽皮强项,故人以二百五呼之。后世遂相沿用,未知孰是。
二大爷:此与平常之“二大爷”不同。按北京呼“二大爷”即系二伯父。此则系游戏带骂人之性质,故在街面上常常听到旗人尤乐道。其说有二,一说从前确有一人,人都称其为“二大爷”,但系一王八(“王八”见前),故此大家皆沿用之,即骂其为王八之义。一说应书“耳大爷”。世间耳最大者惟兔,则骂其为龙阳也。
大老黑:此本狗熊之别名,以其全身皆黑毛也。凡人之愚蠢而不讲情理者,则亦以此呼之,言其蠢如狗熊也。
大宅门:官宦世族之家,俗曰“大宅门”。
大布衫:凡单衫大褂,皆曰“大布衫”。绸子者,则曰“绸子大布衫”。洋绉者,则曰“洋绉大布衫”。
歪辣货:凡强硬不顺情理之人,曰“歪辣货”。但仍系玩笑话。《红楼梦》第七回尤氏说凤姐有此语。如今男子说者较少,女子则仍恒说之。
丧门神:丧门神读如桑木神。凡人苦脸恒带怒容且对人毫无和气情形者,则皆以此呼之。言其与丧门吊客相似,遇之者必不吉利也。
瞎打混:无恒产,无正当工作,日日在人群中胡混者,曰“瞎打混”。
楞头青:凡粗莽之人,则人恒以此语呼之。
下三烂:凡下等人不做好事,不务正的人,都曰“下三烂”。此语来自粮店、磨房。因磨麦子面须磨五六次,面质方能出净,一次名曰“一烂”。盖第一次麦子粒也就刚破开,以后一次比一次较烂,故名几烂。但是前几次的面较白,后两三次麸子亦烂混入面中,则面较差矣。故人之下等者,亦名曰下三烂。
公子哥:凡官宦家子弟,多曰“公子哥”。但此名词皆带贬义,大致是只知耍阔而无知识者,方以此呼之。
能耐[有能耐]:能做事者,曰“有能耐”,其人即曰“能耐梗”。大致知事多者为百事通,能事多者曰能耐梗。按“能耐”乃由“能干”讹来。
格儿屁:凡人无知识、无能力而又不安分守己者,人辄以此呼之。意思是一屁不一次放出,分段分格放之,虽耍花头,亦不过一臭而已,故以比虽不安分而亦无能力者。然如人已死,则亦曰“已经格儿屁了”,此盖引伸义矣。“格儿”紧读为一字,小索卜辙。
缩头龟:凡人之遇事畏缩,不敢向前者,人辄以此呼之。此名词颇普通,几各省皆有之。
笑面虎:此名词很普通,来源已远。按《谈薮》载:“王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北京说此,则下边多含带“杀人刀”三字,但有时不说出口来耳。
人来疯:此系专讥诮小姑娘之名词。有许多小姑娘,越有客来她越捣乱,故以此呼之。此语亦极普通,各处皆有。
香饽饽:凡人和气肯帮助人,诸事与人方便,到处受入欢迎者,则皆以此呼之。亦极美称也。
地头蛇:在本乡本土有势力之人,曰“地头蛇”。但都系坏人,至正人君子则决不呼以此。谚语有“强龙难压地头蛇”是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作“地土蛇”亦有理,但平常皆曰“地头蛇”。
两头大:凡家中有妻,而在外又与其他女子姘度,日久不能分离者,欲娶为正室,则家中已有人;欲作为妾,而女的不允,乃许以“两头大”。言其与嫡妻两不相下也。日久乃成专门名词。
姑奶奶:北方各处凡姑娘皆可以“姑奶奶”呼之。北京则非出嫁者不得称此。而天主教中之“尼姑”则皆称“姑奶奶”。
黄花女:未出嫁女子之别名。
清水脸:妇人不擦粉,不涂脂者,曰“清水脸”。
教书匠:以教书先生而曰“匠”,盖讥之也。因从前念读之人,书念的不多,亦不甚懂,不能做他事,专以教书糊口,误人子弟的很多,故以匠呼之。
昨儿个:“昨儿个”者,昨天也。个,应书作“隔”。兹从俗。
拿手戏:凡自己所长有把握之事,皆曰“拿手戏”。如某人善做某事,则曰这是某人的拿手戏。
风凉话[说风凉话]:凡遇事说不负责任之话者,曰“说风凉话”。
馊主意:有主意,而不鲜明,不能仗恃者,曰“馊主意”。盖食物腐败发酸不可食者曰馊。主意不可用,与之相等。
开门炮 :凡与人说话头几句,或头一段,谓之“开门炮”。意思是说的有分量也。
耳旁风:听人说话不介意不记忆者,则人便说他拿着人的话当耳旁风。义系谓话未说完即被风吹走也。按此亦恒做形容词用,说见后。
玩意儿:玩意儿者,事物也,东西也。如云你算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则恒说“你算什么玩意儿”。此皆轻视之辞。“意儿”二字紧读为一字。
丫头片子:与小姑娘开玩笑,恒曰“丫头片子”。此因从前缠足时代,小姑娘之足必须圆而尖,若成片脚,便不好看,故以此骂之。
哈拉拉子:口涎也。原字未详。
脑袋瓜子:脑袋瓜子者,头也。呼头为“脑袋”,头圆似西瓜,故云。
