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黄沙
大漠黄沙
作为一个北方人自己到过的地方却绝大多数集中在祖国南面,此次算是向北拓展一城。很早以前就想去沙漠,就像很早以前就想去西北一样,但是总有种种原因不能成行,从17年看到沙漠徒步到19年成行,中间经过了无数次的准备与放弃,以前总觉得工作中看似有很多出门的时间与机会,但是真正出行却总需要一些特殊的巧合方能实现,说到这里有点羡慕那些能够提前计划,并能够按步实施的朋友。但是此次回头来看,中间出现的各种事情,与一个良好的出行时机标准相差甚远,虽然这些事情造成途中的种种不快,但是终究并没有破坏整个行程。
准备
这次出行总体来说比较匆忙,确定行程之后,首先做的事情是在网上买了一个长续航音响,主要是考虑沙漠几天本能充电,自己原有的音响续航是肯定不行的,虽然事实证明新买的也没有达到预期……,同时顺带买了存储卡(避免音响消耗手机的电量),其他的基本就是一些必备的东西,驱蚊水、帽子等。晚上下班十点到家开始准备东西,第二天早上起来去小区物业把买的音响拿回来,带着徒步衣服和上班要穿的衣服,穿了一双高帮板鞋,就出发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初到银川
不甘于仅仅是进行一次徒步,在集合日前一天到达银川,出发前一天晚上地图上查了一下集合所在的酒店,即贵又远,然后在城区附近定了一间便宜的小酒店,感觉这是一个特别正确的决定。酒店在南门广场旁边,白天到南门广场的时候,不明白银川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修了一个这样一个光秃秃的广场,考虑到当地的日照时间和温度,这样的广场似乎很不实用,旁边的的南薰门整个风格搞得像天安门一样,有点小搞笑。
在酒店查了一下晚上可看的地方和出行路线,就晃荡着出门了,由于晚上快九点天才开始黑,严重误导了出门时间,实际出门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下午五点多,最后一开始查到的几个地方都没有去成,辗转却走到了南门广场后面的一个步行街,由南向北走到步行街口的鼓楼,旁边有一些在街头表演的,有着弄弄的云南丽江风,人最多的是一个年纪大约四五十岁的歌手,一边唱歌一边像路边酒桌聊天一样跟周围的观众说着话。
和他配合的是一个打鼓的姑娘,似乎很多地方都比较流行这种鼓,打起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在敦煌见到的,看着像是一对母女,那种快乐与轻松是在别的地方看不见的,是一种纯净、跳脱的欢快。
晚上往回走的时候竟然看到天安门后面在放露天电影,有许多市民或坐或卧在看,有一种穿越回二十年前的感觉,有很强的生活气息。放的是刘德华主演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可惜自己不久前刚看过,要不然定是要在这边看一会的,第二天坐出租车路过,还在放电影,跟出租车师傅聊这个事情,师傅来了句“不放电影,这边哪还有什么人气”,顿时感觉有一种击碎生活幻想的悲凉。
绕过南薰门,看到整个南门广场上成为了一个小夜市,白天一个人也没有的广场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小商贩,满满的市井气,与一公里外的商业步行街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城市的两种风格交相辉映。
本来想在广场上吃点烧烤,但是一个人总感觉不是很方便,想到酒店旁边就有,于是绕过广场回到酒店旁边的烧烤店,说是烧烤店,实际烧烤种类不多,晚上十点多,虽然一条街之隔的广场上人声鼎沸,这边却比较安静,仅有一桌还有顾客在店外吃饭,店家用投影仪放着吴京主演的少林武王,本来还以为是电影,讲戚继光儿子的电视剧,有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成本港片的感觉,别有一番情调。边吃边看,边用手机在网上报了个银川一日游的小团,算是安排了第二天的行程。
不知道为,对于晚上九点多天才黑的银川,一日团出发的格外早,早上七点就要集合出发,好在自己住的离出发点鼓楼很近,六点半起床拖着行李前往集合地,对于一个长期7点半起床的人来说,也许假期才有起床的动力。
