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幸通过Catti二口同传及过去5年口译之路的回顾

- 梦想的开始是个刻骨铭心的夜晚,当执念遇上恰到好处的职业
先大致介绍一下自己,2013年东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大连发动机装配公司工作9个月左右,略不适应职场节奏,并在英语兴趣的感召下,2014年5月辞职,前往天津(天津有不少大学的小伙伴,想着是个好去处~),决定去追寻英语的小梦想(当时还不知道何为口译),无奈自己非英专,找不到称心的英语相关工作,去面试了外贸跟单员、英语培训老师、企业国际部、和超低薪练手笔译等等岗位,碰壁了一个月左右,最后一次面试是在天津富士康,面试的时候,我颇为自豪地提到自己英语还不错(典型的虚假繁荣),希望以后可以将英语和工作结合,然后面试小姐姐开始用英语问面试我,“What's your career plan?”,然后我当时一蒙逼,竟然没听懂career这个词,场面极度尴尬,对面忧伤地问到,"你有多久没说英语了?这样也叫英语好吗?",至此,我才发现,我的英语从可能没好过,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也不是盲目的自信,更像井底蛙,在工科学校里,我的英语水平当时是440左右过了六级,在班里己经是了不起的存在了)。之后我停止了所有面试,一个人在临时租的小隔间里思考人生,暗自神伤。
或许人生就是富有戏剧性的,那晚我怅然若失得刷着人人网,偶然看到高中班长景哥(学日语的高中同学,现商务部大佬吧)分享了一篇关于“日本老太太译员长井鞠子的口译人生”的记录片长井鞠子的口译人生,我好奇地点开了视频,看着看着,哗啦啦的眼泪水流下来,“同传就如同格斗一般”这句话让那个无助迷茫、委屈失落的我瞬间找到了救赎似的,从此和口译结了缘。
- 为梦想买单,需要一点想不开的固执和迷之自信
由于当时正好在天津,很快选择了考南开的MTI,通过5个月左右的自律学习,顺利考上口译专业(其实当时想准备考三次,都不行的话就回家种田算了),开启了初步学习口译的历程。虽然南开的MTI口译专业设置不太合理,有同传箱不让用,校内几乎没有实践机会,也不算特别强势的专业,但班里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同学能激发我学习动力,在学校里,我还得知了传说中的Catti二口,说起这个考试的时候,大家当时都有点闻风丧胆的感觉,类似听说上一届,一个过的也没。。。当时班里一个入学前就过了三口的姑娘已然成了班里的实力担当。我当时虽然弱得不行,但骨子里从来不服任何人,就暗暗下了个小目标,要把这个考试拿下来,不管以后干什么,这算我选择口译的一个夙愿(考上学校后,并没有铁了心要做自由职业,还是停留在找英语相关工作的认知上)。研一下半学期,在和同学一起准备组团练习很久后,第一次冲击二口,结果,52分左右,败了!然后得知同学里有5-6个左右都通过了二口,感觉自己还差很远,但却丝毫没有气馁,因为我本来就是用一个追赶者的姿态在前进。在第二次考的时候是研二上学期了,那时刚好在北京实习,因为公司位置特别偏,我利用每天走路上下班上的40多分钟,规律练习无笔记源语复述,一边实习,一边备考。并且在实习期间,也偷偷请假出去做了第一次陪同口译,体验非常的好,并得到了客户的美赞,第一次感受到了实战口译带来的冲击力和获得感,强化了对职业本身的认同感,最后再次上考场,顺利通过了二口考试,考了62分。总算是了结了夙愿。不过,就是那次真实的口译经历,让我开始想趁毕业前,多体验这样有获得感的事情,在自己的默许下,临近毕业时,将近做了小10场左右的陪同交传。不过我显然没做够,也造成了我在秋招和春招时找工作的懈怠,就像是半推半就的,不断地在想从事自由职业的边缘试探。最后,我如愿了,我随波逐流地跟着大伙一起去参加各种职场面试,刷出了20多次面试都死在第一轮的光辉战绩,然后说服了自己,我可能真的不适合职场吧。。。
就这样开启了毕业即失业的自由职业之路(我那届MTI三个口译班,总共60人左右,就我一个如此的迷之自信,我并不是最厉害的,自评实力排在5-6位左右,但绝对是最有兴趣的)。刚开始半年,做的主要是陪同和一些交传,甚至还做了一个20多天的较长期项目(长期项目更像是一种上下班的状态,虽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证了收入的稳定,但口译水平有可能不进反退),后来决定要给自己一个更加清晰的市场定位,只做最瞬息万变的短期任务,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最活跃的状态,并且要试着去多突破同传。终于在2017年10月份左右,受到业内前辈的关照,慢慢有了一些同传机会(之前自己报过一个口译班,学会了使用同传设备,也做了一些耳语同传,平常也没敢懈怠练习同传),自此就开启了同传阶段。之后,也渐渐能从翻译公司接到一些同传任务,慢慢地有了一些同行间的互相推荐,甚至有了个别的直接客户。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对自己的水平持有不少的怀疑,我并不是那么的自信。随着接触的搭档越来越多,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水平很差的,或者甚至就是在混会的搭档,十分抵触这样的,简直毁了对这个行业的期待,但我又发现自己是处在一种比上很不足,比下稍微有点余的状态,想着一定不能往下比,要向上看。每次和优秀搭档做会时,真的诚惶诚恐,虚心观摩学习,摘录优秀出彩的表达。就是这样一边不太满意自己的水准,一边尽量地督促自己多练习,一步步吭哧吭哧地走了下去,但也知道水平这种事,是需要过程的,急不来的。
