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有感:读《影响力》《怪诞行为学》有感
《影响力》和《怪诞行为学》在心理类书籍的书单上都榜上有名,买回来发现我自己的评价和网上的大相径庭。参照豆瓣评分和阅读人数的话,《影响力》毫无疑问读过的人更多,评分更高。然而我更欣赏《怪诞行为学》。
一、生活中的适用程度
《影响力》是06年的老书了,那个时候美国售卖商品的方式都是上门推销,因此能看到很多销售人员巧妙卖出手中商品的例子,也怪不得此书的推荐语是“销售人员必读的经典”。但是因为社会阅历的局限,我经历的比较少,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碰到此类推销(陌生电话我会挂掉,因为如果是紧急联系的话会第二次打给我,而推销一般不会;路上遇到有人拦下我,我一般会拒绝走人;不常旅游,就算旅游也是跟团)。所有的因素导致我没有办法如同本书评论区的书友一样,从日常生活中举一反三,将书中的内容和生活有所联系。
《怪诞行为学》用比较全新的视角解释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商品价格,拖延等等,没有那么实用,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起来,但是对开拓思路很有帮助。
二、所举例子的说服力
正如上文所言,《影响力》举的例子都是销售技巧,也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作者收集到的经历,对论证作者观点很有帮助。而《怪诞行为学》论证观点运用的是大量的实验,通过设置对照组,控制影响因素,对说服一个理科生更为友好。
三、分类的清晰程度
可能是因为我对销售方面不是很了解,我不能理解《影响力》的思路,一路翻下来很混乱;《怪诞行为学》后期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前期的表现实在太惊艳了,所以总体印象还不错。
总结:读书是个性化的事,不要求所有人的观点都相同。对我来说,《影响力》不是很适合我,草草翻完前两章就坚持不下去了。对两本书的处理:我会将《影响力》作为二手书出手,《怪诞行为学》再仔细阅读一遍,一年后出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