晨钟暮鼓,很多地方都有鼓楼,银川的鼓楼在步行街路口,是一个典型的地标,早上出发,城市还没有完全醒,老建筑上空有很多燕子盘旋,密度很大,有点像云南滇池看海鸥,只不过都是围着建筑顶在飞,没有来人群这边的。
报团出行,除了自己比较省心以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听导游讲一些趣闻,路上导游除了讲将要去的几个景点的特点以外,提到说银川由于正直开斋节,加上端午节,一共要放五天假,很多回族的同事都放假旅游了,现在公司只剩下汉族的导游在了,突然想到前一天刚到银川的时候确实有一个小清真店门口贴纸说开斋节放假一天,算是又涨了见识了。
另一件让人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是去阿化,在汽车路过宁夏国际会堂的时候,导游说现在的国际会堂是经过改造的,以前长的不是这样,没有柱子(虽然最后一天近距离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出明显的地方),在以前很多建筑招牌是阿拉伯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现在基本上都换了,以前的中阿之轴有很多阿拉伯建筑现在没有了,甚至中阿之轴也要改名叫团结路了等等。
第一站——沙湖
沙湖顾名思义有沙有湖,用一个电影的名字就叫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银川的景点对于福建人是半价的,不得不说国内各省之间一对一的帮扶政策,对于一般民众来说,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个半价的门票了吧。银川号称塞上江南,属于黄河绕行区,河套地区水源相对丰富,虽处塞上,却也有一些江南景色,沙湖算是一个典型代表,既是小兵张嘎的拍摄地,也是大话西游的拍摄地,让人想起白洋淀,也有一点周庄入口的风味。进门坐船周边是芦苇荡,芦苇一簇一簇的,顶部像是被修剪削平的,但是导游说是因为刚长出来被湖里的大头鱼吃平的。说到大头鱼,这个鱼与还是长者钦点过的菜,做剁椒鱼头,据说很是美味,可惜整个形成没有机会吃到了。
这里是各种鸟类的迁徙栖息地之一,坐船驶入,可以看到飞翔的各种鸟儿,中间有鸟岛,但是鸟岛是名不副实的,巴掌大的湖中小岛,鸟还没有外面芦苇荡的多,从沙湖的大门进入的大船需要票,进出鸟岛时间不足20分钟,但是所用摇橹船要另交100,想起以前和一个县里面管旅游的负责人打交道,问他现在有哪些资产是赚钱的,回答说整个县里面的旅游景区基本都不赚钱,但是每年景区大门交通每年能盈利几千万。这么说起来,现在各个景区都会提前封一段路,然后必须购买景区交通票进入也不足为奇了。
整个鸟岛参观下来除了几只黑天鹅以外,基本是没有其他什么鸟的,旁边倒是有一些人在训练灰鹅,所谓的鸿雁传书的鸿雁也是没有看到的,不过岛上一个好处是可以纵览周边的芦苇,如果等到芦苇长高的时候,应该算是不错的景致。
湖水旁边就是沙丘,所以沙湖是塞上江南的完美诠释,一遍是边塞黄沙,一遍是江南水景,景区内既有西北沙漠骑骆驼、冲沙车等项目,也有水上快艇等海边常见的项目,可以说是集两种特色于一身。
第二站——贺兰山岩画
岳飞的“踏破贺兰山阙”就是这个贺兰山,山上还有明代留下的原始城墙,据说这边是整个山脉的一个缺口,再往北的游牧民族会选择从这边进入银川,然后面对的就是一马平川。
贺兰山岩画分外景与内景,内景是建的岩画博物馆,99%以上是人造的,用作沟通讲解,展览了世界各个地方原始人类岩画的特点。外景是真的,但是很难看清,景区很友好的在各个岩画旁边贴了红点作为游客寻找岩画的指示标,但是很多还是看不清、看不见的。山上据说有很多野生动物,此次算是比较幸运,看到了一只站在山头的岩羊,据说他们可以站在那边一天不换地方,至于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只知道在景区内逛了一圈,这只羊还在同一个地方没动。岩画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历史的记录,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原始人在愚昧状态下产生的对自然的崇拜让人敬仰,有时候又让人觉得不好理解,几千年、上万年过去了,人们其实并没有改变,信仰从来没有消失过,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第三站——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影视城离贺兰山不远,由明清时期的屯兵堡改造而成,城内有很多电影的拍摄场景,最有名的算是大话西游与红高粱。