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滚石迪伦百佳
原文: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100-greatest-bob-dylan-songs-65159/
已经快75岁的Bob依然没有慢下来的迹象:这位巨星(icon)正和他的老友Mavis Staples准备夏季巡演,而且刚刚发行了他第三十七张专辑Fallen Angels——这张专辑还连续获得了两个American Songbook 评选的Sinatra奖。新人们都会从Dylan发展的轨迹(catalog)中寻求灵感——从六十年代成名的圣歌(anthems)到九十年代的阴暗风格(noirish)作品并持续自我超越。他同时代的写作者们没有创作过如此众多、深刻又难写的作品(body of work):他们古老而又现代。以下是Bono, Mick Jagger, Lenny Kravitz, Lucinda Williams, Sheryl Crow 这些粉丝的评论,还有他们评选出的Dylan的100首最伟大的歌——这些只是这位音乐家的冰山一角。
100 “Señor (Tales of Yankee Power)” (1978)
Dylan说这首令人费解(baffling)而又难忘的(haunting)乡村-摇滚风格的史诗是取材于他在墨西哥到圣地亚哥的火车上看到的一个人,“他肯定已经150岁老了。。。他的双眼在燃烧,鼻孔中冒出了烟雾。”这听起来很糙(roughing)。但一开始是这个家伙要去见Dylan的。
99 “John Wesley Harding” (1967)
“我准备写一个民谣,”Dylan告诉滚石杂志的Jann Wenner“就像那些老牛仔的歌一样。。。你知道,一个真正的长长的民谣。”最后,这首歌在1967年发行的专辑中被改成了一个关于一个法外之徒的道德感的寓言,整整齐齐。主人公John Wesley Hardin是一个十九世纪晚期的坏蛋,但是迪伦与其说是(less about。。Than)描述这个人不如说是在歌颂那个破碎不堪的美国历史,这与他当时音乐风格向本土化(rootsy)的转向一致。这首歌在纳什维尔由鼓手Kenny Buttrey和贝斯手Charlie McCoy录制,是禁欲理想主义(ascetic idealism)的杰作。
98 “Corrina, Corrina” (1963)
这首歌是迪伦能将民谣放进更广泛的(wider)流行传统中(他也能反着这样做)的早期例证。这首歌曾经是蓝调和乡村的典范,数十年来被数不清的人翻唱,还被改编成舞曲。迪伦把它写成了一个忧郁(somber)的田园(pastoral)民谣,加入了Robert Johnson的 "Stones in My Passway" ,使得相思的感觉更加强烈。尽管如此温柔,Corrina也暗暗展现了鲍勃对摇滚的爱好:这是他第一次把鼓加入到录音中。
97 “Where Are You Tonight? (Journey Through Dark Heat)” (1978)
迪伦专辑的最后一曲往往是他下一张专辑的预告(preview)——比如John Wesley Harding中的I’ll Be Your Baby Tonight是乡村音乐Nashville Skyline的预告(trailer)。这首哀伤的(elegiac)Where Are You Tonight?结束了Street Legal 并提前告知了在1979年Slow Train Coming中对基督教(Christianity)的讨论。“我不能告诉她我真正想法是什么,”迪伦唱到,担心他的女人没有能力跟随他去他的“黎明时新的一天”。他到达了很少有粉丝猜到的地方。
96 “Farewell, Angelina” (1991)
这首没有收录在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中的单曲包含了迪伦最具表现力的歌词——跳舞的侏儒,金刚,斜眼的海盗,52个吉普赛人,洪水淹没的天空和把定时炸弹钉在时间之手上的朋友。它也是一个美丽的对女孩的告别曲——也许更符合迪伦朴实(literal)民谣时期的风格。这首歌大致改编于一个苏格兰民谣“Farewell to Tarwathie”,这首歌被Joan Baez唱得很火。除了原唱的抒情(lyrical hot-wiring),迪伦还加入了用来舒缓(consoling)的歪歪的(ominous)调调。
95 “On a Night Like This” (1974)
这首歌拉开了Planet Waves的序幕(kick off)——他和the Band的合作——一段热闹(rollicking)激昂的旋律。靠一段向前的节奏还有一个酒吧手风琴推着他向前,迪伦听起来有点眩晕而不能直接全部说出来——尤其是当他告诫他的爱人去“加热下咖啡”。想象conjure一个被雪覆盖(snowbound)木屋的场景,这首歌回到了 Basement Tapes 的日子
1 “Like a Rolling Stone” (1965)
这首歌里的嘲笑是显而易见的(something to behold)。Elvis当然这么嘲笑过,这首歌的嘲笑在于如果你注意到歌曲的标题,鲍勃当然也注意到了。但是他的嘲笑让葡萄变成了红酒。
这是流行音乐的耻辱(black eye)——他们之间的嘴炮(verbal pugilism crack)把一代人的写作弄的破碎不堪,听者也是听得云里雾里(leave the listener on the canvas)。滚石乐队是第一个偶像破坏者(iconoclast),他们用伟大的声音和破坏(vandal)开创了摇滚时代。他们是迪伦心中的耶利米,圣人一般。攻击过(rail)国家共同体话语(body politic)的虚伪之后,他开始攻击更熟悉的敌人:上流社会,认为“已经成功了”的上等人。他没有把这转化为自己的伪善——这是后话了。但是我们与他们在他早期的专辑中不容易区分。这里他就开始攻击这样的人:拥有更优越的价值观似乎具有更优越的位置。
六十年代确实是在闹革命,但有些人在格林威治村甚至搞了一个断头台;换了个很适合他的卷发发型也开始了这个想法。对“滚石”成堆的歌词、意象、愤怒和不满十年后很容易地转移到了音乐形式上,比如朋克,垃圾摇滚和嘻哈。看着歌词里的人物,你会问“她究竟有多快从上流社会沦落到吃垃圾桶?”也许只是对未来的匆匆一瞥,也许是只是科幻一样的虚构,一个剧本凝缩改变而成的东西而已。
成为迪伦很难,呆在他身边也很难——他不停对一切人和一切事物眨着眼睛。但真正伤人的(mischief)是他刺耳(ear-biting)的挖苦“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我最喜欢的一行是blabla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