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汉教育辅导博士申请学生的一些心得~

背景介绍 曼彻斯特大学 分子生物方向研究型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方向博士

1. 在曼汉教育如何帮申博学生选择学校和导师?
首先给我的学生,从他们的CV可以看出他们背景、经历、在本科期间的知识储备、英语水平。然后通过他的背景给他看学校、看实验室,要注意一点误区的是稍微次一点的学校,也会有很好的实验室。所以不要过分依赖排名这个东西。
其实phd就是混圈子,看导师在业内是否有名,是否有学术水平,是否是大牛,实验室的水平是更重要的东西。
对于学校的选择基本是和学生沟通一下,在学校方面有没有自己的意见。老师给一个范围,学生给一个范围,两个人看一下交集的部分,去选择学校。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学校和实验室。
比如学校背景啊,知识背景啊等稍微差一点的学生,那我觉得特别好的学校像G5就没必要考虑了,首先难度会比较大,其次你是在浪费时间,我不会去膨胀学生的这个想法。但是这个时候你就要和学生去聊,她读这个phd的初衷是什么,她以后是想做什么,想要在phd期间接触哪些东西,然后再进一步的再和她去定位。我印象最深是我带的第一个学生,她的背景比较差,但是定位很高,一开始就说想要看G5的学校,我都没法说不行。但是想后续会帮她找准定位。因为英国申Taught master和phd完全是两个概念,Taught master的申请难度是比较低的,但是phd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英国,Taught master学校有学校的考量,他会根据申请的人数去划定这个大概范围,所以宽松一点也很正常,所以一些学生可以申到像UCL这样的也正常,对他来说挺好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态可能会有一些不对,在自己申博的时候,会想自己master都在一个很好的学校,那么phd就要去更好的学校。这时候,就要用现实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定位,跟他一起聊,聊专业,然后他会很快明白自己还欠缺很多,能够想到自己在申很好的实验室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压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找回自己的定位也非常的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我去和他聊,然后挖掘他已经有过的经验,经历。然后一起找到一个相对适合的方式、学校和层次、实验室。
2. 在曼汉教育如何去帮助学生?
接到这个学生之后,你肯定要从他的CV里去了解他,他到底做过些什么,大概的背景是什么,他专业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需要衡量的点。就我接触的来说,国内一些普通的一本大学,他的本科知识储备水平不一定那么扎实的。这个了解很关键,自己要衡量,对学生要有一个定位,当然这种定位可能是不准的,所以作为辅导老师,我就会去和他聊,聊各方面的知识点,让他也对自己有个了解,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强,哪些方面比较弱。像我们商业医学这种方面知识点很多,很难有学生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你要去和他聊,看他掌握的知识水平是什么样的一个层次,这样聊完之后,学生比较知道自己和老师的水平怎么样。会省去一些沟通的困难,有助于后期的推进。
其实多去聊这个东西,既能让学生学到一些东西,也能让他提前感受一些学术的氛围,也能让学生加强对导师的信任感。通过这个过程,导师也能够分析出来,学生的类型。其实在开始后面之前,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和学生进行这个过程,去弥补他欠缺的知识点。
然后定位清楚了,就是帮学生找相应定位的学校,如果以英国为例,在前20看。各方面很好,就往G5去看。其实G5和其他学校还是差别很大的就好像有一个我帮学生套磁G5的时候那个导师直接说,你是中国学生,没有读master,不能直接读phd。所以我觉得大部分学生不一定要把目光放在这么高的学校上,因为有一些学校也有很多非常非常好的实验室。就好像我辅导的一个同学,她曼彻斯特大学那个Offer应该是没有问题,她实验室那个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不一定比G5差,业内很厉害的老板。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不用去看学校,在此之前应该给学生做一定心理建设,在申请之前要和他说这些东西,而不是应该只看排名,包括以后的职业规划。
然后后面就是套磁,我套磁是花费了我最多精力的部分,因为像我们这个学科,不能盲目的写一个RP就去套,因为RP可能会给到老师一个更容易拒绝你的理由,如果这个导师不想要你,很有可能你RP的方向和他不一样,他就直接拒绝你了。最好的情况是,觉得学生科研能力很好,想要争取一下,一般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说这个学生还可以,但是她的研究方向和我不同,好心的导师会劝学生换一个相关的导师去做。还有就是本来就是老师可要可不要你你做的东西又完全和我不一样,那我肯定不一样。这种肯定不行,所以你不如换一个高水平套磁,认真去看实验室老板近几年在做什么,可以去看好的坏的,要有批判性思维,把握好度,在套磁信里提出来。套磁后我会分析老师的回复。然后帮助他面试。
3. 在曼汉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定题
这是要交流的。如果说是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一定要沟通。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同学,本科学的基础医学,对以后做的方向是没有太多的经验的,她做的那个课题我正好比较有经验,学生一开始就说自己要做这个,这种状况下学生比较有能力和想法,我会帮助他去做他想要的方向。
4. 有不清楚自己研究方向的学生?是如何引导的
因为很多学生背景可能不太好,他们在研究上没有太多经历和经验,基本不知道做什么。举个例子我辅导的有个学生,知识还不错,本科学的比较扎实,但是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是有一个思路非常的对,他想要做比较能出成果的,比较容易发高水平文章的学校,我们就给他介绍了一下,哪些哪些比较热的方向,交流了很多,我还会和他说选择哪个方向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研究状态等等。等他自己做了选择再去做这个事情。其实对于引导这个词其实也不是这么说的,作为他们的导师我必须对整个专业领域的划分熟知,整个行业也要都知道,因为读博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决定必须学生自己来做,所以我的事情不是引导,而是把这未来各个领域的情况给他讲清楚了,让他自己去做决定。

5. 擅长的领域,目前有没有什么比较热门的方向。
神经科学、人类脑进化、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学
6. 当一个课题发文章会比较快,研究周期比较短,还有一个是比较前沿,但是研究周期会比较长,会给学生推荐哪个方向
看学生和实验室的水平。发文章快慢跟实验室的水平非常相关,实验室一般都有自己的策略和节奏。只要实验室水平够高,文章水平一直都高。并不需要去考虑研究周期的长短。
7. 博士导师看中的点和学生存在的误区
导师会看重的点:
(1)学生背景知识储备、知识水平
(2)英语水平非常重要
(3)还有就是到底有没有真的认真的在研究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方向的研究。
(1)除了认真的态度之外,在科研上有没有一个独特的见解或者说是批判性思维,可以挖掘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是很宝贵很难求的特质。像这种情况是我的学生我就会多帮他们一点,尽量会更多的和他们去沟通交流,然后培养,因为他们很多是刚毕业,这种批判性思维完全不具备,那么在他们不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不要百分之百相信。
(5)执行力。不是导师看的是我们看的,因为很多学校的职位,际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决定了后续的RP什么都要做起来,不能一直拖。
误区:越是水平高的学生,他可能会很有自己的想法,一开始都会有一些误区。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和他达成统一。
在曼汉辅导的学生拿到了G5,巴斯,曼大offer,也希望帮助到自己DIY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