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我只喜欢一类人,他们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刻,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不屑一顾。——杰克·凯鲁亚克
这是一个拖欠了太久东西,从29岁的最后一天,到2019年的最后一天,再到己亥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此时此刻,最后直射的阳光也终于告别了办公室。
有的东西拖得太久,反而久病成医——当然这么说起来一副伤痕文学的做派。想来自己也是奇怪,每当到“应该”喜气洋洋的时刻,反而常常是自己最喜欢独处最低落的时候“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甚至享受这种本真的状态。在办公室的最后两天,其实也没什么做事的心思,偶然看了弃了很久的暴走大事件新年特辑,看着不断跳出的疫情信息,突然想起很多个琐碎的小事,很多晚难眠的瞬间。这些东西像龙卷风一样狂暴旋转,留我在中间,却好像听到了无声的惊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4614170?p=4
(暴走的年度回顾,从1分的时候开始) 三十而立。我不知道立的含义,孔老夫子云“立于礼”,那礼又是什么。@小南姐姐 在朋友圈中提过:“由猝死这件事想到,前几天刚刚在感慨克拉考尔的毒辣。哪里有什么新兴中间阶层,只不过是社会结构改变导致剥削场景从农田转到工厂又转到办公室而已。雇员阶层,尴尬地在无产阶级状态下生存,又有着资产阶级心态,在文化工业提供的假象里精神避难。社畜的生存状态,从魏玛共和国到如今都不曾变过。”所以我太难了成为流行语,其实没什么好意外。这一年,最常和好友交流的有两句话:"工作只是工作",和“你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初入行时候鸡血满满和好奇心,其实都是忘我探索的一个表象,实质是"I can do something"的本心,和一点“I can be somebody”的愿景。
而社会这个最好的大学,用王小波的话说,随心所欲的锤骟每个人。并不是指责世界多么黑暗,控诉领导多么无知和权力如何恣睢,而是这就是真实而复杂的世界。客观的存在并在乎主观的判断。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片面理解成物竞天择也不是不可。对生存的追求是自然的法则和运行的动力。
但其中让自己无奈和痛心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链条上做很符合个体利益的决策,一层层传递成巨大的悲剧。我当然知道decentralize decision一定会导致unefficiency,但看着这样的惨痛的结局,情感上仍然难以接受。那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有亲人有朋友,有病痛有恐慌,有焦虑有期盼,有后悔有怨恨。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努力被辜负,多少人的牺牲变得悲壮,又有多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被牵连的人们。诚然这是人祸更是天灾,更诚然这里面大概率不乏“无知者无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达尔文奖候选人。我知道文明和进步都背负代价,犹如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苦痛,但我仍旧希望,这个世界会好一些。南方周末今年的新年献词,影响和文笔都大不如前。但我还是认同今年这段:
这一年,大到世界、中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仿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你在屏幕上笑说一句“我太难了”,可知屏幕下有多少含泪的共鸣?
但共鸣不代表屈服,更多的是相互理解与支持。我们一次次看到,无论笑与哭,在直面考验的身影里,总藏着你的勇气与韧劲。
你是谁?你就是你所经历的一切。你面对考验的抉择、你挺身而出的担当、你的用力与坚守、你的鲜血和热泪,它们连成你的人生轨迹,造就你的真实存在。面对考验,你要么扼住命运的咽喉,要么被命运扼住咽喉,所以,你不能后退、不能屈服,而要努力奋斗,甚至起身战斗。你当然会疼痛,甚至会受伤,但绝不会让让自己后悔。因为你懂得,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
这段话让我想起来纪伯伦那本书的名字:《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悲观往往正确而乐观往往成功,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当然不是唯一正确的人生观,但毫无疑问和爬满虱子的长袍共处时,这是一种很可以采用的人生态度。
一年过去,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不断改变的只是自己对内对外的认知。世界是如此幽深复杂,我也同时接受太多角度和理念,所以敏而不决,谋而不断,两头靠不了岸仍旧是自己的问题。曾经敦促自己,不要有那么无用的情绪。可想想自己的动力和情绪只是内核的一体两面。这一年,我做了很多事,也有不少错事和遗憾,有不少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但我还没有投降。更何况,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有幸认识很多美好的人,有一些美好的希冀。
奥利给!
刨除感情的歌,今年最喜欢的是《no fear in my heart》和《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而恰好,这两首歌都被做成了土味MV。前者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4614170?p=2 7分之后,后者在此https://v.qq.com/x/page/s090241fmft.html
借用耳帝的评论:
这是一首令人热泪盈眶的燃烧的丧歌,让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感受在歌中共存,暗无天日却光芒万丈,压抑苦涩又热血飞扬,混沌未凿的世界却敲响了末日的丧钟,而梦的想象却飞出了天际。”“那些土味视频中的压抑的灵魂,那些渴望解脱与自由的人,可压抑太久一旦抛下羞耻豁出去,像是某种召唤,呈现出的却又是滑稽的模样,这令我难受,也让我感动。
我推荐大家来看这个视频,我认为这就像是我所想象的这首歌的MV风格,这就是这片土俗大地上的声音,悲喜交加,也有人说,“这就是生活,平凡中也需要怪诞的爆发。
另外还有一首最近挺喜欢的《夏日终曲》。同样借用耳帝的评论:
你或许在生活中认识这样的一种男人,他一边真情流溢,一边贫嘴贱舌;一边实心实意,一边口是心非,他嘴上拒绝煽情与肉麻,他的真情必须要以一种吊儿郎当的方式来呈现,然而事实上,越是如此强调自己的逢场作戏,就越是让这首歌有着一种反向打动人的力量。彭磊同时也说,每次站在这舞台上哭完回到家之后,就会纳闷自己为什么要哭,这是在干嘛,他内心丰富又头脑清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像是格非说过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最美的关系就是表面上最浅尝辄止的一层,这是绝大多数关系的安身立命之所,一旦深究,里面的东西大多不可推敲。我想彭磊懂得这种真相,所以才会下了台、回了家之后谁也不认识,会觉得自己的感动莫名其妙,还会互相拉黑。
但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形成并非全都是美好、和睦与光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有大量的相互不满、愤怒、忍耐与阴暗,哪怕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如此,但却也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碰撞,就像这首《夏日终曲》,最后一段仿佛在一场迷幻又猛烈的暴雨中拥抱与舞蹈,所有的东西都在这倾盆大雨中混为一团,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一时冲动,什么是地久天长,有的就是和你一起,一起唱这夏日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