- 学习的事情要趁早,考证这种事也要趁有干劲
其实在考完二口交传之后,就一度不再关注Catti口译了,一来觉得就算没有证书,好好做会,慢慢地提升水平,肯定也会做得越来越好;二来也是觉得像Catti一口、二口同传这样的考试,听着就像是不可能过的东西,而且更偏向理论,和实际会议脱轨,既不想找虐,也觉得没必要;所以在毕业后,一直到2019年初,一年半里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但是随着逐渐接触到优秀的同行,身边逐渐出现了不少通关的搭档,都真的很优秀,让我意识到证书还是能反映出很多实力的,是正强相关的,,毕竟我处的行业环境不像以前那么无序了,行业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多一个证书也能降低一些信任门槛,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没理由要拒绝和怕麻烦。而且在2019年开始,我渐渐发现自己有练习松懈的现象,也急需刺激一下自己的神经,找回一些学习动力,怕再往后拖,就永远无缘了(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翻译证书情结的,但觉得自己还离它很远)。
终于在2019年上半年,把一口交传考试提上了日程,想着考一次不过,再年年接着考,只要还做口译,就没必要停止尝试。结果在现场报名的时候,报名失败,理由是没提供户籍所在处出具的准考证明。。。当时报名失败的心情,非常微妙,一方面觉得太可惜了,竟然因为没提前做了解,导致白搭,另一方面,还有些庆幸不用参加考试,还安慰自己,不如多接个会赚点钱实在。然后慢慢一直到了下半年,二口同传考试报名开始了,跃跃欲试的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至少去尝试这门终极考试,在我当时的自评下,我基本炮灰无疑,下决心去考更多是为了倒逼自己多学一些,顺便见识一下考试到底如何,方便来年更有针对性地备考。报完名后,在会议旺季的推动下,很快就到了考试日,当时考试的心态无比健康和放松,只想着“好好体验考试就行”。考试是在周六,运气也挺好,自己在周四和周五有两天高强度的医学类同传,刚好可以为做考前热身。
接下来就是考试现场实况,考前心中无数次地想象自己平稳发挥的状态,并不断给自己打气,第一篇英译中,来得比我想象的要猛烈些,首先是耳机声音比较轻,我上来就犯了一个较大的失误,我竟然还露了半只耳机监听自己,明明就应该把耳机捂在耳朵上去听才对,因为原音不太够,我的输出音也必须降低很多,而且第一篇是无稿的,讲的还是我不善长的金融金经济类话题,我觉得发挥得并不好,只能说尽量把主要的思路理出来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在不少地方听不出来或嘴还没捋顺的情况下,只能尽量挣扎着去保持输出地镇定性和句子完整性。熬完第一篇后,马上同考场的同学就举手示意耳机声音太轻了,马上所有人都齐声埋怨起来,后来设备师傅给我们尽力调高了一些音量,第二篇带稿英译中马上就要开始了,当时不仅要平复一下第一篇的磕磕绊绊带来的压力,还要应对受到音量太小这种技术问题的愤愤不平,当时空气中似乎都有一种埋怨的感觉,要是考不好,全怪设备。。。幸好当时我的心态真挺好,第一篇就是这样的开场,让我更觉得自己是来取经涨见识的,所以很快进入了第二篇的准备,第二篇我终于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完成度,虽然也有几处差点跟不上和一些口误等,感觉明显比第一篇好多了,之后就进入了两篇中译英,这是我比较自信的环节,不论是带稿还是不带稿,感觉自己的整体完成度都还挺高的,甚至部分地方还能用一些出彩的表达。最后考完,觉得没什么可遗憾的,基本觉得过不了,还在想明年的话要怎么改善。
最终,2020年1月15日出成绩的时候,当时是刚吃完饭,回箱子里准备下午的会议,查出成绩的时候,都有点没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觉中彩票了一样(这也一度有些影响了下午会议的状态。。。)
没想到一次性就通过了,回想起来真是要多亏当时不刻意求过和放松的心态,要想着一定要过的考试,反而容易悲剧。
- 考试这种事,是最直白和最"无脑"的目标,这是一个更困难的开始罢了
