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行2019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说,想每年生日的时候,在不同的地方度过。只是当时一时的想法,听的女孩却认真了。十年过去,当时的想法,似乎慢慢有了现实的轮廓。烟台看日出,厦门看海,今年的韩国之行。
这次我们是分头出发,Nani和小琴从上海浦东机场,我从长沙黄花机场,然后到首尔的仁川机场会合。我们的整个路线是,从首尔的仁川机场入韩国,第四天坐首尔站的KTX到釜山站,第七天从釜山金海机场分别回国,这样就不走回头路线了。
在仁川机场会合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几乎同时过安检,同时拿行李,却一直看不到对方。直到同时来到去酒店的公交站牌下时才发现,原来我们在不同的航站楼。我在T2,她们在T1。于是我急匆匆想走去T1,但是询问了机场工作人员后,让我去门口坐去T1的shuttle bus。还好是免费的,因为我一分钱韩币都没有,是Nani一起兑换的。坐上Bus才发现,原来T2不和T1在一起,这是两个完全不邻近的地方(当中居然还开过仁川Grand Hyatt)(这让我想起了《东成西就》里的台词:为什么天字一号房不在天字二号房边上?)
一番周折,终于在T1的公交要开的前几分钟赶到(如果错过这班车,又要等很久了)。我们三个上一次在一起,似乎是两年前的厦门。两年未见,似乎有了什么变化,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入住房间后发现,Nani已经委托首尔酒店的同事准备了生日蛋糕在房间里。她们都还记得我的生日。似乎从两年前在家没工作的那年开始,每次过生日,我最想做的是就是和爸妈爬山,以及和Nani,小琴去一不同的地方过生


第一次和Nani在外地过生日就是在烟台。当时Nani的一个好朋友陪着我们。晚饭后天气有点冷,我们去车上拿东西。一开后备箱,我看到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但是我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惊喜的感觉,心里似乎并不相信这是为我准备的。我们在海边吃蛋糕,喝啤酒。当时的三人已无法再重聚,我甚至想不起Nani朋友的名字了。
来韩国之前,我在网上找了些攻略,也略有点焦虑(毕竟三年没有出国了,现在似乎也没有当年无所畏惧的勇气了。我以前的意识里,总有种到了再说的念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或者不好不坏,只是一种性格)到了韩国发现,只要搞清楚怎么从机场到酒店就可以了。甚至不先搞清楚也没事,因为有google map,会搜索最佳公交路线,并且还有个移动小点点告诉你到了哪里(这次做公交车全靠了它)。至于吃喝玩乐,也不需要做什么攻略,直接大众点评搜索附件就好了,和国内一样的方便,甚至可以当下查到别人是怎么玩的。
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江”大概就是汉江吧。江北类似老城区。像景福宫,青云台,弘益大学,梨花女子大学,明洞,南山,北村韩屋,就是在江北。江南类似新区,也是现在的富人区。我们前两晚住的Park就在江南。
所有的大都市,其实都差不多。要不是抬头可见的韩文,我会觉得自己就在国内某座城市。现在国内好多城市的建设,并不比首尔差。
第一天到的晚上,我们去酒店附近吃韩国烤肉店。第二天,刚好在首尔出差的同事带我们去海鲜市场吃海鲜,还见到了活章鱼,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末梢神经还在顽强挣扎蠕动,不知道疼不疼。我不大敢吃,也不喜欢这种残忍野蛮的方式。而且,这也未必好吃,真的是图个新鲜。吃完海鲜,去弘大,黎大那一带。也就是围绕着这两座大学的一些小店,和国内大学附近的小店没啥差别,没什么特点。
