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杯
94年夏天的一个午夜,我被隔壁一阵喧嚣的声音吵醒。在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客厅的时候,看到的是父亲那张因为兴奋而发红的脸。“真他妈漂亮!”他对着电视挥拳。从那台在我家服役已经超过十年的14寸黑白电视里,我看到一个短发的小个子正在对着镜头狂吼。“马拉多纳真牛逼!”父亲继续感叹。我心想,哦,原来他就是马拉多纳。后来发生的事情很平常,我很自然地坐在父亲身旁,跟一起看完了最后30分钟的比赛。比赛快结束的时候,马拉多纳这一边的9号又进了一球,4比0。“巴蒂斯图塔,这场比赛他进仨了。”父亲继续向我做知识普及。我看着电视里那个长发飘飘的年轻男子,觉得他真是精神。
很久之后才知道我第一次看的足球赛是阿根廷对希腊。那支打法极具观赏性的阿根廷在那届杯赛上没能走得很远。马拉多纳因为某场赛后尿检被查出服用了大麻遭到FIFA禁赛,失去核心的阿根廷在16进8的比赛中倒在了罗马尼亚脚下。
在那一年,我和很多初次接触足球的球迷一样,把关注点都放在了那些耀眼的球星身上。没有哪支特别支持的球队,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球星。那年暑假去洛阳的亲戚家,我和大我十几岁的老姨夫神侃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德国的马特乌斯、克林斯曼,意大利的迪诺·巴乔、罗伯特·巴乔,巴西的罗马里奥、贝贝托,瑞典的达赫林、布洛林……”至于这些球星效力于哪支俱乐部,职业生涯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我一概不知。
但是足球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就算你是一个刚入门的小屁孩儿,也不妨碍你能跟同样喜欢足球的大人聊得面红耳赤兴奋不已。
后来我想,这是我能成为一名球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必须要感谢CCTV5。尽管十几年后它因为官僚作风和比赛转播安排等等原因被举国上下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我依然要对这个频道致以真诚的谢意。在那个传媒不甚发达的90年代中期,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独立体育频道几乎是我了解足球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它在每个周末的意甲、德甲联赛直播和四个午间播出的《南美足球集锦》、《亚洲足球集锦》、《意甲联赛集锦》、《欧洲足球集锦》等节目,才让我熟悉并且真正喜欢上了这个运动。
我对“真正喜欢”的定义是:我终于有了喜欢的球星和支持的球队。
喜欢巴蒂斯图塔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不仅因为我看的第一场球赛就见证了他在世界杯赛场上的首个帽子戏法,更因为这个男人几乎符合我心目中关于理想球员的所有标准:飘逸的长发、高大的身材、坚韧的意志、凌厉的射门、超高的效率、彪悍的球风……等等等等。感谢当时每周四中午的《意甲联赛集锦》,是它成全了我对这个男人的职业生涯轨迹一次又一次的追寻。
巴蒂斯图塔-鲁伊·科斯塔,巴蒂斯图塔-比利时籍的巴西人奥利维拉。这个紫衫男人的身边不断地变换着搭档,意甲金靴拿到手软,世界上防守最好的联赛在他的大力轰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作为一名高效射手来说,他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好。然而,距离他一直向往的那个联赛冠军奖杯,他却始终还差着最后一段路程。
正是在这个个人能力最大化和集体荣誉渺小化的尴尬时期,我喜欢的男人迎来了97年世界明星联队VS欧洲明星联队的比赛。是的,在98年世界杯之前,我要说一段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的题外话。
