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个人记录|2019年读书报告
2019年12月份本以为是个悠闲的年末,谁知被好多事情占据,一直拖到现在,打算好好总结下今年的读书成果。不得不承认,读研以来读书更加认真了,可能也因为时间宝贵,在面对各种学术书籍与感兴趣的书籍时,会下意识的做出“优先阅读”的选择,想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吸取知识,同时也想保证读书的质量。
今年读了29本书,年初时定下的目标是2019要阅读30本书,但走到年末,也渐渐觉得不要被所谓的数字束缚住,保持好阅读的习惯以及多思考、多总结更加重要。下面是今年读到的比较喜欢和印象深刻的8本书。
PART 1 传记、历史、政治类
1.《邓小平时代》
这本书相对来讲有点长,但是作者的叙述非常清楚,以邓小平为主线,对于国家的进程与历史发展有比较深入的记录。整本书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如果对中国现代历史、中国政治等比较感兴趣的话,相信你会喜欢上这本书。暑期时在台湾有短暂地学习过一段时间,有详细了解两岸从封闭到开放的艰难过程,正好结合19年以来的香港近况,配合阅读这本书,对于国家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政府宏观层面的考量,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历史中的一个小点,却也在见证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在想要做出评价和定论之前,也需要多多思考背后的逻辑,在考虑大格局时,也不要脱离“附近”与周遭实践。
2.《现代日本》
作为一个资深韩剧、韩影以及韩星的关注者,比较而言,对日本的历史不太清楚,这本书称得上短小精悍,让我对19世纪以来的日本历史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国家认同一直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也看到了在这背后的许多细节,打破了之前的不少误解与刻板印象。2019年下半年有幸听了几场日本学者的讲座,结合此书,更加理解日本从20世纪经济腾飞到现在面临严重老龄化,与“离乡-回乡-离乡又重新寻找乡村”的乡村新发展路径,但也对未来所谓“空心迷茫”日本的发展产生疑惑。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某个高中暑假,历史老师布置了阅读这本书的假期作业,可我买了以后硬是拖到要写读书笔记才认真阅读,在翻阅文献的时候可以看到许多对此书的争议与质疑,但撇开部分事实争议,对我这种历史知识相对薄弱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脉络与框架非常清楚,从四个方面很好地梳理了历史,中国各个朝代的制度十分复杂,我们必须在具体情况和系统内去理解与评价,“制度重在建立而不是推倒”。最后也推荐配合《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一起来阅读,方便厘清官僚制度与科层制的区别,也可进一步思考中国古代是否真的存在科层制。
PART 2 社会类
1.《江城》
何伟的这本江城算得上我2019年读过的书里的前三,我其实是个很懒的人,却也认真做了不少笔记,写了一点思考,把我看完以后写的书评也放在这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043872/
由于之前学社会学的缘故,对于这类书籍向来是会更加感兴趣,何伟的笔触相对中立,语言描写细腻独特,李雪顺的翻译也相当优秀,值得花时间读一读。作者“跳进又跳出”,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融入涪陵这样一个内陆小城,却又在所谓“融入”以后意识到自己的剥离,有些东西变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这样一种拧巴、撕裂甚至是矛盾的状态会引起读者内心十分复杂的情感,我们跟随他的记录与他一起经历这一切,但也随着记录的结束把一切都留在了涪陵。
2.《82年生的金智英》
之前还没有中文翻译版本的时候,有在韩语老师微博里看到过零星的翻译,当时就非常想看这本书,无奈韩语水平不够就作罢了。“你我是千千万万个金智英”,书不算长,一口气看完了,可是看完以后特别压抑和难受,有很多想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作者对日常点滴的描述堪称经典,“ME TOO”运动之后,国内女权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提高对于歧视和侵犯女性的词语和行为的敏感度与区分度。
PART3 健康、理财类
1.《肠子的小心思》与《范志红谈怎样吃最安全》
秃九的读书分享里推荐了这本书,作者很幽默,读起来很有意思,这两本书更多是科普和生活指导,属于读起来轻松的类型,可以记下很多生活小知识。
2.《小狗钱钱》
2019年算是我的理财意识崛起元年,“开源节流”首先从意识上做出改变,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2020年希望增加点理财实践。
最后是希望2020年也继续保持读书的习惯,多读好书,多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