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沉迷的小众艺术
查看话题 >梧桐杀手 ?重度洁癖 ?元代山水二次元巨星 ?
自称懒瓒
重度洁癖

他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懒)瓒"。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元四大家之一。
倪瓒的出身比较富裕,后又得长兄抚养,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 王仁辅 为家庭教师。
虽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很紧,但也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

艺术上,他是“元四家”之一,作品重笔墨意趣,将凄清冷寂、萧条淡泊的画风发挥到了顶峰,影响极其深远;
交友上,他高傲孤寂,有苛刻的标准;
他还有重度洁癖,几乎所有关于他的记载,都曾提到这一点。
鹅毛厕所
洗
死
梧
桐

首先倪瓒一天的衣物要换洗多次,他家中的仆人要时刻不停的打扫来保证家中的洁净。
连家中的大树也要每天擦拭干净,其中发生了一件趣事,倪瓒非常喜爱屋前的梧桐树,便命人每日擦洗,稍有疏忽,便严加苛责,时间长了梧桐树竟生生被洗死了,当时倪瓒就是洁癖到这种程度。
还有他最出名的故事 ——鹅毛厕所。

倪瓒的香厕再洁癖的人也要出恭,那环境那气味也是倪瓒无法忍受的,那倪瓒便想办法建了一座空中楼阁作为香厕,这个香厕十分讲究,香木搭好的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上如厕的时候便闻不到一点臭味。
如此之人,你还敢说自己是洁癖吗?
只画山水
从不画人

倪瓒的孤傲个性及洁癖确确实实地反映在他的画中:他不喜欢将画上色或在画中盖印章(画中印章皆为后人所盖尤其是乾隆)。
而且,他只画山水,从来不画人,顶多画个凉亭。曾有人问他为什么都不画人,他回答说,“当世安复有人?”

清
净
空
灵
见
画
如
人
这些都是关于倪瓒的趣事,并不是他成为“元四家”的基石,使他名留至今的当然还是那些高逸的山水画。
实际上,看他的画,大致就可以了解这个人——
在人生的后 20 年,倪瓒一直泛游太湖,他面对如此的优美景致,内心并没有太多波动,清净至极。无论是近处的枯树,还是远处的山峦,他都只用极少的笔墨,但却勾勒出了一位世外高人的遁世脱俗之感。
《渔庄秋霁图》被认为是倪瓒的代表作,典型的“一水两岸”式构图,全画分近、中、远三景,近处是小小的土坡,上有 6 株高低不一的树,隔岸是两道山丘,中景为一片湖光,但倪瓒一笔未画,这也许正是他的用意所在——水无波纹,一片空明。

1363 年,倪瓒之妻蒋氏病逝,外加长子早逝、次子不孝,62 岁的他内心极其苦闷,于两年后完成的《谿山图》比以往更加萧瑟空灵,那几棵枯树虽没有多少生机,却依然挺拔。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他 67 岁,鉴于其声望,朱元璋意图召他进京供职,倪瓒坚辞不赴,作诗云: “只傍清水不染尘”。

观倪瓒的画,可以感受到一种荒寒古寂、自然平淡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范宽,也不同于黄公望,它亲切感人,没有任何压迫感。
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别人不了解他,恐怕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欢迎扫码点击预览怡心集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