后勺把子:凡后脑骨凸出者,北方人呼为“后脑勺子”。以其似一勺也。北京省去“脑”字,呼为“后勺把子”,亦以其形似也。然外来人不易明了矣。
夹尾巴狗:凡人胆小又好谄媚人者,人辄以此呼之。
绣花枕头:与“油漆马桶”义同。言其外面虽好看,内中只是草包也。语亦甚普通。
露水夫妻:南方谓之拼头。(“拼头”除南方言,还叫“姘头”;古人称“男女私合曰姘”。——编注)
蒙古大夫:凡医理不十分明了,用药太猛之人,皆以此讥之。或因蒙古一带医生用药,皆较剂太大也。按蒙古人肚腹实较内地为壮,如“大黄”一药,南方人畏如虎狼,北方人视之为平常药,而蒙古人则往往用以代茶饮之是也。
死榆木头:凡做事认定死理,虽经人解劝亦毫不能和缓者,曰“死榆木头”。因榆木坚而有力,到乱根交聚之处,纹理尤乱,虽想用斧劈开,亦非容易。此即命曰死榆木头。于是社会便以之比世之不容易开导之人。
话拉拉儿[喇喇]:凡极爱说话,永远剌剌不休者,人辄以此呼之。盖人负提零碎物件而陆续坠落者,曰“拉拉”,故以此形容话多之人。或书作“喇喇”。《玉篇》:喝喇言也。《儿女英雄传》佟舅太太初见何玉凤时安太太有此语。
瞅:瞅,音丑,看也。字书无此字,而说部中则皆有之,或为瞩之讹。
卯:用力曰“卯”。如戏界角色用力,则人恒奖之曰“真卯”;如不肯用力,则讥之曰“今天不肯卯”。
整[整一整,整置,整置整置]:整,读上声,修理也,整理收拾也。文话曰整理、整饬、整顿,俗话曰“整”。如物器坏了,曰“给我整一整”;帽铺中招牌恒书“收拾小帽,整旧如新”。或曰“整置”,如难为一人则曰“整置整置他”。
该:该,亦欠也。如欠钱不还,曰“暂且该着”;如不欠人钱,则亦曰“我不该他的,不欠他的”。
抮:将绳线等拉直,曰“掺开”。拉面条曰“抮面”。抮,读如嗔。按《集韵》:掺音轸;引,戾也。音义皆同。
得 :此字有三种读法。第一,音斗我切。如“白得”“你得啦罢”等等是也。此即所谓北方读入声的读法。第二,音斗买切。如被他吃了一口或被他说了一句,皆曰“让他给得了一口”。如被人难为了一次或受了一回罪,则曰“这回可得咧苦子啦”。偶然不留神闻到一鼻子臭味,亦曰“让我得了一鼻子”等等是也。第三,音斗美切。如被人赶上抓住,曰“得住了”等等是也。
硌[硌的慌]:硌音个。坐卧处不平,曰“硌的慌”。原字未详。《红楼梦》第六回凤姐语有“没的硌了他的牙”,系写此字,姑从之。
捎[捎一句话]:凡顺便带东西,曰“捎”,如求人带一封信,曰“捎一封信去”;“捎一件东西”,“捎一句话”等等,皆恒言之。《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芸与倪二捎与他娘子一句话”。按字书“捎”字本无携带之义,但俗已用久,如“鸿雁捎书”等等,难以尽述。
向:向,偏向也,偏袒也。如甲乙二人有争论,有第三者出来调停,而调停的意思多半有利于乙,则甲必说“你这话不公,这是偏向乙的话”,亦恒说“你这是向着乙的话”。
依 [不依]:依者,允从也,认可也。不允从曰“不依”。《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舅太太说:“连说是孔夫子的好处,我都依。”即是此义。
唬[唬我,唬事]:凡无实力而假充有实力以恫吓人者,谓之“唬”。如说人“你不要恫吓我”,曰“你不要唬我”。如被恫吓之人已知其底蕴者,曰“你这是唬事”。相传饿虎吃人先扑一次,如扑不得再回头,则觉晚矣。故以“虎”比这种人。
折[折死我了]:凡长上与晚辈行礼或服役,则晚辈恒曰“你可折死我了”。折者,折福也。意思是这一来把平生应享之福折去若干也。折,读如蜇。
齁: 齁,和攸切,食物太咸曰“齁”。
懵 :懵,读如蒙,阴平声。有两种意义。第一义,昏也,不清也。如人做事思想不清楚,则他人恒讥曰“你这个人太懵”。亦曰“懵头转向”。第二义欺诈也,而比欺诈较轻,如有人用言语欺骗自己,则恒说“你不要懵我”,或曰“你这是懵事”。
损[损了一通]:损,讥讽也。如对人云“你不要讥讽我”,则曰“你不要损我”。如被人讥讽一次,则曰“让人给损了一通”。原字未详,姑借用此字。
卷[卷了一顿]:卷,骂也。被人骂了一顿,恒说“被人给卷了一顿”。原字未详,姑借用此字,俟考。
整制[整制整制,整制人]:整制,收拾也。物器坏了,收拾收拾曰“整制整制”;使人为难亦曰“整制人”;使人不舒服亦曰整制人。
拿捏[拿捏着点]:“拿捏”有两种意义。一、虚伪造作也。如人好假装局面,则他人恒讥之曰“干么这么拿捏”;如人于行礼节永远松懈,则人亦曰“你拿捏着点”。二、挟制人也。如一事甲不能做,乙能做,甲求乙,乙不肯做,甲则曰“你这不是拿捏我么”。《红楼梦》第九十二回贾母曰:“日后才不受人家的拿捏”,即是此义。
