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阅读中的一些收获
最近,觉得自己的思维模式值得改进,所以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买了一本香奈儿前总裁写的书,中文名是《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我到觉得它的英文名更好一点《Beyond The Label》,如果翻译成《跨越标签》估计没有人去买,但是翻译成《深度思考》买的人到还是挺多。这也说明,中国现在社会对于新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强大需求,或许是因为互联网这些年给了大家太多的新思维导致的吧。但人的思维模式真的是很难去琢磨的,也不是做几次思想实验就能够定性的,估计这也是《跃迁》的古典老师之所以写到后面有点水的原因吧。其他的不多说,主要想写一些自己对《深度思考》这样一本书的感觉和认知。
《深度思考》这个书名看起来像是一本写思维方式的书,而且加上其作者国际知名品牌CEO的头衔,我一开始也被蒙住了。这本书从一开始读起来就像是作者的个人成长史,但是在作者的成长史中夹杂着作者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总结和说明。我到觉得这种写书的方式,比起古典老师写《跃迁》的模式要好很多。因为写自己的生活经历,然后在这个经历上提炼出来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本就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更像一种最佳实践的描述,你所提炼的出来的结论和观点不需要科学的论证,因为这只是在自身生活经历基础上的提炼,也支代表了个人,如果读者觉得有用就拿去,如果读者觉得不对那就纯当看一个局外人的生活和总结而已。我相信,在中国的后期的写作中,这种类型的书籍肯定还不会少。毕竟,在中国名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能够将个人经历与思维方法论这么优秀的结合到一起,还是值得中国写书的作家们学习的。
上一次读古典老师的《跃迁》在后面更多是批判,因为书中所写是说明文,为了证明一个理论和方法在写作,如观点不同更多是在挑毛病。但读这本书更多的是学习,毕竟是前辈,主要是看哪些地方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有哪些作者经历过的场景我也经历过或者是自己将会经历,遇到这样的场景我应该怎么去做,也好有一个参考。这也许就是作者的写作出发点不一样带来的阅读体验不一样的原因吧。
阅读《深度思考》这本书其实跟看作者的个人传记是很像的,只不过作者围绕这如何进行深度思考,如何做决策来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故事从作者辞去香奈儿CEO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穿着写起,第一个让我明白的道理是人在每个阶段要对自己的身份做重新的定义,如果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或者自己给定义的标签之下,那么我们的思维会受到限制。想要真正的思考问题,就要从打破自己身上的标签开始。道理其实不是什么特别深刻的道理,但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却是让人更容易相信。现身说法的方式在培训界是很常用的,例如每次讲到育儿的事情,樊登老师总是会把自己的嘟嘟拿出来说事是一样的。
在讲明白要去掉自己身上的标签,重新认识自己的开始,作者讲了大篇幅自己的年少时的成长经历,然后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义,那就是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研究对于自己后期能够从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十分有用的。客户不是一对已经分析出来的数据,也不是被我们强制定义的一圈群人,每个客户都是活生生的人,对于你的产品展示方式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客户在图形、颜色和文字中间体验到产品设计的精髓,然后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决策。我很认可这个说法,因为之前我在上一家公司担任产品部副经理职位的时候就经常这样要求我自己,要想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我们需要读客户所处的环境做深入的思考,如果只是把一些常用的场景在时间线上做一个串联,根本算不上是产品设计。因为客户在开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间是怎样的,我们就依据这个大多数环境来思考客户的需求。另外,我比较反对的是大家每次都会拿一些极端情况来去挑战产品设计,这种方式会把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因为每个功能和场景都有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我们不能将极其偶发的情况作为判定一个功能是否要做的否决项来思考,而是要思考用户最常见的场景是是什么,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应该做到的极致体验是什么。
这本书我相信我会推荐给我身边所有的做管理的女性朋友们,因为的确书中描述了很多作为女性领导者应该处理的棘手的问题,家庭与工作的冲突,个人身份与社会普遍认知间的冲突等等。在育儿这个方面,我学习到了一点,就是你可以不是经常出现在孩子身边的那个人,但是在孩子们需要建议的时候,你一定会理性的分析,然后给出孩子更为合理的建议。我不是一个很好的照顾家庭的男人,所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导师和示范者,然后是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那个人。
如果真的工作很忙,出差很多,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去陪孩子们聊一聊他们生活中的困扰。至少要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能够给出合理建议的家长。
写在最后,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是已经给我诸多的可以辅助行动的建议。这本书我一定会读完,然后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微信读书里,供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做些参考。最佳实践可能不是理论,但在指导行动上会比理论更有效。
-
孤月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4 2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