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初观三国有感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朝野上下混乱不堪。各地诸侯雄踞一隅,彼此之间争斗不休。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此间涌现了诸多英雄人物,譬如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等。曹操奸邪狡诈,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仁义厚道。大家读三国,其实也是在三国里品味自己的人生。三国里出场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找到类似的人与之对应,将这两人的人物形象进行一个对应,往往就能理解现世中一些人的所作所为。
最近偏喜读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读完之后,便来读这《三国演义》。故事的最开始,是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朝政,皇帝年幼无法执掌大权,宦官勾结大臣和贵妃当权。此时,朝廷内外腐败不堪,唯有讨好上级才能得到做官的机会,那些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却无法执掌大权。逢此乱世,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关张三人,虽出身极为不同,但都是有着一身本事,愿意为国效力之人。于是这三人便结拜为生死兄弟,至死不分开。之后在徐州,刘备与关张二人走散后投奔了袁绍,而关羽出于无奈投至曹操处,张飞则自立门户开拓事业。关羽虽投奔至曹操处,却与曹操约定三事,若有旧主音讯便会弃曹操而去。曹操感动于关羽的忠义,最终还是放走了他,并在关羽护送刘备的夫人回河北的路途中帮助关羽通过关卡。
从前我只对关二爷的忠义有所耳闻,经过文学和影视加工的关羽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了起来。就千里走单骑这一件事,便使关羽英勇善战、忠义无二的形象在所有人心中烙下无比深刻的烙印。试问普通人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可以一路护送两位女子而不动色心吗?如此能担负重任之人,确实是世之罕见。
再说回此时方天下大乱,董卓乃朝廷大将,废旧帝而立陈留王为王以彰显自己的权威。天下诸侯无不惧董卓,况且他手下有大将吕布,能征善战,所到之处攻无不破。最后是董卓的下属,曾经的汉朝大臣为了铲除汉贼联合貂蝉实行的美人计。吕布虽英勇,却贪财好色,于是王允想出先假意将貂蝉嫁给吕布为妾,然后将其献给董卓的计划,引起这父子二人反目成仇。董卓最后死于自己的义子手下。
董卓死后,群雄逐鹿的场面真正形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为丞相,抢占了先机。刘表、孙策、袁绍、袁术等人各自占据了一片封地形成掎角之势。此时刘关张三人的势力尚未崛起,只能依附于强者之下,颠沛流离,此处按下不表。孙策自江东建业,打下了江东一片土地,奈何年轻气盛,英年死于箭毒。孙策死后,将大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由周公瑾辅佐之。袁绍虽势力极大,却是一帮乌合之众,各自怀着各自的主意,在官渡之战中以七十万大军输给了曹操七万人的军队。官渡之败,与袁绍优柔寡断、嫉贤妒能的个性密不可分。就像他的谋士所言:“袁绍外疏而内忌”,他身边不缺聪明的谋士,可是他总是听信小人的言论,导致将士、谋士纷纷离他而去。而他死后,其子也纷纷夺权,并未想着如何团结一心为父报仇,实可叹乎。
这之后,刘备自荆州举业,与曹操、孙权成三国鼎立之势。三国的纷争,这才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