嘚啵[嘚啵两句,嘚啵几句]:嘚啵,说也,分辩也。如与人分辩几句,则曰“我来跟他嘚啵两句”;如有人能谈,则大家亦说“他能够嘚啵几句”。原字未详,时人恒书此二字,姑从之。
抖露[抖露抖露,给他抖露出来]:抖露,摇动也。由口袋内往外倒东西恐不净,再摇动摇动,曰“再抖露抖露”。宣布人之秘密,亦曰“给他抖露出来”。露,读北方音如陋。
数落:“数落”与“排楦”义略同。但“排楦”绝对无骂詈之语,“数落”则恒夹杂骂词。落,读老,去声。按《汉书》“汉王数项羽”之“数”字,颜师古注:数,责其罪也云云,即是此义。
叫唤[你别叫唤]:此二字最初本专为鸟兽呜叫,而后乃于人说话,自己不爱听时亦恒用之。如说“你别叫唤”,便是“你别说”,但此不过长辈对晚辈或玩笑之人始用之。
凑合[凑合着罢,两边凑合凑合]:凑合,对付也,将就也。如问人事情好不好,答曰还可将就,则说“凑合”。如事情不好,暂不能觅好事,则曰“先凑合着罢”。如买卖物器要价太高,还价太低,旁人便可说“两边凑合凑合就成啦”。
待见 [不待见,不让人待见]:待见者,喜爱也。如不喜爱他,便说“不待见他”;如说那个人不让人喜欢,便说“他不让人待见”。
巴结:谄媚人者,曰“巴结”。如巴结阔人,巴结上司。说部中此字眼很多。凡事勉强做去或勉强向上者,亦曰巴结。如“巴结一份事业”,“巴结一份功名”等等皆是。如《品花宝鉴》第二十四回王恂说“又何至三回五次这么瞎巴结呢”是也。
挤兑:挤兑者,逼迫也,强索也。如有人逼迫自己做一事而自己为难者,曰“你这不是挤兑我么”。如有人欠自己钱不能偿还,自己常常去索,则曰“挤兑出几个来算几个”,是能得多少算多少之义。如今则为银行被争提款项之专门名词矣。
打趣:打趣二字含讥讽、讪笑两种意义。《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湘云有此语。
编排:给他人伪造事实者,曰“编排”。《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袭人有此语,但作“编派”。
搭理[不愿搭理他]:搭理者,招呼也。如不愿理此人,则曰“不愿搭理他”。《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众丫头们素曰厌恶他,都不答理他”是也。或作“答理”。
糟蹋[白糟蹋了,糟蹋人]:糟蹋者,毁坏也,毁弃也。如物件放着不用以致败坏者,曰“白糟蹋了”;设法形容人之短处者,亦曰“糟蹋人”。小说中此字眼极多。如《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书作“糟蹋”;第二十三回则书作“遭塌”。
出息[出息不少,出息了多少钱]:出息者,出产也。出产不少曰“出息不少”。如一树桃杏长了很多的果,卖了多少钱,便说“出息了多少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有此语。再,“出息”亦做形容词用。
搭赸:向前与人接洽或说话,而佯为不特意者,曰“搭赸”。如有事不好直说,则他人给他出主意,曰“你别着急,你想法子搭赸着跟他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有“搭赸着说”一语。
挖苦:挖苦,讥笑也,损也。如有人说自己短处含带讥笑之意,则曰“让他给挖苦了一通”。《品花宝鉴》第十回有“太挖苦了”之语。
倒饬 :修饰整齐曰“倒饬”。如一人衣服等等都很齐整,则他人必说他“真倒饬”。如给人做几件衣服,亦曰“倒饬倒饬他”。把房屋修饰修饰,亦曰“把房子倒饬倒饬”。
砢碜[砢碜死人咧,让人给砢碜了]:砢碜,本系形容词,说见后。然亦恒做动词用。如小孩弄得满身泥污,则大人必曰“你可砢碜死人咧”。如被人给以难堪,亦曰“让人给砢碜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邓九公曰:“要在众人面前砢碜我一场。”即是此义。原字未详,即从《儿女英雄传》书之。
寒碜[寒碜人]:“寒碜”本系形容词,说见后。亦做动词用之。如有人说自己之好处,而自己以为不够所说之好者,则客气曰“您别寒碜人啦”。或书作“寒蠢”。《品花宝鉴》第二十四回乃如此书法,故从之。
吆喝:“吆喝”有三种意义。沿街小贩叫卖之声,曰吆喝;车夫命令牲口,曰吆喝;长者大声训教责备青年,亦曰吆喝。
忽弄[先忽弄着罢]:忽弄者,将就也,对付也。如有物器已坏,暂不收拾先对付着用,曰“先忽弄着罢”。再如主人使下人办一件事情,该人不肯实心去做,苟且了事,则主人亦曰“你这不是忽弄我么”。原字未详。
