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游--哈尔滨
当然这也是蹭着出差而去的。
哈尔滨,当时住着我的远亲,是我爸爸的二舅舅家和他的表弟家,他们是上海下放到哈尔滨的,一直没有回去。后来过了5年左右他们就回去了,但是没去上海,回了我们无锡。因为我爸爸的二舅妈是上海的,而我爸爸的而舅舅,我管他叫二舅公是无锡的,无锡亲戚也多,他的家人都在无锡。
当时到了哈尔滨,是我二舅公来接我的,他在车站等了好久了。到了家,遇见了二舅妈,和我在无锡看到的一样(废话)。很开心,因为之前已经在长春住了近10天了,一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现在好了,有亲戚啦。为此,他们还特意买了一些米,这个令我十分惊讶,一开始没明白,后来才知道,他们老两口都是吃馒头的,就着菜吃,还有面,几乎不怎么吃米饭的。为此我真的很感动。但是我还是先住到了宾馆里头。
可是住了一天,当地的销售经理就说了
“干嘛住这个,你住到我那边去,包你吃住,回头再给你找发票。“
“好嘞。”
我记得,我跟着他钻进了一个黑黑的村子里,傍边有高高的烟囱,他先带我去吃饭。我跟他走进了一个楼的5楼,一打开门,五六个人在一起吃饭,中间一个大锅子,里面是五花肉,边上是青菜。他们见我一个陌生人进来,都在打量着我,我也很不习惯。勉强吃完饭以后,就跟着他去住宿的地方。住宿的地方是他们租的一个类似于宿舍楼的地方,有点像我们学校的宿舍楼。第一个门里面一位在打游戏,简单介绍了一下就来到了住的地方。刚刚打开门,味道就不怎么好,他指着边上的床就说,住这个地方吧。我一看傻眼了,黑黢黢的床,黑黢黢的杯子。然后他递给我一个盆,说洗脚洗脸用的,我说行。
晚上实在受不了,因为味道太难闻了,第二天我就说,算了,我还是回刚刚的宾馆吧,我习惯些。这个宾馆还算不错的,120一晚上,我自己贴20块,关键是干净,朝南有太阳,虽然是公共浴室,那也比昨晚的强。
抛开工作,就说玩,这次干的很快,事情一会会就好了,所以我亲戚二舅公和二叔就陪我玩。我们去了中央大街,去了月亮岛,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买了包列,吃了饺子,看了松花江,到了我爸爸当年拍照的防洪纪念牌的地方。
哈尔滨的教堂真多,各式各样的,大的小的,尖顶的圆顶的,可惜我相机不好,拍不清楚。(乌龙的是我在长春排的照片忘记把交卷往里面走一格了,空曝光了)
最有魅力的还是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是真漂亮啊,东正教的教堂,就如莫斯科的红场的教堂。还走了中央大街,这条街是哈尔滨最最有名的,关键是两边的建筑都是那个那个时期的,路是用砖头铺设的,所以为了保护,不能开车子上来。还吃了饺子,二舅妈请我吃了一顿,说真宗不过的,我吃了,其实也就那样了。但是香肠比较好吃,我还背回来好多,我还买了牛皮的拖鞋,还送人一双,红色的。嘿嘿,老婆你看到这里保证瞎想,你可以锤我的脑壳。
可是,东北最令我惊叹的是那一望无际的玉米田。
因为到了哈尔滨,领导通知我去佳木斯一趟,说要给当地销售培训,我的天啊,我什么都不知道培训个鬼啊。所以心里怕的要死。
哈尔滨到佳木斯是座大巴去的,正直秋天,那个秋高气爽。我坐在大巴上,走在高速路上(不是高速公路),驶向佳木斯。由于路面远高于田地,所以我可以看的很远很远,远到没有尽头。我看了一会才发现,这个是成片的玉米田,可以想象吗?连绵的玉米田望不到边际,远处就是朦朦胧胧的山坡与树林,秋风拂过,不只有麦浪,还有玉米浪。天空碧蓝,白云朵朵,玉米田棕黄一片,简直就是诗画中的世界,真的是太美了。不巧的是,我还闹肚子了,痛得不得了,没法,脸红一下只能和司机说。司机也想休息一下,于是乎,我就躲到玉米田里去方便咯。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我们这边的田的面积太小了,相对而言东北的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田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广袤而无边,天地相连。
其实后来还去了大连,这个就不扯了。总之一个月后当回到了家,很多人都说我变了,性格变了,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变化了,可能是性情吧。