97年底,为了给次年的世界杯预热,在法国世界杯决赛场地——法兰西球场上,诞生了一场精彩之极的友谊赛。由巴蒂斯图塔和和横空出世的外星人罗纳尔多联袂搭档锋线的世界明星联队,以5比2的比分砍瓜切菜般将欧洲明星联队斩于马下。巴蒂两球,助攻两次。罗尼两球,助攻三次。而且他们所进的四个球都是由对方助攻得分。
前几天在豆瓣足球协会看到个帖子感叹说梅西要是西班牙人就好了。我苦笑,时代果然不一样了。97年那场经典大战后,所有的记者都在议论如果巴蒂和罗尼被某个俱乐部同时买下就好了,肯定天下无敌。后来的那个赛季罗尼果然去了意甲,不过他没有成为巴蒂斯图塔的新搭档,而是去了国际米兰。正是因为这个天才球员的转会让我对这个蓝黑色的俱乐部有了更多的关注……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圈圈说得没错,不是他们年轻,是我们老了。我想正是因为老了,我才会写下这篇回忆录般磨磨唧唧的文字吧。再不写,可能会老得把一切都忘干净的。
时任央视《足球之夜》栏目主持人的张斌在不久后的某次采访中感叹:“巴蒂斯图塔射门的时候,我就在场边的记者席。我能清楚地听到他射偏的球打在场地外广告牌上‘蹦、蹦’的声音……”他在镜头前眼睛发光,连说带比划。我在电视机前暗自咬牙:丫的,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我不仅羡慕他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我偶像的表演,更羡慕他身为球痴可以找到足球节目主持人这样可以终老一生的职业。不久以后常被刘建宏们引为笑谈的一个段子,也证明了张斌对足球的痴迷程度。“那是一次校内足球联赛的决赛,比赛已经到了最后点球大战的阶段……”刘建宏或者白岩松的开场白总是这样,“只见一个壮汉飞奔而来,拔脚怒射……打飞了。比赛结束,他不仅射失了这个点球,也让他们队失去了冠军。这个身高超过1米9的壮汉在罚丢了点球后抱头痛哭……这个人就是张斌。”
2007年底,他的妻子胡紫薇大闹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的新闻发布会。作为现场主持人的张斌,那时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央视体育中心体育新闻部副主任。不知怎地,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又想到了10年前那个因为看到巴蒂斯图塔的现场表演而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光阴荏苒,这个人10年前的激动和10年后的克制,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反差。
所有曾痴迷于足球的人,对足球的感情慢慢都会变淡的吧。
圈圈说每个球迷都有他唯一的世界杯,说她唯一的世界杯是98法国世界杯。我深以为然。那些有充足的假期和无穷精力的年轻朋友,抓紧时间享受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吧,这很可能也是属于你的唯一的世界杯。
98年是我喜欢的球员的巅峰时期,98年我用两个多月的暑假和无限看电视的时间来享受法兰西之夏。每个午夜的世界杯直播,CCTV5每个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法兰西之夜》,以及穿插在白天任意时间段的世界杯进球集锦……我像是一只饿兽,贪婪地攫取着电视上关于世界杯的一切信息。
很可惜,我喜欢的男人和阿根廷,又没能走得很远。尽管巴蒂四年之后再次在世界杯中上演了帽子戏法,尽管他最终以5粒进球夺得世界杯银靴。可这一切都抵不住对荷兰一役中的两个门柱和冰王子终场前的冷静绝杀。那届荷兰也是人才济济,输给这样的对手不冤。所以当时尽管阿根廷抱憾出局,我却没有特别伤心。巴蒂斯图塔的良好状态让年少的我彻底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已经29岁了。
转过头来的意甲联赛,巴蒂斯图塔的佛罗伦萨迎来了“金牌教头”特拉帕托尼,他身边的搭档也变成了“野兽”埃德蒙多。名帅的指点和巴蒂超高的进球效率令紫百合一路高歌猛进,牢牢占据着积分榜首位。但是只能说是造化弄人,职业生涯中鲜有伤病的巴蒂偏偏在争冠的关键时刻受伤了。失去了核心的佛罗伦萨军心涣散,最终将冠军拱手让于他人。正是这次不堪回首的争冠经历,促成了他在2000年夏天远走狼城罗马。这次转会事件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爱的男人已经很老了。