划拉[划拉不着]:“划拉”与“爬拉”义略同。如暗摸物件摸不着,亦曰“划拉不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张太太白着嘴划拉了三碗饭”,即是此义。
搭拉[檐子搭拉了,搭拉着脸]:搭拉,下垂也。凡物下垂皆曰“搭拉”。如房檐下垂亦曰“檐子搭拉了”;人不高兴亦曰“搭拉着脸”。
嘎啦[嘎啦嘎啦,嘎啦上咧]:嘎啦,较量比试也。如两人比武,则曰“咱们俩人嘎啦嘎啦”;二人下一盘棋,亦曰咱们俩嘎啦嘎啦;男女二人交媾,他人亦曰“他两个人嘎啦上咧”。以上“啦”字均系语助词,有时作“掳”或“喇”。
遛达:“遛达”者,散步也。出门散步,曰出去遛达遛达。
鼓捣:“鼓捣”或曰“鼓打”,收拾也,夺弄也。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袭人说:“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
张罗[张罗张罗]:张罗者,料理也,罗致也。如自己家有红白事,必须请人代为张罗。如钱不足用须去借贷,也说“等我出去张罗张罗”是也。《西厢》中“恐怕张罗”亦即此义。
嘀咕[老嘀咕,受了嘀咕了]:“嘀咕”读如敌古。有两种意义:一系主意不定,如自己老不定主意,他人必曰“你别老嘀咕咧”。二系用言语扰乱人之思想,以行己之志愿。如男子已将主意拿定,夜间被女人一套话而改变者,则他人必讥之曰“夜里又受了嘀咕了罢”。或两人老说话不完,别人亦恒问曰:“你们俩老嘀咕什么?”按字书无此二字,世俗皆如此写法,故从之。
踢腾[踢腾净了,踢腾开]:“踢腾”亦系浪费性质。如把先人遗留之产业都花完了,也说是“都踢腾净了”。再如地上晒有草类等物,因太凑聚,想把他弄松散了,亦曰“把它踢腾开”。但用时较少耳。
扑棱:鸟欲飞曰“扑棱”。与“扑拉”略同。亦一声之转也。
嘟囔[嘟嘟囔囔]:小声说话曰“嘟囔”;小声分辩亦曰嘟囔。《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马道婆用指头画了几画,口内嘟嘟嚷嚷的,又咒诵了一回”是也。第一百零一回又作“嘟嘟哝哝”。
腻烦:精神萎顿,遇事皆不喜悦者,曰“腻烦”。如《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袭人道,“越发心里腻烦了”,即是此意。
赖[太赖,赖人]:赖者,坏也,不高也。人品、物品不高者,皆说“太赖”。坏人曰“赖人”。但恒带玩笑之意,其义并不严重。
滑:好偷懒曰滑,做事不肯负责曰滑。
木[木住了]:“木”亦“僵”之义。如人说自己一套话,自己无话回答,又不能转圆,则人恒曰“木住了”;对方亦不给台阶,则曰“给木起来了”。
鬼[太鬼,鬼聪明]:鬼,小慧也。意思虽是精明而不十分正当,如云“那个人太鬼”,或曰“他有点鬼聪明”。按此与《扬子方言》第一条“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义正同。
白[白花钱,白费事,白说]:白,枉也,徒也。枉花钱曰“白花钱”;徒费事曰“白费事”;说了没用算你“白说”。
您[您哪]:北京人对面说话,绝对不会说“你”的,以其太不恭敬也。都要说“您”,虽与父母长辈说话亦可以“您”呼之。对外人,再客气者,则多挂一“哪”字,曰“您哪”;语助词也。《品花宝鉴》则书作“您能”。
马哈[有点马哈]:马哈,模糊也。一声之转。如自己说知不清楚,则曰“这件事情我可有点马哈”。
冒失:冒失,莽壮也。凡人做事行动不管前头怎样,只顾前进,曰“冒失”。
当抢[这句话当抢]:当读上声;抢读去声。应用也,当手也。兵器工具等合手曰“当抢”;话说得有力亦曰“这句话当抢”。《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邓九公说:“是件当抢的家伙”,即是此义。或作“当戗”。
别扭:性情与众各别之人,皆讥之为“别扭”。事情不好办,老出错,亦曰别扭,或曰“扭别”。如《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有些扭别”是也。
下作:“下作”者,啬刻也。凡有物应给人而不肯给人者,曰“下作”。此语对小儿说的较多。
混帐:混帐,不清楚也。此为骂人很重之语,盖讥其家种子不清楚也。《红楼梦》第十一回平儿说:“没人伦的混帐东西。”
