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休养三年,2019做个总结
19年总结刷了不少,经济不景气中带点沮丧,周围不少朋友确诊抑郁,影视劳工辞职半年找不到工作。2019是我抱病休养第三年,不是抑郁,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起因是考研、拍广告、喝酒抽烟,忘了多少天不睡觉,然后中彩了。
从开始的一蹶不振,到后来的迷信求神,再到厌世愤怒,最后到现在的习惯平淡。以前东奔西走的工作是不能做了,反倒接受了一屁股坐在桌前几个小时。2019没什么特别,没有比朋友圈还朋友圈的生活,只是在重复中找了点方向。
还是假正经地画个框架总结,无非是生活与工作,生活来自饮食运动睡眠、社会关系、自己与环境,工作来自于输入与输出,思维导图真是个好东西,画出来有种2019活得真像个人的幻觉。
一年减了十斤,自己已经相当满意,真的是三分练七分吃,不再单纯地吃白米饭,加黑米、糙米,以前吃三碗现在吃一碗,且能持续半天的能量。一月不超过三次夜宵,只允许一次火锅,零食几乎为零,最爱的薯片山药片完全过去时。每天运动一小时,现在穿去年冬天买的裤子,不系皮带就得往下掉。
医生不建议剧烈运动,关于什么运动对于自己是剧烈运动,这个问题咨询了好几个医生,最后没有个统一的答复,只能贯彻我看的韦中医的原则——身体难受时就停下来。
最开始跑步,两公里就膝盖疼,只能停下来走,改成了拉划船机、举哑铃、打太极。打太极可能算不上什么运动,天冷时,一滴汗也不会出,但对于一个病人,这项运动真的很管用。首先,它让病人从动也不想动道站起来,然后,它让病人从心烦气躁道感受四肢,后来,打完一套太极拳,心理和身体得到一次净化,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深呼吸。


19年的春天在太极拳、划船机、两公里慢跑中度过。
生病的第一年,身体虚弱得多走十五分钟都要命,医生直接建议卧床休息,第二年开始跟着小区门口的大爷打太极拳、慢走,到第三年春天,每天跑两公里,医生都夸我是她所有患此病的病人里恢复最快的一个。
两年多跑两公里,正常人听起来可能觉得很垃圾,对于一个身体重新开始的人,每天只要有两公里就是最大的希望。
六月份,天气开始热起来,想报个游泳班,这是一直以来想做却没有做的事,很多事情在健康时只在脑袋里徘徊,反而生病后全都开始动起来。
很可惜,医生不建议我游泳,说了半天道理,总之让我再等等,我只能把目标转向其它。和发小报了个瑜伽六人班,教练是个帅气的小哥哥,这让我和发小放下了所有成见的自尊。
练了一个夏天,简单的动作基本掌握,或许说是只记住了自己最爱的动作,买了块超宽的瑜伽垫,自己开始在家练,我妈老是喜欢偷拍我,搞得我非常不好意思。
秋天是最喜欢的季节,不冷也不热,金黄的银杏横看竖看都好看,做什么都秋高气爽。把尘封了四五年的自行车搬出来,推去美利达专卖店保养了一遍,还是那个说话像打鼓的大叔,从我12岁开始到现在,他还在卖车、修车、骑车,大叔说新开了很多骑行路线。
约上以前的骑友,去了新开的骑行栈道,沿着长江,青山绿叶徐徐和风,骑得不快,感觉自己已经飞起来。和别人一起骑车,总要顾及对方的速度,自己跟不上了得加把劲,自己跑远了又得刹下来。后来还是喜欢独自骑车,根据自己的身体节奏,一个人穿梭在小道,没有听音乐,只有鸟叫,就像在梦中,独自一人不断往前。
体力大概是在骑车过程中提高的,十公里的路程中有一个大坡,下去很爽,上来很苦。我坚持不下车,最小的尺比如同蚂蚁蠕动,一圈一圈爬过小坡,双腿迎来突然的放松,身体又像是做了一次大保健。
后来慢慢能把尺比加大,上坡速度也就慢慢提高,整个十公里的骑行速度也在提高。没有太在意计速器的配速,大腿在一蹬一起中像一台发动机,能感受到力量的加剧,身体意识到自己在加强时,兴奋也是从内到外的。
伴随着骑车,跑步也开始有了长进,从每天两公里,到每天三公里,再到每天四公里,写这篇总结已经可以每天五公里,配速在每公里六分十五秒左右。生病前从没尝试坚持跑步,也不知道自己每公里会在什么速度上,现在坚持的公里数和配速,相信比生病前还要好的。
我有信仰,但不相信人在出生时就有命运安排好,我只相信命运是自己跑出来的。