我真后知后觉。
随后在俱乐部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在卡佩罗的麾下,巴蒂在2001年夏天顺利圆梦。在那几年,我看的电视已经不多,相反倒是经常在学校的阅览室捧着一份《足球》看上半天。在那群激扬文字的记者里,除了妖异的李承鹏,我注意最多的是一个署名为“翡冷翠”的女孩。最初在她的名字后面,编辑总会做一个注解:“翡冷翠”为佛罗伦萨的旧译名。后来在同一间阅览室读徐志摩的诗,偶然得知这个译法原来是徐志摩的首译。
文如其名。翡冷翠的文字也细腻委婉,百转千回。当然我注意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和我一样,是巴蒂迷,是阿迷。她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有巴蒂斯图塔或者阿根廷,我喜欢这些文字。
02年世界杯前,翡冷翠说世界杯期间她要穿着阿根廷的队服,直到最后。02年世界杯前,阿根廷是头号热门,他们用世预赛中行云流水般的中路渗透晃晕了世界的眼睛,
“疯子”贝尔萨带着他那超越时代的偏执进攻阵型“3-3-1-3”正等待着世界杯的试炼。02年世界杯前,经常在晚上看CCTV5的《三味聊斋》。黄刘白三个人侃的是什么,现在我已忘了大半,但是一直记着白岩松这么一段话:“我是阿根廷的球迷,我的偶像是马拉多纳,现阶段的替代品是巴蒂斯图塔。因为我喜欢阿根廷和巴蒂,我把我儿子的小名也叫巴蒂。”我在电视机前微笑,原来天下的阿迷和巴蒂迷这么多。
天下所有的阿迷都没有想到阿根廷会小组赛出局。最后一战结束后,央视的沈冰姐姐眼含泪光,说请导播切回现场,让我们再看一眼阿根廷吧。我知道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看阿根廷,再看一眼即将永远告别世界杯舞台的巴蒂斯图塔。艾马尔哭了,克雷斯波哭了,巴蒂斯图塔也哭了。
沈冰在镜头前不住擦拭着眼泪,我在电视机外抱头痛哭。什么也不想干,2002年6月12日,我像个孩子一样哭了整整一个下午。第二天强打着精神上网,发现如此痛哭的不止我和沈冰。似乎所有的阿迷,在巴蒂斯图塔老泪纵横的瞬间,都流下了眼泪。李承鹏在他的《一恸碎河山》里字字泣血:
“巴蒂哭的时候,天下就碎了。
那一刻,你感觉全世界的玻璃窗突然裂开、下坠,像断了线的项链在心脏最柔软的部位发出清脆回响……
……
多年以后,我们的硬盘上还刻度着巴蒂斯图塔让你觉得地老天荒的泪眼,那一双难渡关山的泪眼,那一双把你的灵魂哭皱的泪眼,恍然一声——全世界的玻璃窗碎如珍珠。”
我是在那届世界杯知道的大眼也是阿迷,也是个坚定的巴蒂支持者。天下阿迷是一家。
02年世界杯后巴蒂的状态下降得厉害,渐渐他在罗马队已打不上主力。尽管英雄迟暮,但是所有的巴蒂迷恐怕都没有想到,我们如此挚爱的男人竟然选择了远赴卡塔尔联赛终老。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的反应是不信,然后在经多方证实后,心如死灰。我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我喜欢的男人就要结束他的职业球员生涯了。
第二天失魂落魄地上网,为巴蒂斯图塔写了一篇日志。这篇絮絮叨叨伤春悲秋的文字最后一句话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是有的,只是不在卡塔尔,在我身边。04年夏天的某一天,公司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同事。在初步的接触后发现他也是一位铁杆球迷,我们自然是拉着手唠个没完。那时足彩刚推出不久,他和我聊得兴起,就拉着我非要跟我合买几注足彩。我当然没推辞,于是在午饭的时候我们边吃边研究起了足彩。在海图对面的那间谭鱼头,他看着彩票若有所思。很快,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手里的彩票往桌上一扔,按着桌面说:“你知道么,巴蒂在卡塔尔联赛里是最佳射手,场均进球数是1.5个!”
天下谁人不识君。
06年世界杯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欣赏这个饕餮盛宴。记得世界杯赛前的电视广告,松井秀喜总会用他那张沟壑纵横的宽脸挤出一个疑问的表情:“サッカ?”
