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命中最难忘的过客
查看话题 >网易·六年[六]
【游戏策划入门】
今天在家休息,吃完午饭之后坐在沙发上觉得腰有点疼,就躺到床上去了,然后再睁眼就是晚饭时间了。
吃完晚饭本来是想出门去拿昨天配的眼镜,但是想到今天还没有更新,就放弃了出门,开始码字。
上回说到转岗做了策划,但其实当时对策划要做什么,怎么做并没有多大的概念,这次更新就来说一说入行的故事。
上一篇文有说到,当时在做的是一款类似智龙迷城的转珠类消除游戏,在我加入的时候已经做了一年有余了,整个项目组一共二十人不到,大家围了一圈坐在7楼B区的小角落里。
策划一共四个人,当时觉得四个人不少了,有什么事情都能有商有量的,但后来发现如果要做一个中型体量以上的手机游戏,四个策划可能还是不太够的。
好像大部分新入行的策划,如果加入的是一个已经开发了一段时间的项目,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职业生涯的——“你觉得这个游戏有什么地方可以优化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含,一方面可以让新人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对游戏进行具体的优化,经历从提案到制作,再到优化的完整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新人对特定游戏类型的熟悉程度,如果不够熟悉的话就容易出现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的情况。
现在看起来,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不论是智龙迷城还是CandyCrush的消除模式,理解都不够深刻,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上能够依赖的就只有经验和直觉了。
从经验上来看,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只有智龙迷城这一款游戏,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来智龙迷城本身在国内并没有获得严格意义上的成功,其中有代理的原因也有游戏本身的原因,二来模仿智龙迷城的游戏在2013年就有不少了,即使在手机游戏还没有太多选择的年代,也没有一款能够有代表性的市场表现。所以在玩法设计、关卡设计和数值设计上,我们首先需要对照智龙迷城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然后考虑优化的事情。
我策划生涯做的第一个方案,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虽然做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方法论)。针对智龙迷城的消除画面表现,我觉得我们还能在此基础上做升级,所以就进行了消除成功画面表现的优化,加入了一些特效使得消除成功的成就感稍稍强了一些。
现在看起来,如果游戏真的上线了,这个方案的贡献可能仅仅是留存上的一丝丝优化,但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体验到游戏制作的全流程,这个简单难度的方案看起来还是挺合适的。
从直觉上来看,游戏存在的问题会更多一些,其中比较要命的就是上手难度问题。
转珠类的消除模式相比休闲类的三消游戏单次操作上自由度更高也更复杂,玩家的学习曲线不够平滑,更常见的情况是可能很长时间都不开窍,但是开窍之后就能很快发掘到游戏的乐趣。另外在游戏内也没有合理的教学途径,帮助玩家慢慢熟悉玩法。
同时,这类游戏对玩法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关卡的数值难度,对玩家来说实际的通关数值压力和一同而来的心理压力都会比休闲游戏大很多。
出于这两方面的考量,我们一手开始准备对游戏基础玩法做一些改动,另一手开始研究如何开发一个难度合理的自动战斗模式。
就如CandyCrush有丰富的元素设计,我们也可以通过除了基础转珠之外的其他要素达成我们控制关卡难度的目的,有的元素可以降低难度,有的元素则可以增加难度,这些难度根据要素的具体设计通过明确的计算来预估,实际效果与计算出的预期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对于这个想法,四个策划进行了不止一次会议,提出了很多脑洞,但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没有能够落地进行推进。
而自动战斗的开发相对会没那么困难,我们能够很容易得出一个智商超高的机器人,剩下的工作只是将机器人的智商调整到一个体验更合理的状态。
跟我合作自动战斗的是一个QA(测试)-小平,我们合作的还是比较愉快的,很快就把自动模式做到了游戏内,算是我两个月的项目组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已经落地的内容。
小平其人也有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桌上永远都有几瓶开封的口香糖和几瓶没有开封的口香糖,这是他为我们项目组提供的私人福利。
前两年小平也结婚了,他是四川人,对象是我高中的学妹(虽然并不认识)。有一天他突然跑来问我,去衢州提亲需要什么,我只好如实跟他说我不知道,因为我夫人是四川人,我也没有在衢州提过亲。
2015年4月,除了转岗之外对我来说还有一件大事——我爹娘亲临杭州,亲自押送我去买房。5月底把大部分买房事宜定下来之后,马上就到了要签合同环节,因为房产证上要写两个人的名字,所以合同上也要签两个人的名字,因为合同上要签两个人的名字,所以需要有结婚证。
我就跟时任女朋友的夫人找了个时间,去把结婚证领了。
领证是在六月一号,我额外多请了一天的假,在六月二号去售楼中心把剩下的手续办了。
回到家中,蒋姐发微信祝贺我领证,顺便说有一个消息想告诉我,我问是什么消息,蒋姐犹豫了一下,说还是等你来上班再告诉你吧,不要影响了你领证的好心情。
这个时候我就是再笨,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了。
在我的追问下,蒋姐还是松了口跟我说,项目组解散了。
我的第一段策划生涯,就在转岗刚满两个月的六月,刚刚领完结婚证的六月,正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