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写给小朋友的职业建议|CALLING 访谈系列 002
想一想自己到底最喜欢干什么,这个难道不是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知道的事情吗?好多人活到二十几岁都还不知道,我真的觉得好不可思议!你们到底是在干嘛?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的海豹了,最先应该是从豆瓣发现的。现在,它成了一个可可爱爱又酷炫的 YesSealLife 生活潮牌!
2015 年,海豹的微信公众号还非常随意,叫 “动次大次”,那一年好像这个节奏词汇很流行。
2016 年,因为快递损坏了玻璃框,第二次收到海豹壁画时,店铺随赠了手绘明信片。
2017 年,兴奋地拿到海豹的第一本漫画书《喜欢我也没关系》。
2018 年,看到第三届 “随便杯” 画海豹大赛举办,每届都有非常 “不随便” 的粉丝作品诞生。
2019 年,因为海豹认识了可爱的豹友们,带小章鱼去了好多地方,买了不少周边,也拥有了第二本海豹绘本《总觉得有哪里不错》。
2020 年,采访了这位最喜欢的海豹漫画师,对话过程非常开心!
在我们眼里,呆萌、迟缓、慢半拍的海豹,其实也有在努力去理解其它动物的情绪,简单迷糊的外表背后,是更为复杂而深刻的真诚。
王 xx 曾给第二本海豹漫画书写过 “一篇没有发表的序”,读来令我很是感动。这是关于海豹,一个创作者视角的解读:
海豹对于对方的情绪,在感知和觉察之间,这种慢掉的半拍,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遗憾,也是人类之间不断流淌的爱和美,最初诞生的地方。 ...... 愿感觉到这种节奏的你,可以产生深深的认同。尽管你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
王 xx,2011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作为插画师工作于意大利知名文化杂志《COLORS》。2015 年她开始了海豹和小章鱼系列漫画的创作,2017 年初出版的第一本漫画热销 5 万本。
此前的海豹访谈,大部分会提到这些王 xx 的基本创作背景,作为多年的海豹粉,希望可以通过不一样的交流视角,更深入地了解海豹精神并分享一些独有的海豹体验,呈现漫画外,海豹创作者的另一面。
*访谈开始前,插播一则重要的小广告:这也许是配图最少文字最多的海豹访谈,所以,对漫画感兴趣的朋友,请积极关注王 xx 的海豹和小章鱼(sealandfriends)公众号,可爱到哭泣!
*以下为访谈正文*
刚开始找第一份工作,就要有所选择
《CALLING》:从什么时候开始,将画海豹确立为自己的使命职业?
王 xx:还是慢慢确立的,从接第一个广告,出第一本书,慢慢过渡到可以不用接别的活儿,也可以生存,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大概有 3-4 年。
《CALLING》:作为一个休息才是最重要的自由插画师,你最典型的工作日是怎样安排的?
王 xx:一般十点起床,然后吃早饭,吃饭的时候看一会儿剧。工作一会儿,再吃午饭。如果想摸鱼就摸鱼。到了五点多的时候,会丢开手上的工作去做点别的。然后就该吃晚饭啦!晚上的时候,如果白天什么也没做,可能会很来劲地想要画一整个晚上!
《CALLING》:当你画画时,海豹在你眼里有多真实?对你来说,它是否拥有漫画叙事之外的生命?
王 xx:很真实!大概有 50% 来源于自己,另 50% 来源于对人性的美好期待。生命恐怕也是有的!
《CALLING》:针对如何发现自己的使命感,有没有给年轻人的职业建议?
王 xx:我真的觉得很奇特,有一天我也会作为一个 “职业人士” 来接受采访,给大家讲职业选择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我很愿意多谈一点。年轻人不一定都要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能一边探索一边享受生活。我们可能太看重事业了。
《CALLING》:可是生活于社会之中,不受普遍价值影响很不容易。
王 xx:是的,多少都会受一点影响。不过我们可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玩。比如一个人,他的老板也许对他不是很满意,可是他的朋友却都对他很满意呀。而且,工作嘛,也是要看缘分的。
《CALLING》: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不是格外重要?一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年轻人,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做,但常常缺乏热情。
王 xx:哎,是的,真的很难办。可能在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要有所选择吧。如果为了钱接受一份工作,是很容易累到自己的。我们太容易对工作产生幻想了!
我当年是上高中的时候,就结识了一些已经工作的朋友。所以大概明白了工作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做不喜欢的工作是多么痛苦。
所以我对工作一直有些回避,宁愿死也不愿意上班,也经历过很难的 “家里蹲” 阶段。在那段比较艰难的时光,我内心也有些绝望,但是终于走上自己喜欢的道路之后,会发现经历这些都是值得的。
这个社会给我们一种幻觉:工作是有意义的,美好而正当的。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工作都不是。希望年轻的朋友可以早日明白这一点。
选择哪个长期方向,是个可解决的问题
《CALLING》:嗯,首先要选择一个对个人来说有价值的职业。可是,如果不知道下份工作可以做什么,甚至还没有看到想做的工作,应该怎么办呢?