不过,最终这还只是一个考试罢了,我也不是懵懂的学生了,很多行业高手的能力早就得到了行业机构的认可,不需要证书去证明什么,经验和知识积累也不是一个考试就能逾越的,有了证书也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从此不认真备会了,就像长井鞠子那样,即便20多年的经历,只要有一次没好好准备,就可能导致翻译输出混乱,客户骂以后别再来了。
不管是学英语还是翻译,都少不了长期的时间投入和坚持,特别是翻译,还是个perishable(会退化的)技能,涉及到嘴部发音肌肉运动,同传的协同能力,和扎实的听力和表达的磨练与沉淀等等,
今后没有考试做伴的路,只会要求更高,需要不断地勉励自己去练习和提升,向优秀的人靠齐,但考完试的好处也是有的,就是不用再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很大问题,至少可以在以后进出箱子的时候多增加一份信心和肯定。
最后,要铭谢一下在一路上遇到的优秀搭档,正是这一个个优秀的口译灵魂,让我对自己产生不满,让我想要变得更好,感谢葛、李、闫、王、廖、秦、郭、赵、牛、杨、钟、宋等等老师。
- 结束: 这一路上,庆幸自己还是那个当初热爱英语、喜欢翻译、不愿服输的“少年”
© 本文版权归 hysterica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kandeli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7-02 12:30:04
-
长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4 13:54:31
-
小林牌冲浪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22:38:34
-
Kkkkkkk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9 12:03:09
-
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30 06:11:19
-
蜜瓜一样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30 16:54:35
-
芬达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6 20:07:09
-
SAY GOODBY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5 01:45:20
-
阿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2 02:17:05
-
triswa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9 23:34:27
-
南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9 07:33:56
-
Melanie芝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21:30:53
-
送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10:45:01
-
赫豆yu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03:44:43
-
lkjhgfdsapou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20 17:08:01
-
自律的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16:53:51
-
伫听寒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18:26:06
-
笔走南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02 04:53:33
-
Forty-nin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8 00:31:33
-
八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3 15:32:27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3 13:06:14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3 13:03:20
-
Света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3 05: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