能在这个棒球一统天下的岛国反客为主,世界杯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届世界杯的阿根廷对于我来说也是全新的,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支没有巴蒂的阿根廷国家队。事实证明没有巴蒂的阿根廷依然能踢出赏心悦目的足球。小组赛6:0血洗塞黑,我和室友刚刚回家就目睹了这场酣畅淋漓的比赛。紧张刺激精彩的比赛让我们没功夫做饭,晚饭在宿舍对面的便利店买了点啤酒和鸡腿就对付过去了。
“喝一点儿喝一点儿”,他举着手中的Asahi对我说,“阿根廷踢得真牛逼。”
他不是阿迷,是意迷。后来踢得牛逼的阿根廷再次倒在了四强之外,不那么牛逼的意大利笑到了最后。阿德大战,第二天还有工作的我们像神经病一样熬夜看到了最后。点球决胜,坎比亚索缓缓把球码上去。“阿根廷悬了……”他说,我说恩。然后莱曼振臂欢呼,德国杀入四强。其实加时赛换下里克尔梅没有换上梅西的时候我就觉得悬了……世上有哪个国家能赢得和德国的点球大战。这是近几届世界杯阿根廷最严重的一次临场指挥失误,佩克尔曼不下课不足以平民愤。
前几天有人发帖说怀念02年的《三味聊斋》,怀念黄刘白的经典搭档。还有人说看到白岩松在那儿YY他的阿根廷就觉得别扭。今年的《三味聊斋》一直没看,以后也不会看。据说黄下去了上来的是颜强。不想看不是因为换人,是不想破坏这个节目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在传媒如此发达,资讯予取予求的今天,就不在你们身上浪费时间了。
《黄加李泡》看了一期,对这种挂着世界杯卖娱乐的节目形式非常失望。
我觉得这届阿根廷的形势真没啥可说的。她的短板连《黄加李泡》里不知梅西为哪国人的美女嘉宾都能脱口而出,更别提那些久经沙场的名帅了。现代足球越来越像一部严整精密的机器,它比的不是你优点有多少,而是看谁的弱点最少最不明显。这个事实是无论怎么YY和扯着脖子喊“我对阿根廷充满信心!”都改变不了的。
我对这个不靠谱的主教练没信心,但是我对梅西伊瓜因们很有信心。世界杯只有这几十天,他们的前途是无限的。
时间倒回两个星期前的凌晨。米利托在伯纳乌进了第二个球。我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起身振臂欢呼。父亲从隔壁缓缓走出,看了一眼屏幕。“国际米兰要赢了啊……”他说,我说恩。然后他倒了一杯水,回房间继续睡觉。半个小时后,在我目不转睛看着国米绕场庆祝的时候,他穿好了衣服走出房间,准备出门。
外面晾着他的那套渔具,这套家伙已经陪伴了他三年。他走到门外,拾起鱼竿,仿佛抓起了老朋友的手。镜头里的萨内蒂在捧杯庆祝,父亲在摩托车的轰鸣声中离开家门,像过去三年中的任何一个夏日清晨一样。不远处的池塘和树荫在等着他。
很久之后才知道我第一次看的足球赛是阿根廷对希腊。那支打法极具观赏性的阿根廷在那届杯赛上没能走得很远。马拉多纳因为某场赛后尿检被查出服用了大麻遭到FIFA禁赛,失去核心的阿根廷在16进8的比赛中倒在了罗马尼亚脚下。
在那一年,我和很多初次接触足球的球迷一样,把关注点都放在了那些耀眼的球星身上。没有哪支特别支持的球队,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球星。那年暑假去洛阳的亲戚家,我和大我十几岁的老姨夫神侃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德国的马特乌斯、克林斯曼,意大利的迪诺·巴乔、罗伯特·巴乔,巴西的罗马里奥、贝贝托,瑞典的达赫林、布洛林……”至于这些球星效力于哪支俱乐部,职业生涯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我一概不知。
但是足球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就算你是一个刚入门的小屁孩儿,也不妨碍你能跟同样喜欢足球的大人聊得面红耳赤兴奋不已。
后来我想,这是我能成为一名球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必须要感谢CCTV5。尽管十几年后它因为官僚作风和比赛转播安排等等原因被举国上下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我依然要对这个频道致以真诚的谢意。在那个传媒不甚发达的90年代中期,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独立体育频道几乎是我了解足球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它在每个周末的意甲、德甲联赛直播和四个午间播出的《南美足球集锦》、《亚洲足球集锦》、《意甲联赛集锦》、《欧洲足球集锦》等节目,才让我熟悉并且真正喜欢上了这个运动。
