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容易缺钙,吃了三天钙片小腿终于不抽筋了。
列目标于我来说是件很复杂的工作,难度太低无法带来任何正反馈,能带来正反馈的目标很容易会完不成,从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很显然不应该把目标定在很容易完不成的位置,但项目管理是有预期收益来平衡低成就感,而个人目标很多时候不见得有可量化的预期收益。
比如每周看一本书,每天复盘写反馈总结,日常有氧运动等等。
不断跳出舒适区并扩展自己的舒适区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但如果从来没有舒适区呢,如果从来没有最初的立足点,又该从哪里出发,以何处为中心去扩展自己的舒适区呢。所以很多时候,跳出舒适区并不是关键因为可能本就不在舒适区里,关键在于换个环境。
人在陌生的环境里会激发动物的本能,警惕,专注,探索,学习。在陌生的环境里面人会忘记其他东西,而把融入新的环境作为首要乃至唯一的目标,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也就是个人能力被最大发挥的时间段,所以不断去寻找陌生的环境便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但这种陌生的环境中所需要的新能力最好和你的目标一致或者说和你想要强化的方向有正面的加成,这样才有一种叠加的积累效应,而非完全不相关的尝试——当然也可以,只是在那样的过程中无法强化原来已有的能力。
比如你最喜欢的能力是写作,那么可以挑战记者环境,再挑战独居自由撰稿环境,再挑战编辑环境,再挑公司文案环境,每次更换环境都会促使个人发挥出融入环境的潜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主能力。如果不考虑薪资的话,在现在的社会中更换环境的选择已经很方便了,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主能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主能力都对应有陌生的环境,比如科研方向,尤其是数学,往往只有研究工作才能带来主要能力的提升,或者说,技艺的磨炼不能通过这种方法,陌生环境刺激只限于更为基本的能力。
交流,表达,自律,严谨,创造,想象,等等。
出乎意料的困,这部分的方法论还需要再研究验证。
明天开始看新的书,如果真要给今年定个什么目标的话,读八十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