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旅行目的地
查看话题 >海底月是天上月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意为“天山”,是纳西人的“神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跃飞舞,故称为“玉龙”。玉龙雪山也是一座情人的山,此地有“一米阳光”的传说,传说秋分那天被山顶阳光照射就能收获爱情和幸福。而相爱却无法相伴的年轻男女在山脚的云杉坪殉情,他们的灵魂就能进入“玉龙第三国”,从此得到理想的爱情和永生的幸福。
从大研古城往雪山景区地图标识要近五十分钟,第一次走这条路感觉走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一条地势不断攀升往山上开的路。山上下山都是单行道,没有反方向车流遮挡看山观云的视线。越往景区方向走车越少,简直目极地平线也看不到一辆,让人怀疑这真的是在中国的旅游城市—艳遇圣地丽江?
山脚有家实弹射击场,体验了一把实弹射击,的确让人上瘾。前往射击场的路边挂着“森林幼儿园”的指示牌,层层树木阻挡视线也没看到附近有类似幼儿园的建筑,刚好十来个小朋友戴着可爱小盆帽排排队背背篓在老师的带领下往山下走,背篓里是装着山上采来的蘑菇吗?
这些小朋友好幸运,生于雪山脚下从小熏陶在大自然的美景里,接触花草树木、昆虫动物,又能享受现代化的便利,我家小朋友生活的近处连一片葱郁树林也没有。以前的农用地、林地现在全都变成了商业住房区,我儿时玩耍的那片浓密树林也被砍伐大半,辟出马路,再在路旁栽上幼苗。
其实观雪山住在束河古镇就很好,看图选家景色好的,又生活便捷。我是不知搭错哪根筋筹划住山脚下(地图意义上)和山里(乘索道不用太早起床)。
于是误打误撞住进了一家侘寂风民宿。看地图以为这家是在山脚,其实算是在半山了,深隐于当地古村落中。说古村落因为村原是马帮聚集所建,至今还是家家户户养马,且穷,因此没什么商业气息,原始风貌保存较好,黄泥石墙、黑瓦房顶瓦片间生长着不少瓦松,目之所及几乎都是纳西文字。



村中路窄坡斜错车困难,还有各种马儿穿行其间或绑于路边,小碎石兼大石块土路,颠颠簸簸,路旁是水道,流水哗啦哗啦自上而下奔流怀疑是雪山融水,为当初租四驱车点赞。到了还算是大的岔路口又有几户人家翻盖房屋,装卸砖石水泥的车辆把路占了一半,好不容易拐过弯去到一条更加窄小的路径,有那么一小段还要轧过水道上铺的钢筋。
你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窄小的土路,左边是一头拴在电线杆子上的马,若没有钢筋右边轮子非得陷进水道里,进去大概就出不来了。不像《飞驰人生》里的沈腾,下水道过弯好歹速度搁那,飞驰而过,我们呢,就像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哆哆嗦嗦,生怕一不小心崴了脚就折那了。
民宿是漂亮的,跟村子融为一体的漂亮,一棵松树从前台所在的屋顶穿出去,树冠葱郁,浓浓的绿色跟黄色土墙相映,土墙上停着一只蝴蝶,似乎累坏了人凑很近才轻轻闪动着翅膀。说实话,只在门口立定我就丝毫不觉得我是来旅游,我觉得我是来禅修的。


没有电视、不稳定wifi、没有暖气、一个电暖、除了我们没有别的住客,房间还全是上下层,床在上洗漱休闲在下,睡觉搬了电暖上去起夜就要哆哆嗦嗦下楼。万幸我不是冬天去住。
从窗和院子里可观雪山,离的很近的雪山,十月底山顶还没怎么积雪,这边观山是山背面就更看不到什么雪了,露出山尖是裸露的石黑色。白天的窗景似画,土赭色墙面坑洼不平,看似泥抹的墙,卫生间墙壁地面看起来像孔洞缩小的浅色火山岩石,浅色的木头房梁和家具、三角形屋顶、还有大大小小石头块堵住的墙洞,室内风格也称得上侘寂了。