我对“真正喜欢”的定义是:我终于有了喜欢的球星和支持的球队。
喜欢巴蒂斯图塔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不仅因为我看的第一场球赛就见证了他在世界杯赛场上的首个帽子戏法,更因为这个男人几乎符合我心目中关于理想球员的所有标准:飘逸的长发、高大的身材、坚韧的意志、凌厉的射门、超高的效率、彪悍的球风……等等等等。感谢当时每周四中午的《意甲联赛集锦》,是它成全了我对这个男人的职业生涯轨迹一次又一次的追寻。
巴蒂斯图塔-鲁伊·科斯塔,巴蒂斯图塔-比利时籍的巴西人奥利维拉。这个紫衫男人的身边不断地变换着搭档,意甲金靴拿到手软,世界上防守最好的联赛在他的大力轰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作为一名高效射手来说,他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好。然而,距离他一直向往的那个联赛冠军奖杯,他却始终还差着最后一段路程。
正是在这个个人能力最大化和集体荣誉渺小化的尴尬时期,我喜欢的男人迎来了97年世界明星联队VS欧洲明星联队的比赛。是的,在98年世界杯之前,我要说一段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的题外话。
97年底,为了给次年的世界杯预热,在法国世界杯决赛场地——法兰西球场上,诞生了一场精彩之极的友谊赛。由巴蒂斯图塔和和横空出世的外星人罗纳尔多联袂搭档锋线的世界明星联队,以5比2的比分砍瓜切菜般将欧洲明星联队斩于马下。巴蒂两球,助攻两次。罗尼两球,助攻三次。而且他们所进的四个球都是由对方助攻得分。
前几天在豆瓣足球协会看到个帖子感叹说梅西要是西班牙人就好了。我苦笑,时代果然不一样了。97年那场经典大战后,所有的记者都在议论如果巴蒂和罗尼被某个俱乐部同时买下就好了,肯定天下无敌。后来的那个赛季罗尼果然去了意甲,不过他没有成为巴蒂斯图塔的新搭档,而是去了国际米兰。正是因为这个天才球员的转会让我对这个蓝黑色的俱乐部有了更多的关注……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圈圈说得没错,不是他们年轻,是我们老了。我想正是因为老了,我才会写下这篇回忆录般磨磨唧唧的文字吧。再不写,可能会老得把一切都忘干净的。
时任央视《足球之夜》栏目主持人的张斌在不久后的某次采访中感叹:“巴蒂斯图塔射门的时候,我就在场边的记者席。我能清楚地听到他射偏的球打在场地外广告牌上‘蹦、蹦’的声音……”他在镜头前眼睛发光,连说带比划。我在电视机前暗自咬牙:丫的,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我不仅羡慕他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我偶像的表演,更羡慕他身为球痴可以找到足球节目主持人这样可以终老一生的职业。不久以后常被刘建宏们引为笑谈的一个段子,也证明了张斌对足球的痴迷程度。“那是一次校内足球联赛的决赛,比赛已经到了最后点球大战的阶段……”刘建宏或者白岩松的开场白总是这样,“只见一个壮汉飞奔而来,拔脚怒射……打飞了。比赛结束,他不仅射失了这个点球,也让他们队失去了冠军。这个身高超过1米9的壮汉在罚丢了点球后抱头痛哭……这个人就是张斌。”
2007年底,他的妻子胡紫薇大闹CCTV5更名为奥运频道的新闻发布会。作为现场主持人的张斌,那时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央视体育中心体育新闻部副主任。不知怎地,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又想到了10年前那个因为看到巴蒂斯图塔的现场表演而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光阴荏苒,这个人10年前的激动和10年后的克制,形成了一个绝妙的反差。
所有曾痴迷于足球的人,对足球的感情慢慢都会变淡的吧。
圈圈说每个球迷都有他唯一的世界杯,说她唯一的世界杯是98法国世界杯。我深以为然。那些有充足的假期和无穷精力的年轻朋友,抓紧时间享受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吧,这很可能也是属于你的唯一的世界杯。
98年是我喜欢的球员的巅峰时期,98年我用两个多月的暑假和无限看电视的时间来享受法兰西之夏。每个午夜的世界杯直播,CCTV5每个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法兰西之夜》,以及穿插在白天任意时间段的世界杯进球集锦……我像是一只饿兽,贪婪地攫取着电视上关于世界杯的一切信息。
