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小布尔乔亚”
豆瓣上关于小布尔乔亚的文章,加起来应该够出一本论文集了。我为什么有突然想起来写这个,只能感谢伟大的后台算法,冠型病毒疫情严重宅在家,刷豆瓣从二线房产走势看到一线生活指南(上海亭子间的苦大愁手社会调查),再看到北京新光天地二奶村,作者在最后讲是因为看到法租界女孩,才想起来新光天地二奶生活的装有类似之处。emmmm 所以去看了法租界女孩,发现这么多题材里面果然还是法租界女孩这种小布尔乔亚式的做作最深的我心。读到最后惊觉是,这种文风真的是贯穿我的文学启蒙生涯,包括我周围的朋友们,都是这种文体的拥簇。码这些字的时候,正点着气氛灯,倒了一杯起泡酒,披着宜家买来的廉价毯子把ipad放腿上噼里啪啦的敲着键盘,可以说是性格本身就是做作了。
小学的时候集体订杂志,大家都定小哥白尼这样的科学杂志,就我一个人偏偏要定劳什子的小众文学杂志,这事可以说是奠定了小布尔乔亚的基调,小众又独立嘛。后来大一点了,又了更多接触小说的机会,周围正式充斥着郭敬明安妮宝贝七堇年这类矫情做作文学的时代,到现在还记得顾里吐槽北京机场的挂满红灯笼让人觉得仿佛站在唐宛如的裙下;当时读韩寒的人都会被视作太愤世嫉俗。即使是最最给人平民感的饶雪漫,女主角也是会踩着咯吱作响的木质楼梯再阁楼里登着缝纫机做衣服的交替性暴食厌食症患者。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一点地气也无。以至于长大后,读再多的伤痛文学,看再多的社会调查,也依然会在读到小布尔乔亚式的文章时,感到快乐,羞耻又快乐。
法租界女孩写,老板娘穿着一袭及踝长裙跑过来,仿佛希腊女神。大眼一扫,觉得好有情调,但细细想下来,不过是惯用的套路,毕竟,谁真的见过希腊女神呢。这么写,只会让人觉得小资又有情调。
而实际上,真正的布尔乔亚却在拼了命的算计,怎么样预防中产危机,或者想法让资产翻番。
-
jetto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2 16: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