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甲医院一名普通医生关于这次疫情的建议(一)
翻译这篇文件源于译者在发热门诊工作后,痛感居家护理其实是目前中国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这在医疗卫生资源远逊于武汉的地区更加重要。
如果说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人民战争,为什么不把战争最有效的策略告诉人民呢?作为武汉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从来自诩是医学卫生专业领域的精英阶层,但现在,我个人不得不承认,仅依靠精英阶层的工作是不能迅速赢得2020新年的挑战。只有依靠所有普通的国人,他们是这场艰难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是这场艰难最主力的抗争者,才是战胜眼前艰难最可依靠的力量。我能做的最微薄的努力,就是把我专业角度认为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告诉大家。因此,在除夕从发热门诊下来后,翻译了WHO的这篇文件。希望大家广泛传播,让所有遭受病毒威胁的群众能够自救,能够从自身做起,减轻疫情的扩散。
WHO的这篇文献提供了最准确的用于居家护理方案,以及诸多细节,值得大家每个文字细读。
文末译者不揣冒昧,进行总结,并针对国人生活中的知识盲点进行重点强调,并从个人经验角度(我不是该领域的权威,但尽自己最大的专业精神)出发,推荐居家护理筛选流程,以期能够帮助大家。
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居家护理或接触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暂行本
2020.1.20

序言
为了满足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轻症患者在家得到安全的护理,WHO发表这个快速指南,并推荐了和患者接触时的公共卫生措施。
文件以WHO发布的一系列循证医学指南作为依据,这些指南包括:流行病或瘟疫所致的急性呼吸疾病的预防和控制、WHO暂行本指导。另一些依据基于目前我们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
文件改编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指南版本,它颁布于2018年6月。
这些快速建议也针对公共卫生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业人士、健康护理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WHO将紧跟形势,以及新的数据,实时更新这个快速建议。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相关定义请参考下列文件: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surveillance-case-definitions-for-human-infectionwith-novel-coronavirus-(ncov)
对于疑似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轻症患者进行居家护理
鉴于目前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知识还比较匮乏,对它的转归特征也不了解,WHO推荐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并在医院进行监测。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和护理的质量(对于症状恶化的患者),也能够确保公众的安全。
然而,也可能出现以下因素,比如住院照料不可能或不安全(比如因为资源受限不能满足公共卫生需要),或者拒绝住院,可以将家庭作为备选的健康照料区域。
如果出于以上因素,轻症患者也没有发生高风险并发症风险的情形,包括潜在的慢性心肺疾病、肾功能衰竭或免疫抑制状态,对其进行居家护理可以肯定。家庭环境下的护理原则同样适用于不再需要住院的有症状的患者。在进行居家护理决定前,都需要谨慎的临床判断,充分评判病患的家庭环境。
居家护理中需要全程和健康服务人员建立联系,直到患者痊愈。健康服务人员应该了解病患目前的健康状态,并通过病程回顾获悉症状进展。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规律性的面对面交流(比如每天一次),必要时进行特殊的诊断性检查。当然,电话也是一种替代方式。
此外,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需要接受卫生宣教: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如何在家中尽可能的照料疑似患者,如何预防感染在家庭成员间进行扩散。患者和家庭应该得到持续性的支持、教育和检测。他们应该遵从以下推荐:
l 将患者置于通风良好的单间中。
l 限制看护者数量,理想条件下委派一名身体条件良好,没有危险因素的家庭成员。不要接受探访。
l 除病患以外的家庭成员应该居住于另一个房间。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和病患应该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比如分床睡眠)。
l 限制病患走动,缩小和他共享的空间。确保公共空间(比如厨房、卫生间)通风良好(比如保持窗户打开)。
l 照料者在和病患共处一室时,应该佩戴口罩,口罩需要和面部贴合严密,使用期间严谨触碰口罩。如果口罩打湿或为分泌物污染,应立即得到更换。口罩使用完毕,应该丢弃并进行手卫生消毒。
l 在和病患或者其所在的环境接触后,应即刻手卫生消毒。在准备食物前后、进餐前后、如厕以后、或任何手部有可见的不洁,都需要进行手卫生消毒。如果手部存在可见的不清洁,需使用肥皂和水清洁。如果手不再有可见的不洁,可以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当然使用酒精时也需要其它安全措施,比如谨防误食以及火灾。
l 如果使用肥皂和水,推荐用一次性纸擦干手;如果没有一次性纸,就使用专用的干毛巾。注意,不要用湿毛巾。