城内可以说算是人物照拍摄胜地了,见的比较多的是紫霞仙子,这种地方特别适合古装牌照,可以和环境融为一体,记得冬天去逛故宫的时候,里面有一些穿着大氅穿梭于宫墙之间,别有一番风味。里面的大话西游的众多场景显的比较娇小、局促,有的院子只有十几平方,如果撤去相似的背景,很难想象当初的电影是在这么小的地方拍摄出来的。如今至尊宝与紫霞依然立在城头,城下那只狗已不见踪影。
一日团中有幸遇到了几拨同样过来参加沙漠徒步的朋友,有的是刚从沙漠里面出来的,问其蚊子情况,回答说“可以把人抬走”,当时没有什么概念,并不以为意。还有两拨也是上海过来第二天要出发的,行程一样,互留微信,本想可能是一个团队,或者至少能够在沙漠营地再遇到,结果没有。晚上和Y两人一起吃了一种类似火锅的东西,汤料像北方的玉米糊糊加了辣椒,味道不错。赶往酒店,出发前的集合见面会已经结束,直接暗号入住、加班到十一点准备睡觉,晚上11点多同队拼房的小伙伴H回来,简单聊了几句,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熟练的徒步者,后来好像不是。
进入沙漠
早上一大早六点多起床,酒店用过早饭,见到了与H一同的两个小伙伴,是两个女生,三个人都是来自于北京,在随后的行程里,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各种帮助,想起18年去甘肃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每次出行,总能够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人,大家作为同处陌生的游客,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抱团的感觉,相互照顾,犹如多年的朋友,当行程结束,又各散天涯,大部分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了。
7点半出发驱车前往徒步出发点,虽然集合在银川,但是徒步点却在内蒙古阿拉善境内,有种前往检查蚂蚁森林的感觉。上午十点多抵达徒步点,吃饭、穿上装备、行李装车、出发。
下午的徒步,天公作美,阴转多云,一路上偶尔滴几滴零星的小雨,空气温度舒适,微风拂面,再加上很多都是第一次真正进入沙漠,比较开心,比较兴奋。在平地上走路一般一小时可以走5km,沙中走路,沙丘起伏,一小时能走两三公里算是不错了,看不到边,风吹过沙丘,可以看到沙子被风从沙尖的一边吹向另一边,犹如流水越过石尖。由于穿的鞋子不适合沙漠环境,整个过程一直在进沙子,感觉脚没地方放,好在第一天整个人精神比较足,天气好,下午六七点走到第一个营地,虽然脚酸,但整个人感觉还好,鞋子在沙漠中也洗的比较干净。
这次徒步号称五湖连穿,要路过腾格里沙漠中的五个湖泊,第一天算是在第一个湖边扎营了,旁边的树上满满的白花刚落,树下一片雪白,有些干枯的树木倒在地上,想起一篇文章说胡杨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腐。湖边有两三只牛在吃草,漠上花开青青草,有一种田园恬静的气息。晚上,搭帐篷、洗脸、野地吃饭、篝火、唱歌、烟花、繁星,风吹过,感受到了沙漠中的一丝清冷。围着篝火被一个比较活跃的小伙伴带着一起唱了一首《后来》(行程结束的时候,感觉她唱这首歌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点定数,有人说共同旅行是考验一对情侣的重要的方式,想来大家在共同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在一直要为各种事情做决定的时候,三观协调可能都在一直受着考验),走了一下午、再加上在空旷的沙漠中,用尽力气,也总感觉唱的有问题。因为想要看沙漠中的星星,路上H曾担心晚上可能因为阴天看不到天空,好在下午的云已被吹散,天空放晴,现在如愿以偿了。Z与H都带了相机,试图拍摄夜晚的银河,在没有网的地方,又不会拍,试图抓住那么一点若有若无的信号,获取百度的指导,显得也有点奢望,漫天的繁星,能拍到的只是少数。好像这种星空只有二十几年前见过,沙漠中的清冷又有点像曾经冬日的夜空,S拿了一个驱蚊用的走马灯,点着红色的蜡烛,如果不是因为夜晚蚊子太多、沙地太冷,想来坐在地上看远处的星星也别有一番韵味,奈何这些要求似乎有点过多了。
