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冬雪,它叫燕京
这是2019年的最后一站,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我最后的告别,对那已经走完的一年。
再见,2019。

12月初,我在默默计划新的行程,年底几个月的低迷气氛让人憋气的很,我急需一场出走来平缓那紧绷的神经。
“去不去北京?“朋友突如其来一个“入场券”。
“行吧。“花了3秒思考下请假问题后果断答应,其实去哪里这个问题在当时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我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城市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个星期后,我俩踏上了去北京的高铁。一直到我安稳的坐在窗口看外面的景色飞快的后退消失,“北京”才真正登录了我迟缓的脑海。
我这一站的终点,是北京。
这时候这个结论才算真正让我确认实况,不得不说,这反射弧慢的又创下了自己的历史新低。
Day1:杭州——北京——前门大街——国博

由于这两年关于北京天气的报道总是差强人意,导致我对北京天气的标签一直是“雾霾"“干涩”“灰暗”等,但当时一下车,我就被眼前清爽干净的蓝天白云惊了一下~空气干爽通透,天空蓝的透着一股子鲜活劲儿,四个半小时的困乏顿时烟消云散。
彼时,我确定,我会喜欢这个城市。


12月的北京,让一个南方人见识到了北方完全不一样的寒冷,比起杭州的湿冷阴气,这里的冬天让我第一次直观体会到什么叫“风吹的你脸疼“~文学源于生活真的是杠杠的现实,这么多年没屈服在“南冷”的我,在北方把围巾帽子秋裤都装备上了。
南方的暖气叫享受,北方的暖气叫生存啊~
下午就着蓝天白云,晃荡到前门大街,随便在其中一条小巷里找了家清真馆子吃上了在北京的第一顿。
分别点了炸酱面,爆肚和牛肉饼。很遗憾,除了热乎乎馅料饱满多汁的牛肉饼,其他两个我都没get到美味,不过应该是个人口味问题,我对北京这里的花生酱和蘸料不是很感冒,炸酱面的酱有点偏淡,不是想象中浓郁的鲜甜口,我吃着有点不到点儿上,朋友倒是吃的很香~(PS:中间插播个有趣小事,菜单上有个类似地瓜炸一下的点心,我们随口问了句是甜口蘸糖么,服务大叔用匪夷所思的语气奇怪的看着我俩回答:这咋能是甜的呢没人这么吃,蘸蒜汁儿的~我和朋友都笑死了,我们那儿对这种菜都是默认甜口的哈哈)

吃饱喝足,拍拍肚子顺着前门大街慢慢逛去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
说到这里,请允许我为国博善解人意的夜场设置(微信预约夜场,17:00-20:00可入馆,21:00闭馆)来个海豹鼓掌~我真心希望各大博物馆都能学习一下这个,对我这种一逛博物馆就忘记时间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大福音。
国博面积很大展品也很丰富,被我列进“可N刷博物馆列表”。绝对可以认真泡一整天~我逛到闭馆还意犹未尽。
PS:因为前台的讲解机租借到5:00截止,所以后来我下载了“智慧导览APP”,支付40元购买讲解服务。手里能少拿个机器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很多博物馆提供微信公众号讲解服务这点我个人是真的很喜欢~



逛到闭馆出来,被北京冬天的晚上冻的脸疼,宽广平整的大街上人很少,心满意足的坐地铁回酒店。

Day2:天安门——故宫——王府井大街
第二天的行程当之无愧的安排给了我的另一神往景点:故宫。
说到这里实在不得不让我想起刚来北京的前两天,让我一度陷入绝望的“食物黑暗”里,这天的早餐对此印象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力,让我几乎对“北京美食“有了很大的误解。
北京天兴居(鲜鱼口街店)被永久拉入我黑名单了。

除了小米粥,其他几乎都让我怀疑人生,肉包皮厚肉干,炒肝有种感觉没处理食材的膻味儿,干硬酸涩像是放了很久的糖火烧只咬了一口,都是廉价糖的味儿。。。这顿早餐真的是让我非常非常非常失望。
出门后不信邪的在一家看似人很多的小店买了焦圈儿,厚重的油感也让我浪费粮食了(绝对不支持浪费粮食的行为)

不过还好虽然早餐不合心意,但美丽的故宫安慰了我,一天都在内心鼹鼠叫:好美!骄傲!


故宫的整体建筑气氛给我的感觉是“威压浓重”,砖红色的墙高高耸起,将天空切割成大小不一的方块,它与明黄色的顶之间形成的颜色冲击在一片空旷里格外肃穆。
置身其中,我经常想象如果一个人沿着宫墙前进,两边是砖红色高耸的城墙,四处无人一片寂静,只有自己低头走路的脚步声,那会有一种不敢发声的压力萦绕在心头。
慢慢从正门进入,踏着岩灰色的石路向里走,被一种皇权的气势慢慢包围过来,越前进感觉心里越有压力,角角落落都渗透着一种“皇权至上”的感觉。(PS:各种符号象征也充满迷人的文化意义,觉得古人真是非常有想象力~)





如果时间允许,我真的建议别错过珍宝馆与钟表馆,我真的一路“哇~”的走完的,其工艺鬼斧神工,奢侈至极的感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满目的“盛世荣华”。