克碜 :克,读平声,脏也,不好看也。凡不洁之物,皆可曰“克碜”。如小儿脏污曰克碜;如送礼太少,亦曰“怪克碜人的”,亦曰“怪憨颧人的”。或书作“可嗔”,《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作“砢碜”。
要命:要命者,利害也,严重也。如穷的很,曰“穷的要命”;苦的很,曰“苦的要命”。此二字用处极多,如“阔的要命”等等,无不可说。
没谱:做事没准稿子,曰“没谱”;或一事前者没有经过,亦曰“没谱”。
没辙:遇事没有准办法,曰“没辙”。如行车前边无辙,不知应往哪们走也。与“没谱”义同。
白搭:搭者,添也,补也。如买物十件,共价若干,再添一件仍是原价,亦可说搭上一件,此件便算白搭。于是,枉费心、徒费力之事,皆曰“白搭”,盖引伸义也。
草鸡[草驴]:凡遇事怯弱者,人皆讥其为“草鸡”。如甲乙角力或角言词,末后乙不敢再角,则人必说“他草鸡了”。“草鸡”者,母鸡也。大致凡牲畜之牝者,皆可呼为“草”,如“草驴”等皆是。《说文》有“騲”字。
德行:此二字面是极好,可是用时亦系鄙视之义。如甲鄙视乙之为人,则恒说“德行”,意思就是没有好德行。
压根:压根者,最初也,始终也。如云“压根我就没说”,即是“由起初我就没说”。按此与“坐窝”义略同。
登时:“登时”者,即时也,立刻也。此字眼早已有之。《宋书》:刘裕“知卢循必寇江陵,登时遣邈援荆州”是也。
别介:别介者,不要如此也,无须也。《儿女英雄传》作“别价”。
敢情:“敢情”与上条“敢自”义同,有人说“敢自”,有人说“敢情”,且有时只说一“敢”字。《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褚大娘子说“那敢是好”,即此义。
拉倒:拉倒者,作罢也,完事也,算完事也。如几人商量出游,忽天气不好,则说“拉倒罢,不用去了罢”。或二人有所争执,则他人亦恒劝曰“你二人拉倒罢”。如《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褚一官口中有此语,《品花宝鉴》第八回亦有“只好拉倒”一语。
这会子:“这会子”者,这些天也,这些时候也。此语用处颇宽,亦有“此时”“现时”的意思。如说“他要肯做早做好了,不等这会子了”。
那会子:那些天、那时候、彼时等等,皆恒说“那会子”。如问人曰“你为什么彼时不做,到现在才做”,则恒说“为什么那会子不做,这会子才做”。
一档子:“一档子”者,一伙也,一件事也。如云他们是一伙,则恒说“他们是一档子”。有时亦做名词用。
碎嘴子:好说人者,好挑人眼者,曰“碎嘴子”。与前“嘴碎”同。按此亦恒做名词用
不着调:做事没次序曰“不着调”。没长性亦曰不着调。按,不着调,原为歌唱调门不准之义,此盖引伸义也。
不长进:不学好曰“不长进”。长,读如掌。诸事无进步也。按此字眼早已有之,如《宋书》孝武责太子子业曰“汝不长进”是也。“长进”二字亦有时说之,但用时甚少,总是说“不长进”。
不挨着 [这话不挨着]:“不挨着”者,不连、不靠、不近也。如人说话离实事远,则他人恒曰“你这话不挨着”。“挨着”二字亦有时说,但甚少,故只列“不挨着”。
眼皮薄 [眼皮子薄]:见人家有好事就羡慕,或见人家有好东西就喜爱而想要者,皆曰“眼皮儿薄”,或曰“眼皮子薄”。
大发了[乐大发了]:“大发了”者,太甚也,太过也。如人乐的太甚时,他人恒讥之曰“你乐大发了”。
眼猴了:眼猴了,即是死了。眼,读小言前辙。
乱马脚[乱了马脚了]:乱马脚者,脚步乱也。如做事乱了头绪,则人恒讥之曰“乱了马脚了”。
窝囊肺:自己不能振作,被人欺侮而不能抵抗者,则人讥其为“窝囊肺”。此恒做名词用。
二把刀:技术不精,曰“二把刀”。如问他的手艺好不好,答曰不见好,便说“二把刀”。此语来源于厨役。一同在一厨房工作,最好者担任最细致之工作,曰“头把刀”,次者曰“二把刀”。
猫儿尿:尿,音腻。“猫儿尿”者,暗藏情节也。如云“其中必有猫儿尿”,则是其中必有暗藏着的情节。此语来源未详。
乌眼黑:“乌眼黑”者,任何事都不知也,便恒含受人冤之义。如甲引乙到一处,而届时甲乃暗中先走,则乙恒曰“我闹了个乌眼黑”,盖因无一熟人也。
挨刀的[小挨刀的,挨修脚刀的]:“挨刀”者,该杀也。恨某人,则骂其为挨刀的,但都是女子口吻,且说此语的大多数皆非真怒。如骂“小挨刀的”,则多含爱情。于是又有骂“挨修脚刀的”一语。此与南方“杀千刀”同~意义。此恒做名词用。
满世界:“满世界”者,各处也,到处也。如说小儿“你弄的各处都是”,则恒说“你弄的满世界都是了”,或说“遥世界都是了”。