大概是每天坚持一小时运动,睡眠质量有了质地飞跃。以前每晚起夜三四次,回床就睡不着,现在基本一觉睡到天亮,偶尔半夜尿尿一次,回床也可以轻松入睡。关于睡眠,折腾了很久,看了医生,做了很多尝试,最后明白所有一切慢行问题,得从一朝一夕的行为习惯中改善。
(关于睡眠做了个音频总结,一些相关书籍、协和神经学教授科普视频、自己三次看病经历的方法论笔记: http://music.163.com/program/2064840095/125559037/?userid=125559037)
再说到社会关系,生病以后减少了社交活动,有段日子甚至杜绝任何社交,去了北戴河,住在疗养院里。淡季的北戴河清净得可怕,早上看书下午跑步晚上看电影,吃疗养院的自助餐,除了前台的小姐姐每天喝我打招呼、出租车司机不停地问领导要去哪里,我几乎不开口说人话。
要么去我三个堂姐那里,她们都住在昆明,三个大龄单身女人,三套房子非常安静,我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有种留守儿童的孤寂。白天在榻榻米上读《金刚经》,中午喝粥,下午去逛菜市场,晚上给三个女王做饭,称赞一下昆明的菜市场有很多我没见过的云南蔬果特产,五颜六色看起来非常净化人心情。

生病初期,每天打开微信上百条慰问消息,吃着饭也在接电话,后来时间长了,大家面子也做到位了,微信里还联系的,翻来覆去就那么一两个人。工作上的人就不用说了,同事本来就是要共同做事,没事谁还有功夫理你。酒肉朋友自然所剩无几,一生病立马滴酒不沾,抽了十年的烟说戒就戒,没有夜生活,没有浪起来的活动,很长一段时间最好的倾诉对象,是公园里一起打太极的大妈大爷。

很感动的是几个平时不怎么联系的朋友,在我生病后一直关心我,甚至上门来坐在我床边陪我说话,扶着我一步步起床散步。以前我自负到对她们有认知上的鄙视,等我倒下才明白,素养不是书本中,不是看似封闭高级的知识中,而是生活中,本性行动中。
也有惊喜的前任,没有数落我,没有可怜我,时不时地鼓励我,提醒我过去的勇敢强壮,告诉我她相信我的梦想,希望我不要放弃。这让我更加坚信爱情,或许人与人之间不是非要下个定义,平淡中的守候,急缺中的安慰,人又像是打满鸡血可以跑好一阵。
在跑步中,又会质问自己,为什么非要从别人身上得到爱,为什么要那么敏感地感受周围磁场的变化,就不能自娱自乐、自我满足?
读了不少心理学书籍,它们都在告诉我不要封闭自己,要向他人倾诉,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不否认这听起来像个很健康的生活,但我很向往黄老邪、或者西部片里那样独来独往的自傲。深挖内心又发现,最羡慕的还是杨过,他有一个永远接受他、自己也愿为她放弃俗世的灵魂伴侣。

