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辞旧迎新,就像我儿子念叨的儿歌那样: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闹一宿......大寒开始的这段时间年味正足。此时的物候:一候鸡乳,意思是这个时候可以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鹰隼这种鸟类盘旋于空中猎捕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冬季的最后几天河上的冰最厚实,一直冻到水中央。大寒虽是全年最寒冷的时节,但却离春天不远了。
此时身处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在返乡的路上吧,今天熊大熊二朗读的古诗《回乡偶书其一》正是应了此情此景。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离家,直到迟暮之年才再次归乡,我的口音虽没有变,但是两鬓已经斑白。家乡的小孩们见到我都表示不认识,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这之前每个人都归心似箭。从诗中可以读到贺知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乡过过年了,今日回归,无限感慨。儿童笑问诗人的场景,画面感极强,与诗人表达的久客伤老之情形成了强烈反差,悲中有笑。
像儿歌里说的那样,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磨刀霍霍向猪羊,为除夕年夜饭作准备。我的厨艺上不了台面,所以磨豆腐宰公鸡蒸馒头的一定是我妈。下方有一拨来自老熊家私房菜的真香警告。
糖卷(二声)果(轻声),老北京小吃,也是道清真美食,牛街的洪记、聚宝源都能品尝到。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卷果还是我妈做的。大致的做法是把山药蒸熟,枣去核,放一点淀粉、胡萝卜、山楂(果脯蜜饯都可以,根据口味),搅拌在一起搓成型,放凉。吃的时候切成块,用油煎熟,另起一口锅熬桂花蜂蜜糖汁,浇在煎好的卷果上面即可。说来容易,但是实际上手很复杂,我也是赶上过年才能打打牙祭。



我妈版葱爆羊肉,用的是羊里脊,鲜嫩多汁,葱比我切的好,肉比我炒的嫩。

黄米年糕。是我最喜欢吃的年糕,黄米就是“稻梁菽麦黍稷”中的“黍”,不同于江米年糕,它有种天然的酸苦味儿,更糯,更有嚼劲。我妈蒸年糕特别舍得放料,枣儿恨不得比面还多,再铺上芸豆。里面不用放糖,但是口味甜糯。


虽然没有参与炸豆腐宰公鸡,但是熊大熊二也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过年的准备。说到这里我特别感谢两个娃幼儿园的老师们,“无稿剪纸”是娃幼儿园的特色教学,从小班起老师便开始逐步引导,在我完全没有关注和参与的情况下,直到大班,娃的剪纸功力才引起了我的注意。两个人每天到家拿起剪刀就开始剪,白纸废纸彩纸任何纸都可以是他们创作的媒介,二宝专注地口水直流。在今年幼儿园的新年联欢会上,老师们展示了一幅小朋友们剪制的“百鼠迎春”剪纸长卷,给了所有家长一个巨大的惊喜!



新春将至,我和熊大熊二宅在家里做灯笼、剪窗花,他们的作品简直让我惊呆,随手一剪,就是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还会使用剪纸专业术语,“我要剪一个镂空。”见过学画画学写字的小朋友,但从来没见过学剪纸的小朋友!😂感慨大班的小朋们一个个年纪虽小,却已经是一技傍身,还身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真是“鼠”你们最棒了!老师们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令我佩服,据我了解老师并没有教给他们太多剪纸技巧,没有给他们画过剪纸的图样儿,只是给他们拟定一个主题,任他们放飞想象,自由发挥。即便是小老鼠,小朋们剪出的样子也是千奇百怪,但神奇的是每一只都确实具备老鼠的特征。保护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想象力催生出创造力,这种崇尚自然、顺乎天性、尊重孩子的教育比灌输知识更加宝贵!










请期待下一期: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