大咧咧:遇事不详审,不计较,曰“大咧咧”。
您万安:您万安者,您放心也。如求人做一事,恐有不妥,必要特别嘱付,则被求者恒说“您万安,必不会错”。使人放心,使人相信者,皆常用此语。
马后屁:做事总赶不上,便谓之“马后屁”,因正行走之马放一屁总在马后也。因“屁”字不雅,故改说“马后客”。乡间则仍多说马后屁。
没来由:没来由者,无谓也,没理由也。《西厢》“没来由把我摧残”,即是此义。《红楼梦》第一百一回亦有此语。
留后手:留后手者,留有余也。做事说话恐以后有为难之时,故暂不做到家,不说到家,这便是留点后手。
坏水多:坏主意多者曰“坏水多”。此语自光绪时始盛行,因盐酸、硝酸等水皆名坏水,物器一着此必有损坏,故云。
戳的莽:“戳的莽”者,敢担任事也。如云“他倒很戳的莽”,便是他很不畏惧,敢向前的意思。
冷不防[给他个冷不防]:冷不防,骤然不及防备也,疾雷不及掩耳也。如骤然做一件事情而不使人预知者,曰“给他个冷不防”。
敞开乐:敞开乐,多云“敞开儿乐”(小怀来辙),随便也,无限制也。如问人借钱,对方极愿借给,则曰“您敞开儿乐”。
火烧心:“火烧心”者,为难也。如某人有极为难之事,一时不易想出办法者,则他人必曰“他火烧着心呢”。
不落台:不落台,即不能下台之义。如甲抢白乙,则恒曰“当面给了个不落台”。落,读如涝。
窝里反:“窝里反”者,内乱也。如一家兄弟争吵,或同人一伙做一件秘密事情而意见不和者,或由伙内一人将密事说与外人知道者,皆曰“窝里反”。
各顾各:“各顾各”者,自己管自己也。如做事时谁也不用张罗谁,或谁也不用帮助谁,皆曰“各顾各”。
一划啦:一划啦者,一片也,一带也,一方也。比方有人问裱褙胡同在哪一城,而答者知不清,则恒说“详细地方说不清,大约在东单牌楼那一划啦”。一划,大约系用指一划指之义。啦,乃语助词。“划啦”二字皆读小发花辙。
犯不着:“犯不着”者,不屑也。如不愿给他人做事,则恒说“我犯不着给他做”。或云“犯不上”。
了不得:了不得,即是不得了,厉害也.没完也,没头也。如说人厉害,便恒说“厉害的了不得”;人太阔亦恒说“阔的了不得”。但有时说“可怕”或“太阔”恒只说“了不得”三字。再如,有人待自己有好处,或送重礼等等,亦恒说“您可了不得”,此大概含有不易报答之义。总之,此三字用时极多。
一马事[两马事]:一马事者,一件事也,一宗事也。但此语用项颇宽,如甲乙二人合做一事或做一买卖,则他人便说“他二人是一马事”;如甲乙二人一样的心思,也说他二人是一马事。如不是一马事,便说他二人是“两马事”。
两马事 [几马事,好几马事]:说见前“一马事”条,此二语乃常常说的。如三马事、四马事等等,便不常说了。可是“几马事”又常说,如几件事情凑在一起,则恒说“这是好几马事呢”。
好脸子:好脸子者,讥其面子不够也,讥其身分不够也。如有人说,这件事情你得瞧着我。对方以为他面子不够,便曰“好脸子”。或有人说,这件事情要归我办则准办的好,别人或亦答曰好脸子。意思便是不服他,说他不会办好也。此语由天津传来,光绪庚子年以后始有之。
修来的:凡人享福或有顺心之事,则人必恭维之曰“修来的”。意思是前一世修好,所以这一世享福。这确是极迷信的话。
着实的:“着实的”者,实实在在也。其意义、用法与“当事的”略同。
巴巴的:巴巴的者,白白的也,空空的也,徒然也。如等人等了一天没有来,则云“巴巴的等了一天也没有来”。此“没有来”三字即便不说出来,而听者也可以知道是没有来。
平白的:无缘无故,骤然发生之事,即曰“平白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安太太有此语。
悠着点:凡说慢着点、缓和着点,以至于“留点神”等等,都可说“悠着点”。如人做事太急促或好说大话,则他人恒诫之曰“你悠着点”。悠,原字未详。
歇了罢:“歇了罢”者,止其勿做也。如甲正做事,乙不愿其往下做,恒说“你歇了罢”。
左不是:左不是者,左右是也。如已犯死罪之人,把问官大骂一顿曰“左不是一个死”。又如要出门,天适雨,乃曰“左不是雇车,下雨不下雨没什么关系”。
好些个:“好些个”者,许多也。
好家伙:此为惊讶之词,乃口头语,毫无意义。如听人说一可惊之事,则恒说“好家伙,那还得了么”。此语用时极多。
可倒好:此乃口头语,即不以为然之义。如甲做一事,乙不以为然,则恒曰“你可倒好”。意系说其不应如此做法也。
他妈的:按此三字本没什么坏的意思,字面亦非骂人之词。但人有气时往往爱说此语,而对方听之亦必发怒。
没头没脑:没头没脑者,无头绪也。如有人求做一事,而自己不知其事之原委,则曰“这件事情没头没脑,由哪儿办起呢?”
