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
这么长的一串名字其实对应的是耳熟能详的那首贝多芬的《月光曲》。
但其实《月光曲》其实是指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中三个乐章中的第一乐章。
开始系统了解古典音乐的时候,就发现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往往人们耳熟能详的曲子只是某单一的乐章。
这种关系就像是《我很忙》专辑中有首单曲叫做《我很忙》,但是这张专辑中还有其他的曲子,但是却不被人熟知一样。
关于贝多芬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的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这首曲子一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奏鸣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如果只听第一乐章,确实能联想到月光、流水、波浪等意象,第二章和第三章很难联想到月光这样柔和的意象,也难怪后两章没有前者那样流传世间。
贝多芬创作这首奏鸣曲的时候31岁,失聪的影子应该伴随他的左右。
这周的生活如果没有考试会开心很多,但也是因为考试,所以糟心很多。
没有人喜欢考试,这周听说母校有位大二的同学在考试周选择服药自杀,结果因为服药后的腹痛打120入院,因为服用的药物剂量是致死剂量的两倍,且吸收快,蛋白结合率低。洗胃和血滤不能将有毒物质从体内祛除,最后坚持了四天,还是死了。
如果一个人从抑郁中走出来,或者经历过抑郁的话,那么其实能够理解这位同学。
但很多人是不能够理解的。
残酷的是,他是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很多选择自杀的人都是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不知道梵高在自杀的时候,人们又会怎么理解他,而他临死前又在想着什么?
沉重的话题就先搁置一边,回到自己的身上。
升级树计划这周开始电子版的录入和总结,算是一个进步。
血液科的实习很轻松,很有趣,就是连着考试很糟心。
同班同学的一句话挺有意思的“和大四一起考试,和大五一起实习,和大六一起选导师,和大七一起找工作”
将几年的事情浓缩着干,真的是4+4的特点。
爱情公寓第五季将要开始,也意味着青春的结束。
决定要去继续复习了。
That’s al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