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观剧随感
庆余年之后一直觉得无剧可追。 卫视热播的大明风华看了一集就觉得别扭,不说和大明王朝这样的经典相比,就算和讲述同时期历史故事的山河月明相比,其质感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你无法怀着考据的心态去看它,因为仔细分析之后你只会发现,此剧无论是在台词设置还是剧情逻辑上都是错漏百出。 那么撇开剧情不谈,主要演员的演技是否能够一定程度填补剧本方面的问题?我的答案也是不能。朱亚文、汤唯和邓家佳,在大众眼中应当都属于实力派的范畴,但是他们的组合在这部剧中却并没有产生大众预期的化学反应。 先说朱亚文,我总感觉他的演绎并没有帝王之感,这与他的长相和气质有些关系。 公认具有帝王之感的陈道明、陈宝国自然不用多说,几经沉浮,年龄阅历摆在那里,谈笑间不怒自威浑然天成。和朱亚文差不多年纪的富大龙也让我印象深刻,他演绎帝王最吸引人的就是一种“反差感”。他演绎的秦王,言语间虽带着些许挑逗戏谑,但实则字字藏锋,他演绎的隋炀帝,在隋文帝面前矫饰伪装,看似一副慈悲心肠,实则行的都是阴毒勾当,即位后更是仗着有一副帝王的皮囊肆意荒唐。朱亚文对一个帝王的演绎并不能称得上出色,整部剧没有细看,但是无论是他的热搜关键词还是其他,都反映出他所饰演的朱瞻基注定无法被列入帝王演绎的教科书里。我觉得朱亚文的气质,可能更适合在战场建功立业武将,亦或是逡巡于市井乡野的一介莽夫。再说汤唯,她身上带有天然的电影质感,可是首次尝试电视剧却并不能算得上成功。不知道是孙若微这个人物的设定问题还是造型方面的原因,她的演绎我大部分时候感觉有些“钝”,整个角色无论处于什么时期,都让人感觉憨直过量,这一点在她与妹妹胡善祥同框时就更加明显。最后是邓家佳,大部分人对她都有“小姨妈滤镜”,唐悠悠这个角色伴随她的“唐氏表演法则”早就深入人心了。正是因为过去的角色太过经典,所以破除观众滤镜才显得尤为不易。她的演技其实不错,但是后期角色说话的腔调实在让人难受,总觉“做作”的过了头。 后面据说还有张艺兴,不过我已经没有兴趣看下去了。 微博上又有很多人强烈安利锦衣之下,同样明朝时期,于是用半天时间刷了7、8集左右。 这部剧给我的印象就是小甜剧,任嘉伦和谭松韵的CP感很足,但是这部剧的成功也仅仅在于两位主演之间的CP感而已。不说特效问题,剧情也不够丰满。我个人不是喜欢看绝世甜剧的类型,比起主演更看重剧情,所以仅仅凭借主演的CP感并不能够支撑我看完全剧。不过任嘉伦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他可以说是典型的古装远远优于现代装的演员,广平王、许宣和陆绎都是古装剧中拥有极致苏感的人物,他的古装扮相眉眼间自带温柔多情,同时也不失潇洒恣意,这在男演员中是很难得的。 从大明风华到锦衣之下,最近明朝背景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但其中的大多数要么行偶像剧之实,要么打着正剧的幌子,但拍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尊重历史前提下的产物。现在的大多数电视剧,常常忙于制造流量噱头,在电视剧还没有开拍的时候就将其包装的华丽无比,仿佛剧出来之后一定能够获得好的口碑,殊不知演员固然重要,但是一部作品的内核是剧本(剧情)。好多人似乎并不明白凭空增加太多不属于你的戏份非但无法有效达到“刷脸”的目的,相反还会令观众感到厌恶和反感。如今加戏咔层出不穷,这完全是对剧本身的巨大伤害,同时也是对其他演员数月努力的折辱。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有幸看见大明王朝这样的电视剧,如果实在艰难,琅琊榜或者庆余年这样的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