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监测—抗Xa监测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筛选和判断血栓高危人群,预防血栓形成,用溶栓和抗栓的方法实现和维持血管完全、持续通畅,降低近远期总死亡率和其他重要的心血管事件是血栓或血栓相关性疾病现代预防和治疗的核心,因此溶栓、抗栓药物的实验室监测非常重要。
肝素(UFH)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剂,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弊端是UFH虽然有着很强的抗凝效果,但又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包括药代动力学不稳定,个体抗凝效果差异大,有较高的HIT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等。
低分子肝素(LMWH)以其具有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髙、出血副作用少、其在临床的应用不断扩大。弊端是 LMWH虽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对稳定,但同样存在个体差异,是否需要抗凝监测以及如何进行抗凝监测近年来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在许多情况下,临床应用LMWH可能并不需要常规监测,先前进行的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似乎也证实了该点,不进行抗凝监测的LMWH与通过APTT监测调整剂量的UFH相比,两者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但是,这些大型临床试验所入选的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病人,把体重过高或过低、严重肾功能不全、儿童、婴幼儿、孕妇、有出血倾向等患者排除在外,而正是这些患者应用常规剂量LMWH的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并不能推广到所有人群。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患者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但是如果没有方便的LMWH监测手段,药物剂量调整则失去了参考依据而变得很盲目。
Anti-Xa检测的特点:针对肝素直接、准确;且检测结果的均一性远好于APTT,能可靠地反映治疗范围;也可用于低分子肝素的监测。
抗因子Ⅹa活性测定(因子Ⅹa抑制试验):LMWH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首次给药后3~4h时,其血浆浓度可以选择在 0.2~0.4抗因子Ⅹa单位/ml;用于血栓性疾病治疗时,LMWH的血浆浓度应维持在0.5~1.0抗因子Ⅹa单位/ml较为适宜。
注:摘自《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几项诊断参考标准》
产品特点 :
1. 发色底物法测定,灵敏度高, 直接、更精确的测定肝素活性 ;
2.采用优质的进口原料和优化的 冻干技术,结果更稳定、准确、 可靠;
3. 提供标准化、可溯源的准确结果 (可溯源至 WHO 标准品)
4. 干扰小、能同时用于 LMWH 和 UFH 的监测;
5..冻干试剂,具有良好的复溶稳定性和效期稳定性,同时适用 于生化仪和血凝仪;
6.通过测量含肝素血浆对活化因子 X(FXa)的抑制程度来推测肝素的 最佳剂量范围,患者无需进行多 次检测。
抗Xa检测的优势:
1.发色底物法检测肝素抗 Xa 活性直接针对肝素,结果准确,体现真实的病人体内肝素抗凝效果。
2.较传统的 ACT 和 APTT 实验手段更为特异,并且不因 病人本身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症或血液稀释而受到干扰。
3.过去 10-20 年的临床数据表明,从 APTT 法转为抗 Xa 活性法可得到更为平滑的剂量响应曲线,并且检测结 果更为稳定、只需要更少的血样和剂量调整步骤。
4.据文献报道,针对 VTE 的治疗,应用 APTT 监测 24 小时内治疗浓度的达标率只有 57%,而依靠肝素监测者的达标率为 87%。
临床应用:
对于使用普通肝素(UFH)的患者,通过抗 Xa 活性监测用药,便于调整剂量,可以更快达到抗凝治疗的目标,患者处于治疗范围内的时间更长,从而降低出血风险和血栓复发的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推荐对每个使用治疗剂量肝素的病人每天进行监测;
对于低分子肝素(LMWH),抗 Xa 活性是其监测、剂量调整的唯一方法和金标准,受到各大权威机构的推荐。对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无需每个使用者都监测,但是推荐对如下患者进行监测:
1.肾功能减退患者,透析患者
2.老年患者
3.孕妇患者
4.儿童、婴儿、新生儿患者
5.肥胖患者
6.出凝血异常,有出血或血栓风险的患者
7.长期使用的患者
此外,在调整 LMWH 剂量时(治疗量),首次注射后 48 小时内应该进行抗 Xa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