l 所有人需要训练呼吸卫生,特别是对于病患。呼吸卫生是指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使用口罩、纸巾或者肘弯掩住口鼻,并在此后进行手卫生。
l 掩盖口鼻的材料在使用后应该丢弃或进行合适的清洁(使用肥皂、清洁剂或水清洗手帕)。
l 避免直接接触体液、分泌物(特别是口腔或呼吸道)、粪便。在处理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大小便时应该使用一次性手套。摘手套前后都应该进行手卫生消毒。
l 病患房间应该放置有内衬(比如塑料袋)的垃圾桶,手套、纸巾、口罩和其它病患产生的废弃物应该置于这个垃圾桶中,和家庭成员的其它废弃物一起扔弃(政府可以采用措施将废弃物于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处理,而不应该在不受监控的情形下露天倾倒)。
l 避免暴露于病患或其所处环境中的污染物(例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饮料、毛巾、洗碗布和被单)。餐具碗碟可以在病患使用后用洗涤剂或肥皂清洗并重复使用,而非扔弃。
l 清洁消毒高频率接触的物品,比如床头柜、床架以及其它卧室家具。建议使用1:100比例稀释的漂白粉溶液,每日一次。
l 清洁消毒浴室、卫生间。建议使用1:100比例稀释的漂白粉溶液,每日不少于一次。
l 定期清洗病患的衣物、床上用品、各类毛巾。使用洗涤皂手洗,或普通洗涤剂在60-90摄氏度条件下机洗,并彻底干燥。污染衣物应该置于洗衣袋。避免抖动受污染的衣物,清洗者不要让自己的皮肤或衣物直接污染物。
l 当进行清洁工作或处理表面污染物时,使用一次性手套或防护服(比如塑料围裙)。摘掉手套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l 有症状的患者应该持续居于家中,直到症状完全缓解,并得到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验证(两次相隔24小时的RT-PCR检测阴性)。
l 病患的所有家庭成员都需要被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措施列于下文。
l 如果一名家庭成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按照以下公共卫生措施的推荐采取措施。
提供居家护理的公共卫生人员应该进行做好风险评估,从而挑选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接触管理
目前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缺乏足够的了解,个人(包括健康服务人员)可能已经暴露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感染者,在其最后一次接触感染者后14日内均应监测其健康状态;如果其出现任何症状,尤其是发热、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气短)或腹泻,均应立即寻求医疗关注。
在观察期内应该和健康服务工作者建立通讯联系。健康服务人员应该了解病患目前的健康状态,并通过病程回顾获悉症状进展。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规律性的面对面交流(比如每天一次),必要时进行特殊的诊断性检查。当然,电话也是一种替代方式。
当密切接触者患病后,健康服务人员应该提供最新的讯息,指导何处就医,如何进行合理的转运,何时何地进入合适的健康服务机构,哪一些感染控制措施需要被采用。
l 向接受机构通告有症状的接触者即将转运至该机构
l 转运途中,病患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l 如果可能,应该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使用救护车或私家车转运,如果可能私家车应该开窗。
l 患病的接触者应该进行呼吸卫生和手卫生的指导。在转运途中和医疗机构,坐立时应该和其它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1米)。
l 患病的接触者和照料者应该使用正确的手卫生消毒方法。
l 转运途中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都应该进行清洁消毒。常规使用1:100稀释的漂白粉溶液。
致谢和参考文献
(略)
文中加粗加横线的文字为翻译者强调所加,并非原文所有。
文章的概要
1. 疑似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轻症患者可以进行居家护理。
2. 居家护理需要和健康服务人员保持联系,便于得到专业指导。
3. 居家护理中强调有效隔离、有效清洁。手卫生消毒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译者强调对污染物进行任何处理任何步骤前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比如佩戴塑料围裙和手套处理污染衣物时,洗衣前戴口罩、穿围裙、戴手套需要手卫生消毒,洗衣后脱手套前后、脱围裙前后、摘取口罩前后都需要手卫生消毒,并且手卫生消毒后的手只能接触相对清洁的表面)。译者对于国人特别强调手卫生消毒、呼吸卫生以及佩戴口罩的方法(口罩推荐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
4. 手卫生消毒推荐六步洗手法(图片源自网络www.nipic.com)

5. 呼吸卫生是指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使用口罩、纸巾或者肘弯掩住口鼻,并在此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病患应该尽可能和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6. 口罩正确佩戴可参考下面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http://jx.ifeng.com/a/20200121/8068307_0.shtml)。正确的摘取口罩也很重要。摘取时不要接触口罩外面,因为可能已污染;外科口罩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医用防护口罩先拉下下面的橡皮筋头带,再拉上面的橡皮筋头带,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