第三天我们搬到了南山的GH。城市里面的一座山,居然是公交车可以直接到顶的。山上有座首尔塔,晚上可以看夜景。不过真上去后,会觉得不值得,特别是我去过东京塔。首先,夜景都差不多,无非是各种灯光,然后,首尔塔里面真的是太商业化了。很吵,卖咖啡的,卖纪念品的。
这期间还发生了件有趣的事。韩国由于二战后通货膨胀厉害,钱币的实际价值很小。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的。看的我们有点闷。我们一开始买东西时,都是呆呆的把钱拿在手上,让店员自己拿,自己找钱给我们。Nani给了我们5万韩币作为零花钱。一天下来,发现不仅钱没少,还多出来了。5万元还在,另外还多了几万。(类似这样的事情再最后一天也发生了)。
第四天,我们离开首尔去釜山。在这边做地铁,做高铁,都不需要安检。坐高铁甚至都没有检票。提早一点来到车站,看到指示牌上出来站台后,直接过去就好了。这和英国是一样的额,非常方便。在火车上,我们看了一部发生在从首尔到釜山的列车上的恐怖片《釜山行》。我发现自己已经不会那么害怕恐怖片了,不会代入的很厉害,当成真的一样。
到釜山已经是晚上8点了。我们想省点现金,就没有打车,做地铁去。一开始没有找到直梯,釜山这边的地铁都是没有扶梯的。我们只好吭哧吭哧的把箱子给抬上去。到了地面后才发现旁边有直梯。PH Busan坐落在海边,地点有点偏。晚上我们出来找吃的。走入一家人气还多的店,坐下来发现,全部是韩文。老板不会英文,更不会中文。还好旁边有个老爷爷,看到了我们的尴尬,用一口带点台湾腔的中文问我们要吃什么,帮我们点了菜。小鱼干特别好吃,很有嚼劲。等到要付钱时,尴尬的发现,钱包没有带出来。难道异国他乡要吃霸王餐了么。还好小琴回去拿了钱包。
由于在海边住过一段时间,对海不是那么激动。但是看到五六岛的海时,还是激动了一下。这边海的颜色很特别,似蓝非蓝,似绿非绿。或许是五六岛这边没有沙滩,所以海浪拍打礁石,形成了和海水浴场不一样的美。天气很好,不冷不热,就是有点晒,可惜没有带墨镜和遮阳帽,就少了些许惬意。
下午去了甘川文化村。五颜六色的房子,密密麻麻建在山上。这是当时朝鲜战争的难民,刚开始来到釜山时,当地人不待见他们,政府就安排在了这个小村落的山上,一点一点从一个棚搭建起来,其实是当时的难民营和贫民窟。现在政府虽然在推动旅游,请了写画家做一些民间的创作,但是要拆迁估计很难了。当地的年轻人也都离开了,狭小的房子里,剩下的就是老人家了。不知道在过个十几年,又会是何等样貌了。
短暂的韩国行,没有拍太多照片(一直不喜欢旅行中拍太多照片,觉得人都已经在此地了,当下最值得做的事,就是好好感受此时此地。拍的照片,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就好了,回去几乎也不会再翻看),也没有太多故事(可能是我这人本身比较无趣,经常陷入自己的思考,很少抬眼看看周围的故事),几个印象深刻的事情,似乎都是意料之外。让我想起卢米的诗,大意是,裂缝是阳光照入的地方(我是个很懒的人,能把大概过程写完就很不错了,就不去看原诗了)。我总是想着做计划,完成计划,获得成就感。但是有趣的事往往是计划以外的发现和惊喜。如果放下计划,放下控制欲,允许有裂缝的存在,是不是就有更多的快乐呢。
最后总结一下这次旅行的小惊喜吧。首先是大众点评和谷歌地图,至少帮助我能找到路。然后是釜山这座城市,景色秀丽,适合度假,比较三亚,多了份都市的便捷,比较首尔,又多了自然的风景。小琴在选择景点时,很有感触的说,果然旅游要去感受大自然的地方。最后,是我发现我以为已经不会说的英语频道,居然还是可以切换的过去,虽然有些地方要临时查个字典,太复杂的句式还是不懂,但要旅行,还是够用了。
最后的最后,希望一年去一个国家,生日和小伙伴去不同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心愿,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我的游记,也可以一直写下去。尽管现在各自在不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