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不会教的冷知识
查看话题 >不得不服,史上第一印章狂魔

乾隆有三样地方是一般皇帝比不了的,第一,活得岁数大,历代帝王,他是最长寿的;第二,写的诗多,据说他一生写诗多达5000首;第三,印章多,齐白石号称“三百石印富翁”,才三百就是富翁了,而乾隆有据可查的印章居然有1800余方!

众所周知,乾隆是个“印章狂魔”,一生制作印玺有1800余方。常用的印章大概有500多枚,这数量,史上无人能超越了。
不过,最有意思的并不是数字,而是那些玺印的形式与内容——仅在名号上,乾隆就花了不少心思,除了较为普通的篆书刻制,还有《易经》卦象卦名的融入。
特别是“乾”字,它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天,在他的玺印里,“乾”和“隆”常常分开,第一个字更是常以图形出现。


实际上,每次遇到国家大事,乾隆都要刻宝玺,一为纪念,纪念事件,二为表功,表功自己...像“十全老人之宝”的印章,即使他对自己 10 次开疆拓土的总结,也是对自己帝王生涯的最高评述。
70岁以前有“乾”“隆”名字章。70岁了,他觉得自己是同龄人中的全才,于是用“古稀天子之宝”自称。
80岁大寿时,他又刻“八徵耄念之宝”,以“自强不息”作为副章。


乾隆六十年,他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用“太上皇帝”自称,你以为终于不用看乾隆演出了。惊喜的是,他虽然把政权交出去了,但鸟悄儿地当起了幕后指导,给自己刻“归政仍训政”。


细细看来,乾隆的 1800 多方印章,并非各不相同,相反,许多内容被重复刻制。其中,“古稀天子”和“古稀天子之宝”有 42 方;“犹日孜孜” 24 方;“八徴耄念”和“八徴耄念之宝” 63 方;“自强不息” 45 方;“十全老人”和“十全老人之宝” 13 方;“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帝之宝” 20 方...
下面,是《乾隆宝薮》中留存的部分钤谱,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乾隆糟蹋历代书画的作案工具吧!




























乾隆当年在游览富春山时,每次走到画里相同的位置,兴之所至,就在上面提笔咏怀,于是这幅画就变成了“满目疮痍”的模样。整个长卷共有近 60 处题跋,密密麻麻满布山巅树梢,后来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地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乾隆特别喜欢赵孟頫,在赵孟頫的作品上也盖过不少“鉴定戳子”。比如赵孟頫的《瓮牖图》上,上面同样是满满的乾隆印:“古希天子”、“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石渠宝笈”、“项墨林鉴赏章”……


王羲之的《快雪晴时帖》只有28个字,除了箭头处是王羲之的真迹,其他剩下的上万字读后感,他干脆另外加纸:王羲之的真迹原不到0.15米,最后被加长到5.5米。《快雪晴时帖》上“神乎技矣”也是乾隆的笔迹兴之所至。以至于最后各种评语盖章都不够,还在真迹边上,提了个硕大的“神”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