有条贪吃又怕人的小狗松果,刚进门时就奔出来,神色带着怯生生的好奇,因为那棵松树会结许多松果得名。先闻闻味道识得你了,再喂几口吃的差不多能混熟,不是品种狗狗但长得漂亮,像拉布拉多又像黑背。隔壁不远有家小店名“炊煙”,没菜单今天有啥吃啥,听店主说有自己酿的酒,度数不高18度但很好喝,只是不贩卖仅赠亲友,赠我们一杯饮。我想咱要喝的好那厚脸皮交朋友讨一壶吧,嘿嘿嘿。
太阳六点多下山,夜晚来的不算太早,但居此处入睡总会很早,难以如常熬夜到凌晨。夜晚整个村庄都噤声了,只有寥寥几处灯光晕染着夜的轮廓。连室内人的行动看着都迟缓,偶尔听犬吠。可我呢,莫名就睡不着,半夜把厚衣服都裹上出去看星星,被松果狗狗发现,扑到我身上大概是想要吃的,后来转一圈又乖巧的坐在一旁。夜色四合,黑浓郁得像要吃人的怪物,月亮消失踪迹漫天星辰闪烁银河隐约,各种星座都清晰可辨。我想,看过仅仅这种景象后也万万说不出“星河万千,不敌你眼眸璀璨”这种情话。看久了,我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烟花下,定格在绽放后未散去一瞬间,却又好像历时就能散尽不剩余烟。还看到一颗流星划过,短促得像幻觉。松果跑来跑去的时候、挠痒痒的时候脖圈上铃铛清脆像风吹来的祈祷文,消散内心最后一丝悸动。这才模糊有了睡意。待入睡时关掉灯室内漆黑一团,但闻院内流水潺潺,大小都轻轻打起了鼾。
长辈倒是不喜此处,他们是过过农村苦日子的,对这些村景习以为常,或因少年时物质匮乏生活艰辛,大约觉这种乡村过于简陋、贫穷、生活不便。



第二天在村里转了半晌下午才进山,山上还有家帐篷酒店,不是很冷的话体验一把感觉也很不错。秋天的山景浓墨重彩,色调饱和度、对比度颇高,还像是被人为增加了锐度和清晰度;云以将倾之势盖在山头,绵延群山字面意义上“天为被地为席”;风呼啦啦吹,我的脸皮就像一面旗帜,在风里呐喊、弯折变形。小心脏鼓鼓的,为马上到来的人生首次近距离接触雪山激动不已。

山上的居住环境舒服多了,室内又热又干燥,加湿器一刻不停喷水也没用,我裹上毯子跑去阳台躺椅上吹冷风才觉得舒爽。其时还没怎么下雪,山顶积雪并不多,又是多云天气,云跑地飞快着急赶路一样越过雪山,一大束或者几小束白光从云窟窿里穿透,展现舞台光效,使山头时隐时现。“山染青螺缥缈,人间难陟。有珍珠光照,昼夜无休息。仙景无极。”我眼看这云起云舒、山色向晚、彤云密布,越发觉得如梦似幻,想阖上眼沉沉睡去,说不定梦中乘鸾车凤翼,与诸仙同饮。
没错,我这就已经开始出现高反症状了,等到日落时分发展到了脑壳疼,还硬是撑到半夜看完了一部《罗马》。熊的高反更严重,从昆明往丽江这一路随着高度的攀升反复发烧,在这里达到难以忍受的巅峰:牙龈肿痛、身体酸痛、发冷、一整晚高烧不退,吸氧、吃药也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登山计划作罢,此行就此折返,梅里雪山下次再见。
第二天天刚亮时雪山已完全隐匿于云雾之中,但是没多久云层露出一道宽阔的切口,先是看到积雪的山头,似乎刚下了场雪,较之昨天白色部分多了那么些,继而整个山头逐渐亮起,终于好像火焰山一样烧起来了,云蒸霞蔚,日照金山,虽然无缘看到梅里雪山的奇景,当下也能弥补遗憾了。我激动地哇哇乱叫,就那么一直看着,直到太阳完全升起,云雾又遮天蔽日。即便是几个月后回忆此行最先浮现脑海的也是白雪皑皑的山顶一瞬变得金光灿烂的样子。



其实直到回来写游记搜资料时才知道玉龙雪山那些关于情人们的传说,好好一座山于是乎无端生出些感慨。年轻的痴男怨女勇敢追爱或如飞蛾扑火,而为俗世所不容的情感在传说里也有一方包容的净土。现实里越悲惨,幻想中越圆满。
我们总是妄图抓住虚无缥缈的东西。想到张爱玲那句“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爱情终是镜花水月,“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不过如果心的律动也能管控,那古往今来的戏剧话本诗歌小说将失去多少浓墨重彩。谁不曾醉倒在柳梦梅的美梦里,谁不曾为罗密欧朱丽叶哀声哭泣?
返程昆明的时候,开车从双廊边的高速过,无数束白色光柱从浓厚云层穿透投射在洱海水面,不知怎的想起那时候爬苍山,独行十几里路到了云起处,穿行进遥看时山里升腾的云雾中。累得不行坐下歇着,许久才有来人,问下山还多久,回大概十几里路吧。顿时有种前路茫茫、来路漫漫,进也劳苦、退也伤的心情。待歇好腿脚、收拾心情,继续云雾中穿行去往去时路。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附买家秀一张:

前情提要:什么山,什么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