有个小说家说,人长大的标志是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虽然还没有到承认自己的孩子也是平凡人的阶段,现在已经习惯独自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火锅,再去公园里溜达几圈,看广场上跳nobody的大妈,回家冲个澡安静上床睡觉。当然,有人和我一起做这些事也不拒绝,不再一起也不留恋,Eason唱孤单会怕成习惯,习惯久了我发现也成了一种享受。
19年7月在北京组织了大学班级聚会,室友拍着我的肩膀说也只有你能把全班人叫来,不知是我生病的缘故,还是大家都想看看其他人混成了什么狗模样,只不过缺一个低头的人开口。大家最统一的模样,就是都长得肥头大耳,不喝酒的人能喝酒了,能喝酒的人更能喝酒了。一直玩到第二天清晨,像大学时全班聚会醉到天亮,只不过没有去校门口吃包子早餐,各自奔向五环外的出租房。
以一种生病的方式离开北京是最不爽的,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后来多待几个城市,更加迷信张玮玮说的“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环境上”。我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做什么,人要设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退了北京的房子,每年因为各种事还要来回往北京跑,出机场已经没有以前的归属和期望。
心理学书籍还告诉我,你需要一个能给你带来期望的环境,这样你每天都会有动力,你需要一个宽容度和自身切合的环境,这样你每天都很放松。可现在我依旧自傲地相信,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环境上,我没有做到心里想的那样,但还是偏执地坚持现在看似混吃等死的生活。

除了待在四川老家、淡季的北戴河、昆明留守儿童房,19年4月去浙江带了半月,上海见了奥美工厂的张起灵、动画劳工阿朱,听她们吐槽公司里的戏精、挨千刀的老板。人就是喜欢比较的劣性动物,看着别人过得艰难险阻,自己竟有几分泰然自若,生病也没有那么糟糕。
杭州见了大法,她刚从一个号称投资七八亿的国产科幻巨制的剧组出来,在蒙蒙细雨的西湖边,她用尽了比喻形容那个只会骂“傻逼”、气走一个个核心技术人员的大牌导演。有人说考研躲过了行业不景气,现在我又可以安慰自己,生病躲避了行业大萧条。
八月份和我老弟去了趟西安,以前坐火车无数次路过西安,19年第一次走出火车站。临近九月,没有想象中那么热,西安司机的交通素质真是好,或者西安的交通法规真是好。吃饭很实惠,至少相对北京而言,一个肉夹馍一碗炒面就要我半条命,晚上吃完夜宵只能扶着墙回酒店。景点什么的也就那么回事,毕竟文物不是用来做表情包,城里竟有不少宗教建筑,沿着同一条路线可以看到道观、寺庙、教堂、清真寺、城隍庙,,这点倒是让我感叹这座古城的包容。
最后一晚看完喷泉打了个黑车回酒店,司机是韩城人,问了他一句“您有信仰吗”,,他滔滔不绝地讲对信仰的理解、在秦岭遇到过什么出家人。离开的那天早上去门口菜市场吃早餐,价格更是低得可怕,花样也是多得我满心欢喜,当然,大多是围绕主食捏造型。逛菜市场最能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七块钱买了一大袋葡萄,在火车上一路吃回家。

