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小记——上

2020年已经开始,翻看一下去年的年初计划,当初雄心勃勃的众多计划里只完成了年跑量300公里这一项。
今年开始换种生活模式,第一个重大改变就是不再像往年那样列什么年度计划。每年年初像京剧演员一样浑身插满flag的行为艺术,从2020年开始宣告罢演啦。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计划就一句简单的话“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像跑步那样不费力气、可以长久坚持、喜欢的事情。
1.偶像
说起跑步,我也有一个偶像——村上春树。今年71岁的村上叔是一位资深跑者,他33岁开始跑步,如今跑龄已经超过年龄半数。
58岁时,他把自己25年的奔跑历程集结成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我一直喜欢的作家连岳也同样在坚持长跑,他对此书的评价是“真正的跑步圣经”,这个评价可不低!
我读完觉得是一本很轻松的书,对于有跑步经历的人来说,看到书里那些跑步时细微的心理描写,忍不住被这份共鸣引得频频点头或者哈哈大笑。
“跑步有好几个长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和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合适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比起其他的运动,跑步的门槛低到只要兴致一起便可随时随地开始。
2.装备
我跑步时经常穿的鞋是2016年淘宝上买的一双跑鞋。那时候刚决心长期跑步,但也不确定能坚持多久,更没有热情去研究哪种跑鞋更专业。
当时只想着找一双脚感不要太重、跑完不会臭脚的运动鞋就行,加上那时开始喜欢鲜艳的颜色,于是选了一双轻质透气、桃红色鞋面、白色鞋底的运动鞋,就这样穿着它跑了三年半,跑到现在。
至于跑步着装那就更随意,夏天T恤搭条薄款运动裤,冬天一件内衫加摇粒绒外套,下面一条加绒运动裤。
我不愿意花太多心思去研究跑鞋、速干衣、计步器之类的跑步装备,把一项简单的运动拆剪到如此细枝末节之处,对于我这种业余跑步选手来说只是平添麻烦。
这些粗糙的装备并不影响跑步带给我从身体到心理的任何体验,而更专业的跑鞋、更舒适的服装、更先进的计步装置也不能提升更多的满足和快乐了。

跑步装备潦草一些无所谓,我们精致女孩讲究的是出门前一定要擦上口红,最好再洒点香水。如果还有人老旧的认为这些是“女为悦己者容”,怕是要惹得当代只为“悦己而容”的女孩们揭竿而起了。
佛家常说“六根难断”,“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出家人可以舍断六根,我们在家人贪享一下六尘之乐也无妨。
运动取悦身体,既然跑步是让“六根”快乐的事情,所幸把其他一些六尘之乐也叠加一起,让口红取悦眼睛、香味取悦鼻子、音乐取悦耳朵,尽情地去放大这份快乐。
准备工作做好,换上跑鞋,耳朵里塞上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出门开跑啦!
3.场所、天气
关于跑步场所,比起室内,我更倾向于室外。我喜欢空气是开放的、流动的,哪怕天冷有风、汽车尾气、雾霾,我也从来没想过它们会对我的健康有什么威胁。
理科出身,习惯了逻辑和科学,最近换用“唯心论”重新看世界,觉得宽广又自由。如果不把外部的天气、环境与健康问题视为因果必然,那最好的抗体就是不给自己妄加坏的念头,恶劣天气、尾气、雾霾未必会一定影响健康。
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户外跑了这么久,我还没有出现过健康问题。粗糙的人就这样粗糙的活着吧!
除了大暴雨,没有什么理由是必须不能出门跑步的。夏天天热的时候,十分羡慕可以光着膀子跑的男同胞们。
霏霏细雨天是难得的浪漫享受,被雨点打湿的眼镜就让它花着好了,透过镜片的路灯重影丝毫不会影响看清脚下的路,听着歌、看着地面积水的反光,反而有种“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怡然和自得。

4.习惯
个人的跑步习惯是傍晚六七点左右去跑,今年基本是在小区里绕圈跑,一圈800m左右,冬天跑上两圈全身就开始热和起来。
跑步当天我是不吃晚饭的,一是因为跑前吃消化不了,跑起来容易岔气、不舒服,二来觉得运动加节食更有助于保持体形和稍减一些体重。
可是又做不到天天晚饭不吃,所以现在的节奏是跑步日不吃晚饭、不跑步反而晚饭吃的多。正负相抵,一年跑下来,体重不增不减,相当稳定。
跑完在小区的水池附近做下拉伸,没有人的话索性把耳机摘掉,手机调成公放,跟着四周的灌木、满池的灯火一起听场喜欢歌手的专场音乐会,说不定还能诗兴大发胡诌一首,爽歪歪!
运动结束后,回屋洗个热腾腾的澡,冲掉满身的汗味儿,擦上香香的身体乳,不管这一天如何度过,此时的心情都是轻松的。
最后,接受跑步给跑者的最后一份完美犒赏——美滋滋的睡上一觉,醒来又是满血复活新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