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的“神来之笔”

热播剧《大明风华》已近尾声,即将收官。开播以来,网上热评不断。吐槽的说剧中人设有违史实,剧情与片名不合,包括服装造型、台词配音都成了吐槽点。点赞的说,老戏骨演技精湛,新秀的扮演也可圈可点;某官方网站还推送了重头文章,评述人物“成长感”,以示肯定。在诸多亮点中,我以为小太监喜宁,在朝堂上为了鼓动英宗出兵瓦剌,跪地大喊的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堪称“神来之笔。”

说它“堪称神来之笔”,在于其本不合情理而是编导的刻意为之,让一个生活在570年前明朝宫廷御膳房杀鸡的小太监,穿越时空,仿佛“战狼”附体,成了当下口水炮、键盘侠的代言。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这句“气壮山河”的呐喊,不仅没有因“惊了皇上圣驾”,而被治以“咆哮公堂”之罪,反而受到同是愤青”的小皇帝的赞赏,视之为可用的民心士气。于是,上下同仇敌忾,皇上御驾亲征,明军威武出兵。可叹遭“土木之祸”,50万王者之师全军覆没,皇上自身也成了“瓦剌小丑”的俘虏。


随皇上蒙尘的小太监喜宁,立马改换门庭,另寻新主,成了瓦剌首领也先膝下的“一条狗”。此刻的喜宁,翻脸比翻书还快,对昔日的“皇上”泼水戏弄,极尽羞辱之能事。继而为新主子不断出谋划策:先是献计扒去囚虏皇帝的上衣,阵前示众刺激明军;后又怂恿也先“咔嚓”一下把太上皇“剁了”(这声“咔嚓”可是延续到了数百年后阿Q对杀革命党的“遐想”),造成大明的内乱,乘乱“挥兵打进去”……俨然成了瓦剌人的“狗头军师”。
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在喜宁又为也先献策假谈判之名,行谋夺城池之实时,要“咔嚓”别人的人,最终落得个被“咔嚓”的可耻下场。
喜宁终于由“愤青”成了真正的“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