没皮没脸:没皮没脸,不知害羞也,无羞恶心也。如男子与女子间玩笑,女子骂之,男子不管,仍是玩笑,则女子恒说“你怎么这么没皮没脸哪!”或有人在人群中做了一件丢人丧脸之事,大家已经当面抢白他,他次日又来,则大家讥之曰“这个人真是没皮没脸”。
七长八短:物不齐者,曰“七长八短”。事不齐者,亦曰七长八短。有人说自己闲话者,亦曰“说我七长八短”。
红子红瓤:“红子红瓤”者,内外如一毫无虚假也,如人心地品行都好,则曰“此人真是红子红瓤”。以后用于女子者偏多,如说媒,管保女子为真正处女,则曰“我管保你红子红瓤”。盖因西瓜有红子红瓤一种,而新妇第一夜最讲见红,故借用此也。但因女子恒用,平常说者鲜矣。
牙白口清:“牙白口清”与“水落石出”义略同。凡事必须说的清清楚楚之谓也。《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十三妹说:“必要问个牙白口清”,即是此义。
眼巴眼望:眼巴眼望者,有所希望而注目也,即词曲“望眼巴巴”。如有人永注目一件事,则他人恒曰“你做什么这们眼巴眼望的”。眼,读小言前辙。
捋皮赖脸:“挦皮赖脸”者,忍挦皮之疼,倚赖自己之脸面也,意思即是腆颜厚脸皮也。如问人借钱,对方不给,自己不顾脸面,仍是三番五次的说,闹的对方无法,这便叫做“挦皮赖脸”。《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芸说“要是别个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云云,即是此义。但书作“死皮赖脸”。亦有作“涎皮赖脸”者。“挦”“涎”双声叠韵也。
臊眉赤眼:臊眉赤眼者,羞臊也。正应羞臊之时又去做事,人便谓之“臊眉赤眼”。言其不知羞臊而强做也。
死眉瞪眼:凡人懒惰,发呆发愣者,人便讥其为“死眉瞪眼”。《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有此语。
死求白赖:“死求白赖”,读如“死鸡白裂”。裂,阴平声。如做事做不成,可是一死儿非要做不可,便曰“死求白赖地要做”;如问人要东西,人不给而非要不可,亦曰死求白赖。说部中恒见此四字。
屁滚尿流:屁滚尿流者,畏惧也,跑也。如说“吓的他屁滚尿流”,便是把他吓的赶紧跑了。按人到极畏惧之时,往往提不住气,容易有大小便,故以此形容害怕者。有一种小兽,名“鼬”者,俗名黄鼠狼,每跑必放屁,所谓“保险屁”也。
愣头磕脑:做事不加思索,不顾前头,一味胡闯者,曰“愣头磕脑”。
懵头转向:做事无主意无秩序者,曰“懵头转向”。意思是做事如行路之无一定方向也。
歪七扭八:此形容物器不正不整齐之语。
丢三拉四:此形容人记性不好,做事不利罗之语。
肥猪拱门:凡有好事不求而至者,皆曰“肥猪拱门”。国人多好食猪肉,有肥猪自来,当然是很喜悦的事情。明郎瑛《七修类稿》“元亡”条有“顺帝梦猪拱大都,城覆”之语。
脸上贴金:遇有名誉事情都掠为自己所有者,即讥之为“脸上贴金”。意思是总有时洗去露出真相也。
谁没谁呢:“谁没谁呢”者,同人彼此都是一样也。比如,几人共凑钱做生意,而一人私自用了若干,他人自然不满意,则恒说“谁没谁呢”。意思就是一人用钱,他人亦可用也。
赶明儿个:“赶明儿个”者,俟等明天也。北京用此语时极多,义也极宽泛,大致都是“后来”“将来”的意思。如对小孩说,将来你长大喽,则恒说“赶明儿个你大喽”等等,则决不止明天之义矣。
耍马上枪:迎合人之心理,用言语或做事而买好者,曰“耍马上枪”。
牙根痒痒:凡恨人者,皆曰“恨得人牙根痒痒”。《红楼梦》第三十回袭人有此语。
捏着把汗:“捏着把汗”者,悬心害怕也。如有事与长者商议,希望得蒙允许,又恐怕不允,且被申饬而又不能不去说,则曰“捏着把汗前去”。意思是一面去说,一面畏惧而出汗也。《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捻着一把汗回家。”
一模活脱:“一模活脱”者,与其他一物一样也。如一个人脸神、身材等像某一人,或说话像某人,则皆曰与某人一模活脱。物器亦然。意思是如同一个模子脱出来的。模,读如迷。杨万里诗:“小春活脱是春时”,即系此义。
板上钉钉:板上钉钉者,主意已定毫不移易也。以往之事议论一致已成铁案者,亦曰板上钉钉。
二不溜子:二不溜子者,次等也。大致凡充上等而不能者,皆曰二不溜子。按意思说是比头等低,而比三等高者,为二不溜子。但照此说法,岂不为中等乎?然而说二不溜子,决非中等的意思,且稍含贬义,故假冒头等而未能者始用此语。
可不是呢:凡说此者,皆系不以为然之意。《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有此语。
牛气不小:好大言者,曰“吹牛”。所以好大话之人,则皆讥之曰“牛气不小”。
一个劲的:“一个劲的”者,不间断也。说话老不完,做事不懈,皆曰一个劲的。劲,本应作“筋”。
一脑门子:一脑门子者,充满脑思也,满脸也。如赌钱押宝,“一脑门子红”,则是充满脑思都是红。如“一脑门子气”,则是满脸怒容也。
哪一门子[哪一档子]:遇事甲要合作,乙看不起甲,则恒曰“你算的了哪一门子呢”。按原语本为“你算哪一门子亲戚”或“哪一门子朋友”,后简言之曰“哪一门子”或曰“哪一档子”。
大家伙子:大家伙子者,所有的人也,众人也。如一件事须众人合作,则说“须大家伙子来做”。《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有此语。
走了眼了:看事情没看准,曰“看走了眼了”。如看着一人以为很好,结果很坏,或物料看的多,结果很少等等,皆说是走了眼了。