夜里睡睡醒醒,不能安稳,早上四五点便逐渐有人起来,新一天的征程开始了,但是没有走过,没有人会知道要面临的是什么。一改昨天的清凉,早上7点多太阳便释放了自己的能量。与昨天的新鲜、兴奋相比,今天多了一点没有睡好的疲惫,太阳毫不客气的晒着后背,只能低头前进,刚走了一个小时,早上吃的饭就消化一空,肚子开始叫。队员的体力消耗都很快,后面是太阳的炙烤,前面是巨大的沙丘,整个队伍在路上越拉越长,领队不得不时不时的停下来等后面的队伍赶上来。出门徒步一般会紧跟领队,这个领队在沙漠中走的速度似乎有点快,总有一种急忙赶路感觉,超出了一般的节奏,但是也不习惯被落在后面,走走等等,越等越累。风起,越来越大,吹着黄沙拍在脸上,无法正常坐在地上休息,沙漠似乎要把昨天的威力都找补回来,只能把整个头埋在帽子与魔术头巾里面,领队在旁边对大家说不要在这个山尖上休息,再往前走走找个风小的地方,但是一坐下,再要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又累又饿,好在领队给大家发了一些葡萄干补充能量,突然想起早上出发的时候,S他们给了一个火腿肠,挣扎着起来吃了,感谢。后一段路程整个队伍感觉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大家都不轻松,前面的营地在哪也看不到,好在最终在将近一点的时候,经过一波不管不顾的疾行,到达营地,修整吃饭,饭前提供半根黄瓜,Emmm…
下午开始进入了一条左边是沙漠与右边绿洲的道路,路上有点像戈壁,领队为了给大家打气,告诉大家后面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这种路,比较好走,大家不用担心。下午两点开始重新出发,似乎是吃过饭体力好了一点,路也确实好走了很多,大的沙丘比较少了,队伍一扫早上的阴霾,重整前进。旁边的湖很多地方已经没有水了,走到中间的时候看到一大群羊,很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在沙漠中间这一小块绿洲这边放羊,感觉很快就会吃没了。中途领队怕部分人走错路,跑着去追其他人了,这个实在是没有办法跟上了。
下午六七点终于到达了营地,一条公路从营地前穿过,路上一个补给车告诉我们向右走,嗯,太坑人了,快到营地还指了一条错路。与S一起抄近道从草丛穿过,一大错误的决定,草丛蚊子成群结队往身上扑,像是一群被捅了蜂窝的马蜂,身上蚊子数十只,一巴掌下去就能拍死四五只,赶紧逃离。到了营地拖着腿搭帐篷,整个人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蒙古包吃过饭,夜色初降,蚊子出来觅食了,感觉不停的被上百只蚊子围着。与城市里的蚊子先要围着人飞几圈,准备好,然后才找个落地点吸血不同,这边的蚊子有着西北的彪悍之风,直接采用饱和式、神风特工队式攻击,不管不顾的直接冲来就咬,对花露水什么的似乎完全免疫,不受影响,每一秒、没一巴掌下去几乎都能打死一只蚊子,绝对不会出现平时白白打自己一巴掌的情况,让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被蚊子支配的恐惧,顿时就明白了一日团成员说的“能把人抬走”的意思,这句话绝对没有用修辞手法。夜景、活动什么的完全没有心情了,洗漱之后9点多直接钻帐篷里准备睡觉,还要在帐篷里预先捉蚊子,免得半夜被攻击。
第二天四点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拖到六点起床,也许是因为前一天晚上睡得比较早,也许是因为两天的走路差不不多适应了,也许是因为领队走的比较慢了,路上似乎轻松了很多,队伍开始拍照、在大沙丘上滑沙,然后走了三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终点,看到终点的时候有点不太相信,感觉有点突然,是不是别人的终点,我们的终点这么快吗?一番怀疑之后,开始休息、吃饭,装好沙瓶,坐上大巴返程。
回到银川市区,与SHZ一起吃了当地的冷手抓,喝了西夏,不得不说西北的这个菜是比较实在,酒足饭饱,各散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