十月份骑车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听说贵州修了条全国最长的骑行栈道,沿着赤水河一路蔓延,单车装进汽车,直奔赤水。
到了后略微失望,城里是在老路上漆出条“骑行道”,老城路窄,再硬画出一条“骑行道”,人车都不方便。国道上单休了小路,看着窄,骑上去后还行,100多公里,相对于和机动车同道得其它骑行路线,赤水河路线已经相当棒了。去时沿途骑行服务设施基本为零,来回骑了30多公里,又把单车装进汽车,悻悻而归。
11月跟着老爸去了趟郑州,郑州要新开一个酒门市,如果看到此处的豆友,有白酒需要的请私信我,自家的酒厂,价格比你在市场上拿到的低,质量比你在店里买到的正。打完这几句话感觉自己真是穷疯了,这几年白酒生意也是一路下滑,当然,除了茅台爸爸。
和郑州的大哥们吃了饭,河南口音太重,十句话能听懂两句,开头的第一句“小韩”,最后一句“是吧”。第一次到郑州是十年前了,平均每年都来一两次,郑州的发展历历在目,尤其是这几年不得不感叹变化太大,平原有平原的好。
年末这几天和奶奶打扫了房间,陪她上寺庙、做中医理疗。理疗的大叔是个基督教徒,看我坐着没事给我本圣经,邀请我去参加教堂的平安夜活动。
于是,白天拜了佛祖,晚上又去见耶稣。教堂布置得很喜庆,两大株圣诞树,彩条彩灯萦绕室内,年老年幼都互称“子妹”。
对基督教了解不多,住在灯市口时,经常路过王府井的天主教堂,进去做过弥撒一两次。
平安夜活动临近结束,牧师问哪位子妹感动了上来说两句,有位中年子妹上台说她感动了,要捐赠教堂一百万,另一位年轻子妹听罢也说感动了,他再捐赠一百万,活动结束后,很多子妹都在路上感动这两百万。

这几天又买了套圣经故事,中世纪足足长达一千年,换在中国,五皇六帝都过了好几代了。
19年最后一天,除了早上喝奶奶去买菜、下午户外跑步一小时,一天都窝在家里,拉了部电影,晚饭后打开朋友圈才发现,今天原来是要跨年。
没精力出去浪了,也没人可约出去玩,和奶奶瘫坐在沙发上,一台一台地按着电视。看了几个跨年夜晚会,全他妈是广告,听得人想砸屏幕,这是写到这里唯一想骂的一句粗口。新裤子一出来,音乐的节奏调调都与前后不匹配,大老师要是能多来几句脱口秀就好了。
还没到十二点,听见奶奶夜浪席卷而来的鼾声,我也困意上涌,抱了床被子出来,和奶奶一人躺个沙发睡了。
关于19年的生活,饮食运动睡眠、社会关系、人与环境算是啰嗦完,工作的输入与输出还是留到下次。有人说生病时最大的成长,我认为这真的不过是自我安慰。生病是过一天,健康也是过一天,开心过一天,不开心也是过一天,时间不可能因为承载的不同而密度更加精致,要想谈论生活,我们都太年轻,只有生命最后一刻回头,才知这一生是为了什么。
一直在听一个历史播客,每次开场主播都会念首诗——
人生总有酸甜苦辣,
梦里浮现魑魅魍魉。
何卷难言功名利禄,
举杯溢满贪嗔痴狂。

-
荷塘月色里的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13:31:37
-
豆友21811561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6 14:52:22
-
雅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6 14:28:15
-
小冷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4 15:50:00
-
和光同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3 08:24:38
-
止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10:22:0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8 16:54:47
-
蘑菇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6 08:34:15
-
沐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5 13:20:28
-
豆本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5 08:05:00
-
我是小栩栩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3 01:33:16
-
M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1 22:16:21
-
蓝胖在鹭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0 08:14:42
-
未十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7 20:22:25
-
李夏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9 00:02:46
-
lshperc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3 18:28:07
-
米露闪闪会发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9 00:54:30
-
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5 22:31: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5 21:31:54
-
威化饼很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8 20:39:49
-
Holiday_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7 03:50:31
-
糊糊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6 21:33:00
-
常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20:39:22
-
_jif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9 00:17:47
-
豆友103894071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8 14:19:03
-
玉米粥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7 10:17:14
-
huazz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8 21:30:0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7 22:04:06
-
战士韩Choc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7 22:00:03
战士韩Choc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粉上周笔畅,是我30后的苟中大乐,负债的精神避难所 (7人喜欢)
- 3天,股市挣的3万飞了,聊聊买股的底层逻辑 (12人喜欢)
- 家政为什么都是阿姨?没有阿公?(三) (3人喜欢)
- 家政为什么都是阿姨?没有阿公?(二) (5人喜欢)
- 家政为什么都是阿姨?没有阿公?(一) (10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