很可惜,我喜欢的男人和阿根廷,又没能走得很远。尽管巴蒂四年之后再次在世界杯中上演了帽子戏法,尽管他最终以5粒进球夺得世界杯银靴。可这一切都抵不住对荷兰一役中的两个门柱和冰王子终场前的冷静绝杀。那届荷兰也是人才济济,输给这样的对手不冤。所以当时尽管阿根廷抱憾出局,我却没有特别伤心。巴蒂斯图塔的良好状态让年少的我彻底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已经29岁了。
转过头来的意甲联赛,巴蒂斯图塔的佛罗伦萨迎来了“金牌教头”特拉帕托尼,他身边的搭档也变成了“野兽”埃德蒙多。名帅的指点和巴蒂超高的进球效率令紫百合一路高歌猛进,牢牢占据着积分榜首位。但是只能说是造化弄人,职业生涯中鲜有伤病的巴蒂偏偏在争冠的关键时刻受伤了。失去了核心的佛罗伦萨军心涣散,最终将冠军拱手让于他人。正是这次不堪回首的争冠经历,促成了他在2000年夏天远走狼城罗马。这次转会事件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爱的男人已经很老了。
我真后知后觉。
随后在俱乐部发生的事情顺理成章,在卡佩罗的麾下,巴蒂在2001年夏天顺利圆梦。在那几年,我看的电视已经不多,相反倒是经常在学校的阅览室捧着一份《足球》看上半天。在那群激扬文字的记者里,除了妖异的李承鹏,我注意最多的是一个署名为“翡冷翠”的女孩。最初在她的名字后面,编辑总会做一个注解:“翡冷翠”为佛罗伦萨的旧译名。后来在同一间阅览室读徐志摩的诗,偶然得知这个译法原来是徐志摩的首译。
文如其名。翡冷翠的文字也细腻委婉,百转千回。当然我注意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和我一样,是巴蒂迷,是阿迷。她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有巴蒂斯图塔或者阿根廷,我喜欢这些文字。
02年世界杯前,翡冷翠说世界杯期间她要穿着阿根廷的队服,直到最后。02年世界杯前,阿根廷是头号热门,他们用世预赛中行云流水般的中路渗透晃晕了世界的眼睛,
“疯子”贝尔萨带着他那超越时代的偏执进攻阵型“3-3-1-3”正等待着世界杯的试炼。02年世界杯前,经常在晚上看CCTV5的《三味聊斋》。黄刘白三个人侃的是什么,现在我已忘了大半,但是一直记着白岩松这么一段话:“我是阿根廷的球迷,我的偶像是马拉多纳,现阶段的替代品是巴蒂斯图塔。因为我喜欢阿根廷和巴蒂,我把我儿子的小名也叫巴蒂。”我在电视机前微笑,原来天下的阿迷和巴蒂迷这么多。
天下所有的阿迷都没有想到阿根廷会小组赛出局。最后一战结束后,央视的沈冰姐姐眼含泪光,说请导播切回现场,让我们再看一眼阿根廷吧。我知道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看阿根廷,再看一眼即将永远告别世界杯舞台的巴蒂斯图塔。艾马尔哭了,克雷斯波哭了,巴蒂斯图塔也哭了。
沈冰在镜头前不住擦拭着眼泪,我在电视机外抱头痛哭。什么也不想干,2002年6月12日,我像个孩子一样哭了整整一个下午。第二天强打着精神上网,发现如此痛哭的不止我和沈冰。似乎所有的阿迷,在巴蒂斯图塔老泪纵横的瞬间,都流下了眼泪。李承鹏在他的《一恸碎河山》里字字泣血:
“巴蒂哭的时候,天下就碎了。
那一刻,你感觉全世界的玻璃窗突然裂开、下坠,像断了线的项链在心脏最柔软的部位发出清脆回响……
……
多年以后,我们的硬盘上还刻度着巴蒂斯图塔让你觉得地老天荒的泪眼,那一双难渡关山的泪眼,那一双把你的灵魂哭皱的泪眼,恍然一声——全世界的玻璃窗碎如珍珠。”
我是在那届世界杯知道的大眼也是阿迷,也是个坚定的巴蒂支持者。天下阿迷是一家。
02年世界杯后巴蒂的状态下降得厉害,渐渐他在罗马队已打不上主力。尽管英雄迟暮,但是所有的巴蒂迷恐怕都没有想到,我们如此挚爱的男人竟然选择了远赴卡塔尔联赛终老。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的反应是不信,然后在经多方证实后,心如死灰。我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我喜欢的男人就要结束他的职业球员生涯了。
第二天失魂落魄地上网,为巴蒂斯图塔写了一篇日志。这篇絮絮叨叨伤春悲秋的文字最后一句话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是有的,只是不在卡塔尔,在我身边。04年夏天的某一天,公司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同事。在初步的接触后发现他也是一位铁杆球迷,我们自然是拉着手唠个没完。那时足彩刚推出不久,他和我聊得兴起,就拉着我非要跟我合买几注足彩。我当然没推辞,于是在午饭的时候我们边吃边研究起了足彩。在海图对面的那间谭鱼头,他看着彩票若有所思。很快,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手里的彩票往桌上一扔,按着桌面说:“你知道么,巴蒂在卡塔尔联赛里是最佳射手,场均进球数是1.5个!”
