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是他的人生日记
文/江小鱼
在由于《鬼子来了》的缘故而在媒体沉寂了近两年的姜文,在他本命年之后又重新成为传媒追逐的宠儿,从《寻枪》、《天地英雄》、《绿茶》的宣传到最近的“靖国神社”事件,姜文和媒体展开了好莱坞电影里最常出现的汽车角逐似的相互追击。
姜文对那车轮似的新闻发布会感到无比厌倦,他觉得有些记者简直是弱智,他出道都快20年了,可是有些记者提的问题和20年前的没什么两样。

今年唯一让他感到欢乐和开心的公共活动是“五一”期间和导演谢晋等当年电影《芙蓉镇》主要演职员回到湘西古镇王村镇,参加重返芙蓉镇活动,这是他的一次重返青春之旅。
姜文回忆说,王村人民把青石长街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挂上一串串大红灯笼,剧组被安排到当地的农家大院里吃饭,上百号人围坐在阳光下,场面十分壮观。桌上全是野味和当地白酒,姜文一碗接一碗,一直喝到脸红脖子粗,酒足饭饱之后,当地老乡送给姜文5个瓷碗让他回北京接着喝。

N年前,姜文演《芙蓉镇》才23岁,他说那时拍戏糊里糊涂的,《红高粱》也一样。他认为电影是自己的人生日记,《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30岁的他,现在最满意的《鬼子来了》是属于35岁的他,他愿意让别人看到他的人生经历,他说他会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表达这种人到中年的感受,当然是用电影。
姜文以前一直是班里最小的,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后来进入演艺圈,身边的人都比他大。从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才突然发现,夏雨这些孩子是比他小的。他说:
“以前我都认为自己是最小的,后来发现需要一个适应。”

他对自己和陆川、《寻枪》的关系已经被媒体理解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而有些耿耿于怀。
虽说姜文老是感叹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把自己弄得像商业片里的主角那样:从前女主角装嫩,现在男主角也开始戴绿眼镜、染黄头发,“我都看不过去了。”但年青人最热衷的发短信、上QQ他却都疯狂无比,还不时在网上更换自己的形象和代号:时而假装怨妇,时而假装少女。

姜文的前妻桑德林是法国籍,是个研究中国道教文化的女学者,小女儿一郎总叫姜文“猴哥”,一郎刚出生不久,他就亲自给洗澡、换尿布、喂奶、抱她、逗她玩、教她各种本领……如今姜文可以对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却时常对女儿剑出偏锋的脑筋急转弯一筹莫展。
姜文说自己早就没有中年危机了,因为他从小就长得象中年人,心态也比同龄人显老,当年拍《芙蓉镇》时没人相信他才23岁,现在的样子和十几年前没什么变化,性格还那样。姜文从小不是一个顺茬的人,小时候他妈常为这揍他,她说你为这较真儿值吗?他说:
“我也没想那么多,我有点着急,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非得这么虚伪呢,我就觉得有话就说,没话就不说。”
姜文的思想中有一种特别喜欢荒谬的力量,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看似幽默和美好的表象背后那潜在的冷酷的真实。和他在一起,时常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姜文那句旁白“当回忆在脑子里重新浮现,真实和幻想往往搅和到了一起。”
-
甜腻灵动洋娃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5 18: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