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
教育孩子难吗?当然难,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他经常不听你的,让你没有办法。就算孩子能听你的,幼小的他还受到爷爷奶奶好朋友的照顾和影响,这些人很多时候父母也没有多少办法。那么教育孩子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呢? 道德经告诉我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父母生养了孩子,但是并不拥有这个孩子,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如果父母没有过多考虑孩子自己的想法,因生养之功而期待孩子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强加给孩子很多任务(不符合天道),自然亲子关系较紧张。 难道父母不管孩子难道就是对的吗?当然不对,为人父母自然对于子女拥有教导之责,但是教导的重点不应该在口耳之学上,而应该在身心之学上,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教(身教胜过言教,良好的家风就是最好的土壤环境)。 承担孩子的教导之责,同时平衡好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对于父母来讲的确非常不易。温柔而坚定,随时夸奖,定期批评都是养育孩子的重要工夫论。儿孙自有儿孙福,扩展视野,做好自己亦是自我安慰的无奈之叹(可能恰恰符合功成不居的深意,孩子有可能成长得更好,这或许也是其他人教导更有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