王 xx:哎,其实这是一个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觉得现在的工作没了,他就没有办法了,那么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我们面前总是有很多条路。只是由于惰性,很多路我们看不见。或者因为艰难,而不愿意走。这是一个意识的问题。
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总得活下去吧!花一花你的存款,或者向家庭寻求帮助,或者随便做点什么。先活下去再说,以后选择什么长期的方向,可以慢慢想嘛。
我刚看完《硅谷》,虽然主人公们最后也没有成为业界翘楚,但是我相信,那段创业的时光,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美好的回忆。
《CALLING》:《硅谷》赞!所以,对自己来说,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从更长远的眼光去看,才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啊!
王 xx:是的呀,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嘛。像以前知乎 live 硬要我讲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赚钱的独立漫画家”*,我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拿的出手的干货,但是为了报酬还是讲了!毕竟我的愿望就是:只要画海豹就可以得到钱。或者,躺着就可以得到钱。谁不想呢!?
*注:知乎盐选首充会员表示,海豹的这期知乎 live 还是很值得一听的,尤其想走独立漫画家道路的朋友,不妨去听听看!
《CALLING》:哈哈,如果 “躺着就可以得到钱”,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工作呢。但是,即便躺着也可以得到钱,你还是会画海豹呀?
王 xx:哈哈哈哈,那恐怕是的!其实,有时我的内心会很反叛,有些话不敢说,不然只会让大家自闭,仇视社会,反思一切,讨厌工作!
《CALLING》:海豹偶尔叛逆也没关系!记得最初你画海豹,其实是希望把自由插画师那种收入不稳定和生活中无力的感觉,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和现在海豹呆萌的形象不同,那种丧丧的状态,是否更接近当时真实的状况,也是你更自如地用海豹来表达自己的时刻呢?
王 xx:Absolutely!那个时候更多是无意识地表达,没想到如此动人*。
*注:点击查看 2015 年海豹低潮期的漫画《好累》以及第一篇受到大家欢迎的《艰难的决定》。
《CALLING》:出书后,随着更多人的喜爱,海豹的形象可能还融合了不少读者的期待,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是否也会有偶尔的倦怠,又是如何克服并坚持画下去的呢?
王 xx:其实我比较倾向于在 “市场需求” 和 “我想画的” 里面找到重合的部分,再去从这个部分出发。否则都是吃力不讨好。倦怠,当然会有啦,这个时候我就会去干点别的,去设计一点东西或者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画。等一等就好了。总有想重新画点什么的那一刻。
《CALLING》:海豹爸爸希望你出像小猪佩奇一样大卖的童书绘本,你会如何应对父母对你的职业期待?
王 xx:一般来说还是能找到重合的地方。比如虽然我不是很会画童书,但是我的确想出书,而且要大卖!那么我们就可以就重合的地方达成一致!话说,我真的要出书了!
“Fuck You” Money 很重要!至少存一年
《CALLING》:年轻人普遍无法为兴趣而工作,可能和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也很相关?
王 xx:是的呀,芬兰还是哪个国家,不是开始全民基本工资了嘛。其实那样会比较好,因为大多数的工作真的没有意义。但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带着经济压力去工作,和没有经济压力纯粹为了兴趣去工作,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没钱的时候就不得不委屈自己啊。除非家里很有钱还愿意资助你!谁还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呢!只不过被逼着逼着,把迫不得已活成了只能如此,就很奇怪了。
我真的想建议每个小朋友从生下来就开始存那一笔 “fuck you” money*,那一笔钱就是你和社会谈判的筹码。
注:2019 热门美剧《致命女人》的主演刘玉玲接受采访时曾说,If you have it, and something's not working out, and they say you have to take this job, or you're fired, you can be like, "fuck you."
《CALLING》:我们可以建议这届年轻的家长,从小开始给他们的孩子存!
王 xx:不要对这个社会抱有太高的期望,就算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也要活的有尊严。不能为了钱把身体也搞垮了,没有人会安慰你,补偿你的,没有人!为此,“fuck you” money 真的很重要。我建议至少存一年的生活费。
人的一生很长,存一点钱不难,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应该有一笔钱。为了自己可以有尊严地想一想,不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委屈自己。
《CALLING》:想到《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如何诞生的*。
王 xx:是吧!要自己给自己建立缓冲的资本。没有人会帮助你的,甚至包括父母,他们是相信工作是美好的,他们会放心。他们不会真正地介意你做你不喜欢的工作。
所以自己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除非你不介意活得没有尊严。大多数人还是很崇拜工作的。希望大家不要对于工作过分崇拜。
注:据说,1956 年 Harper Lee 的朋友在圣诞节送了她一年的薪水作为礼物,这样她就可以一年不工作,专心投入写作。Lee 用那一年时间创作出《杀死一只知更鸟》,现在这本书已经售出超过 3 千万册。
《CALLING》:问题上升到了如何活得有尊严(海豹严肃脸)?