爱死我了:此四字表面是爱,其实意思是正相反。凡说这件事情“可爱死我了”,其意是讨厌极了。
够瞧的了:此四字用处极广。官大位高便谓之“够瞧的了”;钱财充足也叫够瞧的了;面子十足也叫够瞧的了;欺侮人,人不敢惹,也叫够瞧的了。总之,皆含带讽意。
仨瓜俩枣:仨瓜俩枣者,不重视也。如云“把先人留下的东西仨瓜俩枣的就卖了”,是讥其不重视先人之物也。“瓜”“枣”本皆非贵重之物。
人生面不熟:凡认识之人,曰熟人。虽不认识而曾见过者,曰熟脸。既不认识又未见过者,曰“人生面不熟”。《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有此语。
着三不着两:人工作无规律又无长性者,曰“着三不着两”。意思是三个做对了,两个又不对。概括言之,所做之事总有几分不妥当也。如《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赖嬷嬷即有此语。
上下够不着:凡做事,大事不能做,小事亦做不好者,人辄以此语形容之。
八九不离十:“八九不离十”者,去本事不远也。亦即“虽不中,不远矣”之义。如说“我不猜则已,猜则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言抄百总[一言抄百语]:一句概括一切者,曰“一言抄百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作“一言抄百语”,但平常皆曰抄百总,故从之。
狗赶着似的: 凡人做事太慌张,则人恒讥之曰“你干嘛这么狗赶着似的”。或曰“狗赶着似的”。此乃系骂人之语,因兔恒被狗赶,故云然也。
穷掉了脑袋:穷掉了脑袋者,穷极也,穷死也。如云“我穷掉了脑袋,也不问他借钱”。或云“虽穷也穷不掉脑袋”,则反其义用之矣。
挑鼻子捏眼:挑鼻子捏眼者,说人之过 道人之短也。如吃东西嫌这样不好吃,那样也不好吃。
甩开腮帮子:凡吃饭多而快者,曰“甩开腮帮子吃”。
没你什么事[没我什么事,没他什么事]:与你没有关系,或不用你管,皆恒说“没你什么事”。“没我什么事”“没他什么事”皆可说。
您猜怎么着:“您猜怎么着”者,即你认为如何也。北京用此语时极多,要说话或发议论之前往往带上这句。只不过口头语耳,非必真叫人猜也。
这是怎么话说:凡有失望之事,则恒说此语。或一事觉得对不住人,则亦恒以此语安慰之。《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长姐见程师爷后有此语,乃是“这是怎么话说呢”。加一“呢”字,更有神气。
有一搭没一搭:又想做又不想做,曰“有一搭没一搭”。总之,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十三妹口中有此语。意思是无原无故的,与原义稍有出入。
狗咬狗两嘴毛:“狗咬狗两嘴毛”者,无足轻重也。如二人争论或争斗,但二人所争之事,旁人视为无足轻重,辄曰“狗咬狗两嘴毛”。倘两争论者皆为无足轻重之人,则旁人亦如此说法。
陈谷子烂芝麻:凡老的事情,旧的物件,皆曰“陈谷子烂芝麻”。《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赖嬷嬷口中有此语。
鼻观眼眼观鼻:此语有两种意义。一系无主意发愣。如二人正发愣,旁人恒说“你二人得想主意呀,别这们鼻观眼眼观鼻的愣着哇”。此与“大眼瞪小眼”义同。二系不秘密。如云“你们办事得秘密着点,这么鼻观眼眼观鼻的就会办好了吗”,意思是当局之人就有应该回避的。
吃不了兜着走:“吃不了兜着走”者,须负责任也。比方事不应做,因结果必至有为难的时候,而甲则非做不可,则他人恒曰“吃不了你得兜着走”。意思是以后有如何为难,你亦须担负也。
急猫子喊叫的:凡人好着急喧嚷者,人辄以此语讥之。言其嚷之声如猫之叫也。
一口吃个胖子:凡做事太急之人,做买卖赚钱太多之人,或做事弊病太大之人,则皆以此语讥之。原为“一口想吃成一个胖子”,后乃省为此五字,盖为说时省事也。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此形容人之不得人意也。虽姥姥都不疼,则他人可知矣。日久,对于物件等等之不得样者,亦如此说法。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人说了话永远有信用,则他人恒曰“此人向来不撒谎,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或说了话大家必须遵从,则他人亦曰“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此则含有讥其专制之义。
这话有你这们一说:此系赞成对方所说话之意,但用语时后边多跟着“拨辩”之语。
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此讥人浮躁之语。意思是稍一恭维他好,他就以为自己成了圣人了。
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此乃不能自知之义。如有人恭维自己,自己便自满者,则他人恒讥之曰“你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了罢”。连吃多少饭都不知道,足见无自知之明了。
整理自齐如山《北京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