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潺潺 独自听雨也好-读《小团圆》
读完了张爱玲的《小团圆》,据说这是一部类似自传体的小说,自己也就把它当做窥探作者隐私的一个缝隙。初读觉得有点涩涩的,时空人物总是错乱的,就如同一个人的思绪,从此时,不知不觉就到了过去某个印象深刻的时点,而从那一时点,又可以牵扯出很多丝丝缕缕。有点意识流的感觉,读者的思绪也跟着作者的文字,不知不觉从此时此地,飘到某一个突然出现在脑中的某个记忆片段。初次这么认真地读张爱玲的文字,总体来说还是喜欢的,她能轻易将读者带入某种情绪,即使放下书,却难以立马从情绪中抽离。
单看故事,这是一个民国女子在大背景下的成长史,从小未体会到多少温情和爱,因而形成了有些淡漠的性格,却其实是个情感单纯,陷进去了就难以出来的深情女子。看张留下的照片,头总是微扬、总是大半个侧脸,露出长而瘦的脖颈,现在看来,可以用当下的“高级”来形容的长相和气质。但其实张也是个有女孩子气、稚气、单纯、自卑等等这些情绪和特点的女子。女子一生,最怕的是遇人不淑,一生也好似摆脱不了那“无赖人”留下的印记,甚至身后多少年,被不知多少人品味咀嚼。心疼她所遇非人,仰慕她文笔不俗,遗憾她未得圆满。特别喜欢那句“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以为下雨不来”,淡淡的语气,却倾吐出了女子对那人的小心翼翼,对那段感情的患得患失,就如同张自己所说“低到了尘埃里”。
原来,从来都是女子多深情,却也常常被辜负。张,不论哪个时代的人看来,都有足够的资本做情感里的甲方,却偏偏因为际遇、因为原生家庭对其个性的影响,做了乙方。好在读者和后世,给了她一个公正的定论,只可惜她自身却没有在75年的岁月里,没有多少真正快乐无忧的生活。也许,文字是能给她恒久快乐的事物,所以她笔耕不辍,我们,也能够进入她的文字世界里闲走。
《小团圆》原来并不是团圆,结局令人唏嘘。张倒给了现今女孩子上了一课,爱的时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尽力对你好;不爱了,我就潇洒离开,再伤心也不会回头。作为女子,应该在感情里有自己的骄傲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