王 xx:是的呀,还有如何活得快乐。其实,把生活过得很平静美好,也很了不起。一辈子做一个平凡的人有什么不好呢,不要做一个不开心的人就好啦。

现实是残酷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它呀
《CALLING》:做喜欢的事吗?和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一起?
王 xx:是的,都是需要的。真的,这个要求真是最基本不过了,但要实现还是很难的。不光是中国,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现象。
我以前在意大利工作,那里的年轻人也会觉得没有劲,他们周围的生活缺乏变化,也缺乏去改变现实的动力。中国在这一点上还好,我们有太多东西可以改变。但就尊严来讲,好像中国啦,日本啦,因为工作变得没有尊严的现象,会更普遍一些。我一直觉得,当我们把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定义为问题的时候,它肯定不能完全被推给个人。
希望大家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现实是残酷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它呀。如果每个人能改变一点点,往后退一步,稍微清醒一下:如果我不想,为什么要去 996 呀?我为什么不可以回老家住两个月,然后再找个不那么忙的工作呀?我为什么不去卖水果呀?我为什么不开个洗车店呢?
想一想自己到底最喜欢干什么,这个难道不是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知道的事情吗?好多人活到二十几岁都还不知道,我真的觉得好不可思议!你们到底是在干嘛?你们的灵魂到底是有多空虚......
可能就是在一个不重视个人主义的环境里,大家会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所以不会去想。因为 “只要做别人觉得正确的事情就好了”。
我反正是 5 岁就知道了,虽然那个时候只是觉得画家的行头很酷。
职业不迷茫,从娃娃抓起!
《CALLING》:海豹从小画画,这种天赋不是人人都有呀,而且,很多人的 “天赋” 没那麽明显。
王 xx:我有一定天赋,但绝对不是超级有天赋。我一直都不是班级里画的最好的,也不是临摹的最像的,甚至不是最讨美术老师欢心的。我只是一直画了下来,因为我不是为了别人的赞美而画画的。对我来说,画画本身就是快乐的。
其实那种不用刻意也能坚持的事情就是你喜欢做的事情啦!就,真的很容易发现啊!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一些!比如要我弹琴,或者跳舞,那我不可能坚持的!逼我也不可能的......
《CALLING》:嗯!创作一定需要坚持。做使命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很多人可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却没有衍变成赚钱的技能呢?
王 xx:因为喜欢的事情不是用来赚钱的,只是用来让自己快乐的。很多时候,也可以一边做着别的工作,一边继续做着喜欢的事情。它要是能赚钱了,那当然好,但不是必须。要带着这样的觉悟去活着啊!
有的时候,坚持就会给你带来很多机会。我当时画海豹也没想到可以赚钱。只是分享,就很美好了。后来发现带着爱的力量的东西,反而是可以带来财富的。往往都是这样,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过渡,需要 "fuck you" money!其实真的就是很简单的坚持。
既然毫不费力,那就坚持吧!
《CALLING》:做感兴趣的事情,首先坚持,财富可能是一个附带的结果!
王 xx:是的呀。我觉得说了很多想说的话。这个社会本不该有那么多迷茫的年轻人的。大家不必那么自责,但也不能麻木!应该从小的时候,就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迷茫的人。不要到了 20 岁才发现自己是迷茫的。
《CALLING》:职业兴趣引导可以引入小学教育!不!每个学生阶段都该有吧!
王 xx:Yes!可以每年都问问自己啊。从 5 岁开始。为什么小的时候有那么多时间不去想!大学毕业了才想…..
学校也可以多组织已经工作的人,和高中生聊一聊工作的事情。不要真的等到工作了才知道工作是怎么回事。小朋友也可以去想一想工作的意义啊!除了挣钱,还有实现价值感。从娃娃抓起!
当然,成年人不知道也不用担心,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去发现就可以了。
爱自己多一点!放松最重要!
以上访谈内容根据与王 xx 的聊天整理而成。海豹说了很多想说的话,而且令人惊喜的是,确实有好几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实用型职业建议呢。针对以上呈现,如有任何疑问,期待留言交流:P
p.s. 如果你正好是那个幸运地从事使命职业的少数派,也欢迎豆邮联络我,与更多人分享你的故事。
-
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31 19:59:44
-
豆友16953678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