天下谁人不识君。
06年世界杯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欣赏这个饕餮盛宴。记得世界杯赛前的电视广告,松井秀喜总会用他那张沟壑纵横的宽脸挤出一个疑问的表情:“サッカ?”
能在这个棒球一统天下的岛国反客为主,世界杯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届世界杯的阿根廷对于我来说也是全新的,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支没有巴蒂的阿根廷国家队。事实证明没有巴蒂的阿根廷依然能踢出赏心悦目的足球。小组赛6:0血洗塞黑,我和室友刚刚回家就目睹了这场酣畅淋漓的比赛。紧张刺激精彩的比赛让我们没功夫做饭,晚饭在宿舍对面的便利店买了点啤酒和鸡腿就对付过去了。
“喝一点儿喝一点儿”,他举着手中的Asahi对我说,“阿根廷踢得真牛逼。”
他不是阿迷,是意迷。后来踢得牛逼的阿根廷再次倒在了四强之外,不那么牛逼的意大利笑到了最后。阿德大战,第二天还有工作的我们像神经病一样熬夜看到了最后。点球决胜,坎比亚索缓缓把球码上去。“阿根廷悬了……”他说,我说恩。然后莱曼振臂欢呼,德国杀入四强。其实加时赛换下里克尔梅没有换上梅西的时候我就觉得悬了……世上有哪个国家能赢得和德国的点球大战。这是近几届世界杯阿根廷最严重的一次临场指挥失误,佩克尔曼不下课不足以平民愤。
前几天有人发帖说怀念02年的《三味聊斋》,怀念黄刘白的经典搭档。还有人说看到白岩松在那儿YY他的阿根廷就觉得别扭。今年的《三味聊斋》一直没看,以后也不会看。据说黄下去了上来的是颜强。不想看不是因为换人,是不想破坏这个节目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在传媒如此发达,资讯予取予求的今天,就不在你们身上浪费时间了。
《黄加李泡》看了一期,对这种挂着世界杯卖娱乐的节目形式非常失望。
我觉得这届阿根廷的形势真没啥可说的。她的短板连《黄加李泡》里不知梅西为哪国人的美女嘉宾都能脱口而出,更别提那些久经沙场的名帅了。现代足球越来越像一部严整精密的机器,它比的不是你优点有多少,而是看谁的弱点最少最不明显。这个事实是无论怎么YY和扯着脖子喊“我对阿根廷充满信心!”都改变不了的。
我对这个不靠谱的主教练没信心,但是我对梅西伊瓜因们很有信心。世界杯只有这几十天,他们的前途是无限的。
时间倒回两个星期前的凌晨。米利托在伯纳乌进了第二个球。我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起身振臂欢呼。父亲从隔壁缓缓走出,看了一眼屏幕。“国际米兰要赢了啊……”他说,我说恩。然后他倒了一杯水,回房间继续睡觉。半个小时后,在我目不转睛看着国米绕场庆祝的时候,他穿好了衣服走出房间,准备出门。
外面晾着他的那套渔具,这套家伙已经陪伴了他三年。他走到门外,拾起鱼竿,仿佛抓起了老朋友的手。镜头里的萨内蒂在捧杯庆祝,父亲在摩托车的轰鸣声中离开家门,像过去三年中的任何一个夏日清晨一样。不远处的池塘和树荫在等着他。
-
奥德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9-29 11:28:38
-
cedarwoo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6-08 19:03:11
-
可巴盖帝 转发了这篇日记
对阿根廷的矛盾在于,我既不愿这最不可爱的一届国家队完成传说中的登顶;我也不愿他们折戟沉沙之后被人和那些可爱的前辈相提并论成为传说的一部分。如果梅西不是阿根廷人有多好啊……
2010-06-06 22:00:35 -
wellesch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6-06 20:23:20
-
量子玫瑰Bonnie 转发了这篇日记
"那些有充足的假期和无穷精力的年轻朋友,抓紧时间享受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吧,这很可能也是属于你的唯一的世界杯."--看到这句话真叫人难过.我的世界杯永远停留在2002年了.
2010-06-06 14:55:25 -
秋天的老酸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6-06 14: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