从故宫出来,直接爬上景山,从上面俯瞰整个故宫全貌,满眼的惊叹。难以想象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多少故事,又有多少悲欢离合。每一处都有它的故事,朝代变了,主人变了,唯有它,只是静静的观看历史,静默是它唯一的态度。
同样想二刷的地方。(PS:门口的角楼咖啡厅。。。。专程来了三次都长队,最后直接放弃了,哭)

早上9点进宫,临近下午5点出来(我能说我其实还没逛够么,只是腿是真酸了),终于终于开启了我真正的“北京美食”之旅,这开关总算是按到正确的了,眼泪都要飙出来了,在故宫东门路北的东门烤鸭店(故宫一店)吃上了好吃的~毕竟,当时已经对食物不抱任何希望。。。

打开食欲的第一顿~油而不腻的北京烤鸭肥瘦刚好(点一只的话还送鸭架的汤还是粥,但是我朋友说一只绝对吃不完的,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半只两个人刚好),颜色诱人的豌豆黄口味清甜,口感绵密。冬天里清凉的桂花杏仁奶滑溜的像冬日早上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面~而本来只是随便点一下的京酱肉丝却是这顿饭中突然杀出的黑马,意外的合我的甜咸口,用薄薄的豆皮包裹着吃,特别幸福~
吃完饭后去附近的王府井大街遛弯消食了一下,王府井就是挺普通的商业街,和各个旅游城市都有的步行街差不多性质,我们随便晃了圈打个卡就踏着夜色结束第二天的行程辣~
Day3:颐和园——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后海夜游
此次行程的幸运值,感觉在这天达到了顶峰,我居然有幸能体会到“雪中游园”这等好事。
漫天飞雪的颐和园, 就像紫禁城里雍容华贵的美人,脖子上是最洁白柔软的狐狸毛围脖,身上是低调秀美的服饰,就那么静静地站在一片洁白中,微笑尽是温文尔雅。
没有哪一刻,比此时更适合叫这个城市:燕京。











颐和园的红与黄,在白雪中有一种肃穆和沉静,站在高处,看着漫天飞雪,心中一片苍茫。
这种美,像一种克制。
无法言喻。
我们在雪开始下的时候入园,看见了最美的雪中颐和园,然后又在人流量开始增多的时候离开,一切都恰到好处。
颐和园出来,我们去了美术馆后街的北门涮肉(美术馆店),吃上了心心念念的老北京涮羊肉,鲜切羊肉是真的价廉物美,要是碰上真的很喜欢吃火锅的人估计一个人就能叫上5盘以上,把火锅吃出自助餐既视感哈哈~


北京的花生酱虽然我不感冒,但是麻酱真的我要万年打call~那个甜香的醇厚口感,配上酥脆轻薄的饼皮,秒杀了我之前吃过的所有点心呦~~~我在北京四天可能涨10斤吧,但我心甘情愿哈哈~

南锣鼓巷也和任何旅游城市都有的步行街之类很像,比如苏州的七里山塘~随便逛了下,吃了点甜点,就慢慢晃过烟袋斜街,最后在后海溜达一下就回去了~
话说北京的点心店买东西那个份量真的好豪迈啊,我和朋友总是被鄙视,因为我们总想“这个买几根,那个买几根可以么”,然后被鄙视“我们都是称斤卖的”,有一次想买“一个”包子,也感觉被打到了鄙视链的最底层。。。。。。


Day4:恭王府——城际高铁——大兴机场——杭州
四天时间就这样在我乐不思蜀的逛荡中溜走嘞~最后这天的恭王府行程其实是临时起意,只想在这样的爽朗天空下找个地方发发呆~当然,没有去错地方,是个别致地儿~










恭王府出来,陪朋友去赵府街国营副食店买她心心念念的28酱(所谓28酱是芝麻酱,由花生和芝麻按28比例调和而成),不大的门店,一看就满满国营风,扑面而来的酱香味儿勾的我最后也买了一罐子28酱当礼物带回去,那个酱是在一个大缸里加热搅拌的,服务人员现捞现装罐,可以自带容器或者买它家的大玻璃罐,我记得连罐子带酱我买了一大瓶,只要30不到,相当的良心了~喜欢吃的人很适合背回去拌面或者当蘸酱,除了重没毛病哈哈~
提着很重的酱,午餐我直接大众点评搜了家附近的小店,准备吃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的卤煮火烧~店名是强仁居小肠卤煮火烧,味道不错~有很多本地人来吃,隔壁有一桌可能聚餐的大爷大妈直接十几个一大桌,北京话溜溜的聊天,我一边吃一边和听节目一样乐死了哈哈~北京人讲话真的很风趣~不是故意偷听,是店面小距离近,他们又聊的实在high~



吃饱喝足后,我们开始踏上归途,这次因为朋友很向往大兴机场,所以就陪她坐城际高铁去打卡一下这个“网红机场”了~真的挺大气现代的,就像个大型商场。






2019年的末端,我好好的说了再见。
2020年,希望一切都好,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我爱的人。
珍惜当下,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