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帘香檀 二十二 离猫李义府之上林多少树
锦帘香檀 二十二 离猫李义府之上林多少树(作者:江西省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亦名绿竹,亦名若兰,无党派人士,无宗教教派人士)
二十二 离猫李义府之上林多少树
“哪里来的狸猫儿?”
“欺负人的,说甚麽?”
“吾道小狸奴也。”
“就这般样底言猫儿。说道狸猫儿,初唐、武周有个典故,相关《大云经疏》谶讳,也算得准。你可晓得?”
“怎生说?”
“当载则天皇后欲登帝位,就有的《大云经疏》。敦煌写本《大云经疏》(斯六五0二号 大云经疏)(敦煌宝藏 第47册 500页)““离猫为你守四方”者,《易》曰:离者明也。位在南方,又是中女,属神皇南面而临天下,又是文明之应也。猫者,武之象,武属圣氏也。”
这里“离猫为你守四方”。你可知离猫者,指何人也?”
“吾知《旧唐书 卷八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李义府》高宗将立武昭仪为皇后,义府尝密申协赞,寻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爵广平县男。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此处史书载唐“高宗将立武昭仪为皇后,义府尝密申协赞,”是言李义府于武则天封后之事,居功甚伟。难不成离猫者,李猫也。离猫即李义府不成?”
“此你说的。
《册府元龟 卷八百四〇 总录部 文章第四》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初应进士。举刘洎、马周荐之太宗。令咏乌。援笔为《诗》曰:何惜邓林树,不借一枝栖。太宗喜曰:当借卿全树,何一枝也。寻除监察御史。
唐刘肃《大唐新语 卷七 知微第十六》亦记此典故——李义府侨居于蜀,袁天纲见而奇之,曰:“此郎君贵极人臣,但寿不长耳。”因请舍之,托其子曰:“此子七品相,愿公提挈之。”义府许诺。因问天纲寿几何,对曰:“五十二外,非所知也。”安抚使李大亮、侍中刘洎等连荐之。召见,试令咏乌,立成。其诗曰:“日里飏朝彩,琴中半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太宗深赏之,曰:“我将全树借汝,岂唯一枝。”自门下典仪超拜监察御史。其后位寿,咸如天纲之言。
《全唐诗 卷三十五 【咏乌】李义府》载此诗云: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一作多少)树,不借一枝栖。
纪事云。义府初遇。以李大亮、刘洎之荐。太宗召令咏乌云云。帝曰。与卿全树。何止一枝。”
李猫李义府者,即唐太宗文皇帝之时,应进士。举刘洎、马周荐之太宗。令咏乌。援笔为《诗》曰“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之李义府也。其风采之都,大率类此。”
“原来说的这个。”
“《全唐诗 卷三十五 【堂堂词二首】李义府》
镂月成(一作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懒整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晏几道三十一首 鹧鸪天五首》
其一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处李义府之“镂月为歌扇”,可见北宋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之音也。
又有《全唐诗 卷八百九十一 词三 【南歌子】温庭筠》
之七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李义府“懒整鸳鸯被,羞褰玳瑁床”,则可见温庭筠“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之意。
斯所谓唐时余音,至五代两宋,绕梁不绝。”
“那这般样说来,小猫儿岂非唐太宗文皇帝、唐高宗时期即言之曰?”
“自然。
《册府元龟 卷一千 外臣部 亡灭》高昌麴文泰贞观十三年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脱略无番臣礼国中署置官号准我百僚称臣于人岂得如此今兹岁首万国来朝而文泰不至增城深堑预备讨伐日者我使人至彼文泰云: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高昌》(贞观)十三年,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脱略,无籓臣礼,国中署置官号,准我百僚,称臣于人,岂得如此!今兹岁首,万国来朝,而文泰不至。增城深堑,预备讨伐。日者我使人至彼,文泰云: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
此处唐太宗文皇帝引文泰之言,以鹰、雉之喻,猫、鼠之比,自然乃小猫儿也。以此处所言猫游于堂,为得其所。自然非于山中方称王之大猫虎也。
《旧唐书 卷八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李义府》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柔而害物,状貌温恭,嬉怡微笑,此狸猫儿之小狸奴也,岂大猫虎乎?自然小猫儿。
故谓,至少唐太宗文皇帝、唐高宗皇帝之时,捕鼠之小猫儿常见之也。离猫、李猫,状貌温恭,嬉怡微笑,柔而害物,又曰猫者,武之象。自然唐高宗、武后一朝,宫中常养小猫儿,即常养小狸奴也。”
作者:江西省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亦名绿竹,亦名若兰,无党派人士,无宗教教派人士,作于2020年1月15日,于江西省九江市区自住居屋之小小燕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